> 産經

300億債券違約潮下金融機構眾生相:在疲憊中奔忙

諮詢訴訟量翻倍

金融律師:晚上10點還在加班

打贏了官司可能也拿不到錢——這個難題,讓一些資管公司代理律師很無奈。同一發行人發行的其他數只債券均發生了違約問題,已經有好幾撥訴訟在前,最終自家代理的公司能否追回本金,以及能通過資産保全挽回多少損失,都是未知數。但很明顯,什麼都不做更沒希望。“沒辦法,官司還是要打,同時儘量去做資産保全。”有代理律師説。

訴諸司法是處置債券違約的熱門途徑。在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從事金融案件訴訟的李力(化名),一個上午接待兩撥客戶後已至中午,他還沒有吃中飯的打算。“趁著中午,還要開個會。”他説,今年來諮詢和訴訟的客戶比往年同期多了一倍還多,快忙瘋了,現在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0點以後。來諮詢的機構投資者中,來自銀行、證券、基金等都有,他們有的是想提前做準備,有的則是已經著手訴訟。

逐漸增加的債券違約事件,確實讓投資者無法樂觀。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7月18日的違約債券達28隻,涉及債券餘額289.27億元,對應15家發行主體。這些違約債券評級,並非都在AA級以下。從發行主體看,有7隻違約債券發行時的發行主體評級在AA+以上;從債券本身評級看,發行時債券評級在AA+以上的違約債券有3隻,AAA級債券身影也出現其中。

此外,今年以來有62家企業遭遇共計108次主體評級下調,僅6月以來就共發生46次主體評級下調,涉及39家主體。而在6月以來的評級下調中,有10家企業被調整至A級以下。有些債券出現連環爆雷。發行人旗下如果出現一兩隻債券爆雷,投資人對其他債券的信心也會産生動搖。

感受到訴訟壓力增加的不僅是律師。近日關於債券糾紛案件的一次庭審中,由於同時涉及四件訴訟案件,證據資訊量大,當天僅完成了雙方證據交換。

和網貸(P2P)多為個人投資人不同,債券、資管計劃産品的投資者類型更多元,既有個人,也有機構。除了違約方,一些代銷平臺也無法置身事外。和以前相比,不少投資者不再抱有“剛兌”心態,這使得他們更加積極地追求後續補償問題。

尤其是有的連續投資過同一發行人的多只債券,在一隻債券違約後,另一隻債券如果再出現利息違約,一些投資人根本沒有耐心等到本金兌付的那一天,而是會提前採取措施。

不過,追償的路並不平坦。有的會成功,有的則遙遙無期。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6月28日發佈的一份執行裁定書顯示,一家銀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約3億元本金及利息和違約金。執行中,法院發現被執行人名下無銀行存款、無房産登記資訊、無車輛登記、賬戶餘額均為零元等情況。這意味著贏了官司但拿不到賠償的情況極有可能發生。

信用收縮致違約閉環

投資者預期需要引導

今年債券市場看似出現較大規模違約,不過央行副行長潘功勝7月初在債券通週年論壇上説,中國債券市場違約率整體較低。截至5月末,中國債券市場違約率為0.39%,低於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也低於近年來國際市場水準1.2%~2.08%。

他還表示,債券違約是市場經濟下企業信用風險釋放的自然反應和正常現象,個體債券違約有利於打破剛性兌付預期。有適當違約,對於發行人和投資者都是一種制約,信用差別也會表現在債券發行的價格上。這對中國債券市場的長期和健康發展是一件好事情。

事實上,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梳理2014年來的歷年債券違約情況發現,債券違約的現象在2016年較為突出,當年新增違約主體數量以及新增違約債券規模均較多,2017年新增違約主體數量大幅減少,2018年新增亦不多。

此前的5月份,該團隊研報稱,今年債券市場所謂的“違約潮”,與2016年相比有明顯的不同。2016年的違約潮,主要是由於經濟下行的客觀背景以及個別發行人(如東北特鋼)的主觀償債意識淡薄所致。而今年的違約,更多地是由於“金融強監管”以及“政府債務強監管”所引發的廣義信用收縮,並且在發行人的不合理應對下,以及市場投資者恐慌情緒的推動下,形成了“信用收縮-違約”的閉環。

這份研報認為,在恐慌的環境下,投資者通常會過度反應,對未來的信用市場形成過於悲觀的預期。此時,可以對投資者的預期進行引導,以使其回歸至合理水準。事實上,在歷次的信用風波中,政府都會以“答記者問”等形式穩定市場的預期。要解鎖上述“信用收縮-違約”閉環,可以在監管者的節點上,加強監管協調;在發行人的節點上,進行發行人教育;在債項的節點上,引入顯性的和隱性的增信。

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300億債券違約潮下金融機構眾生相:在疲憊中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