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水”調歌 用創新引領擔當

摘要:現代秦人完全可以想像,當漢江清水穿越秦嶺來到關中大地,那水流聲是一首怎樣的陜西歡歌,再美的形聲詞也描摹不出這動聽的“水”調,水潤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也不再是夢。

眾所週知,《前漢書》的記載中歷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國就是陜西關中平原。當秦國蜀郡郡守李冰父子開鑿世界第一水利工程都江堰之後,使得成都平原豐饒隨人,不假災害,逐漸取代關中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水和水利的基礎性作用有目共睹,近年來陜西中部和北部農業和生活用水供需矛盾加大,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引漢濟渭工程在經過反覆論證報國家批准後,于2012年開始動工建設,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也隨之成立。

這是一項怎樣的偉大工程?工程從漢中洋縣新建的黃金峽水利樞紐開始,途徑寧陜境內的三河口水利樞紐,然後通過秦嶺輸水隧洞抵達秦嶺北麓的周至縣黑河水庫旁,再進行分流分配到南幹線和北幹線,實現對西安、咸陽、楊淩、渭南、西鹹新區等多個縣市的水資源供給。工程的意義內涵豐富,可以有效地支撐大西安建設和“八水潤長安”構想實現,可以為渭北旱垣農業生産提供生産用水以改進果業糧業等增收增産,可以補充黃河下中游的用水量,通過水資源置換實現陜西北部多地市用水問題。這是陜西省內的南水北調,她的建成讓關中地區有望重新奪回天府之國的榮光。

1530085111451

這又是一項可以載入中國水利史的創造工程。工程建設不僅是要在嶺南工區新建幾個水利樞紐,在嶺北和關中平原修建灌溉幹線,重點和難點就是首次在世界十大名山秦嶺的底部開鑿輸水隧洞98公里,這也是世界最長的水利隧洞之一,工程施工難度也堪稱世界第一,隨時接受挑戰,斷層塌方、岩爆、硬岩、涌水、有害氣體等地質災害時有疊加發生,嶺南工區就曾遭遇過日4.6萬立方米的超強涌水,世界最頂尖的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在秦嶺底部的岩石上掘進也如同螞蟻吃大象。難度歸難度,引漢濟渭人發揚積極創新精神,扛起國企的擔當,讓這項工程按計劃平穩推進,即將重現秦人善治水的輝煌傳統。

“對於這麼具有挑戰性的工程體量,我們以固有的時代擔當,下決心為陜西大地留下一項造福子孫的標誌工程,這個過程中沒有創新的意識是不行的。”在引漢濟渭公司副總經理董鵬的視野裏,公司的多項創新性成果足以讓大家自豪:在王浩院士工作站和張建民院士領銜的博士後創新基地引領支援下,激發極化、三維地震、瞬間電磁等地質超前預報技術成功運用,預報準確率達到80%,走在世界前列;成功運用超長距離隧洞施工通風技術,創造了鑽爆法獨頭掘進6.5公里的世界紀錄;在三河口建立了防洪搶險先進預警系統,提前三小時預報洪水水位水量,有效地保障了工程的安全;引入人工智慧前沿技術,建立視頻會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環保監控系統等等,這些十多項大小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環保創新內容,讓引漢濟渭工程從立意到實施再到未來2020年投入使用,都站在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上,陜西省委省政府柔性治水戰略將得以順利踐行。

現代秦人完全可以想像,當漢江清水穿越秦嶺來到關中大地,那水流聲是一首怎樣的陜西歡歌,再美的形聲詞也描摹不出這動聽的“水”調,水潤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也不再是夢。(作者: 張鋒哲)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