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扶貧篇——陜西聲音最真切
摘要:在“‘陜’耀新時代 領航新絲路——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採訪活動過程中,扶貧工作也成為採訪的一個重點與亮點,許多典型人、典型事和新模式、新方法進入記者們的採訪視野,真切的陜西聲音不斷傳來。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2012年,剛剛履新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向廣大人民群眾這樣承諾,這是莊嚴神聖的中國聲音,也是鏗鏘有力的陜西聲音,這一刻,全國全世界都在傾聽。
陜西地處我國西北地區,乾旱缺水,自然條件有限,貧困人口眾多,扶貧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在“‘陜’耀新時代 領航新絲路——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採訪活動過程中,扶貧工作也成為採訪的一個重點與亮點,許多典型人、典型事和新模式、新方法進入記者們的採訪視野,真切的陜西聲音不斷傳來。
陳倉:“生態+旅遊+扶貧”模式讓脫貧成真
“景區建好了,現在來我們這裡的遊客越來越多,掙的錢也越來越多,這在過去都不敢想像,但是這幾年就真的變成了現實。”面對記者們的採訪,在家門口經營餐飲加小酒店的陳倉區庵裏小夥子王小林聲音有些激動。他所説的景區就是建成開放僅一年的九龍山景區。
陳倉區西部山區山大溝深,交通閉塞,地理上古稱隴坂地帶,受自然條件制約,貧困人口眾多,被劃入國家14個重點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的賀蘭山片區,是陜西省和寶雞市脫貧攻堅戰役的主戰場。該地區生態環保條件較好,共有82個村莊而貧困村就有7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8116戶,28476個貧困群眾。儘管貧困的狀況不盡相同,但是貧困的原因卻基本一致:經濟結構單一,勞動力流失等。王小林沒有出去是因為家中還有年邁的母親,為了盡孝只能選擇在山裏面艱難地生存。
窮則思變是一個真理,但是窮了這麼多年,在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30多年的時間點上,富裕的春風卻似乎一直沒有吹拂到這裡。直到2014年,當寶雞育才集團的前期考察人員來到這裡,山民們才發現自己刨食了祖祖輩輩的山溝溝原來還是個金窩窩。從那一年開始,育才集團選擇了以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溫泉人文等為依託,建設面向世界的一流國際度假區。連續三年來,以靈寶峽、大水川、九龍山為代表的旅遊新項目不斷開放,遊客紛至遝來。陳倉區政府因勢利導,在積極扶持旅遊開發的同時,也以此為基點開始了扶貧工作的新探索。
在認真分析了西部山區的各項優勢之後,結合投資單位的實際需求,區政府對該項目實施了BOT模式的創舉,政府在建設-經營-轉讓環節上與企業和村民實行聯合開發,目的就是打造出新的品牌景區,通過品牌帶動,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和持續脫貧。陳倉區副區長張軍輝介紹了政府為促進脫貧的具體工作:配合景區開發建設了75公里新道路及拓寬改造,連接了景區和村鎮,方便遊客到來;陳倉區啟動專項扶貧資金200萬元,扶持當地坪頭鎮11個村的貧困家庭入股景區開發單位,隨著景區的發展實現紅利;景區建成之後優先吸納300戶貧困家庭成員進入景區就業,多家出現了父子上崗、夫妻上崗的局面,經濟條件大大改善;開發單位出資5260萬元,對於不適應舊居和開發片區上的173戶進行異地搬遷;此外,鼓勵有條件的家庭根據條件開辦農家樂和特色民俗,作為景區旅遊環境的有益補充。
王小林遠在蘭州的哥哥就是看到家門口的這些讓人驚喜的變化,加上對於兄弟和母親的愧疚,投資幫弟弟開辦起了餐飲加住宿的小酒店,良好生態下蘊集的優質山貨和旅遊帶來的收入,讓弟弟成為較早實現脫貧的一部分人。
現在的西部山區旅遊火熱,無論在景區還是村莊隨處可以看到當地村民燦爛的笑容,聽到他們真切的笑聲,這是脫貧群眾對於現在幸福生活真真的讚美。
扶風:創客大棚引出産業扶貧新路徑
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投山可移。扶風自古就是産高人名士之地,伏波將軍馬援、班超班固班昭等群星燦爛,加上佛指舍利的庇祐,扶風很早就名聲在外。但是卻要面對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扶風縣仍在陜西省內的貧困縣名單之上,扶貧攻堅工作依然艱巨。
“在扶貧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扶貧、脫貧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準,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對於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種期望和囑託,曾在中共中央組織部任職,現任寶雞市委常委、扶風縣委書記的周宇松有著自己的認識:讓扶風縣脫貧摘帽是重中之重,産業扶貧就是很好的抓手。除依託法門寺文化景區、周原博物院、關中風情園等優質旅遊資源帶來的旅遊産業帶動貧困群眾努力脫貧之外,腳下的周原大地就是最好的依託。
在法門寺所在的法門鎮,20個行政村裏貧困村就有12個,2543戶建檔立卡貧苦戶,貧困人口9900人。在三年脫貧計劃中,脫貧的路徑全部來自於農業産業,計劃全部實現脫貧。“我現在在園區一邊對大棚和各類箘種進行管控,一邊還對外部市場進行開拓研判,同時還要對廣大貧困群眾進行産業激勵,脫貧要靠自己呢,累歸累,但是很快樂。”30多歲的貧困戶任小毛戴著眼鏡瞇著眼睛,對和他對話的記者們一説就笑:“我就是貧困戶,不是技術員。”任小毛是獨子,家裏有生病的母親,父親也失去勞動力,妻子在縣城帶孩子陪讀,他只能放棄曾經幹得非常順手且收入不菲的工作,回到老家法門鎮認真審視起腳下這片神奇的大地:咋才能從這裡刨出金疙瘩來?
周原大地土地肥沃,蘋果産業是傳統的優勢農業,但也存在産業升級的需求。法門鎮黨委在接受上級脫貧攻堅任務後認真研判,決定以産業扶貧和就業扶貧為突破,打造全鎮“北椒中果南菜菌覆蓋”的産業佈局,將花椒、蘋果、食用菌、蔬菜等作為脫貧工作的産業支撐。任小毛新就業的馬家村食用菌扶貧基地就是一個集培育、生産、行銷和農耕文化體驗園為一體的新型産業園區。在這個園區內不僅有黑木耳、白木耳、香菇、平菇等大眾菌種,更有著經濟價值極高的靈芝類箘種種植,讓園區遠近聞名。現在園區還引入了創客的概念,成立了食藥用菌星創天地這一國家級農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木耳菌床可以被吊起,大大提高了産量,靈芝除了藥用之外還被培育成盆景等高檔裝飾品,提高了經濟效益。
扶風縣法門鎮從孵化基地上看到了脫貧工作的新方法,創造性地提出了“託管+租賃+就業創業”的幫扶模式和多種路徑,讓更多貧困戶來做菌文章,發菌財:以産業託管分紅的方式讓無經營能力且勞動力較差的農戶能夠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對於有創業意願的農戶進行孵化增收,基地免去技術培訓等費用,提供大棚租賃補貼和菌袋補貼,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實現穩定脫貧;優先選擇貧困戶入園就業,免費做生産管理技術培訓。通過這種模式,一大批貧困戶經濟條件得到改善,勞作之餘,基地的田間地頭和大棚內外不時傳來大家爽朗的笑聲,脫貧攻堅工作已夯實了基礎。
涇河新城:金磚頭引出的“特色扶貧”新探索
“非涇水不渥,非伏天不作,非金花不成,非涇陽不宗。”在涇河新城茯茶小鎮上的茯茶博物館內,一展品的題詞道盡了茯茶的秘訣。隱藏在這秘訣背後的不僅是一塊茯磚茶的傳奇故事,更有陜西扶貧攻堅工作中新的特色路徑。
茯茶是古代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品,産自於關中的涇陽三原一帶,原料本是湖南黑毛茶,在和陜西秦地涇陽厚厚的黃土、獨特的涇河水遇見之後,經過古代勞動者的創造發明,産生了神奇的金色冠狀散囊菌,形成“金色璀璨、香味天成”的品質,對於當時以肉類和乳類為主食的人非常有吸引力,很快便風靡絲路全線。在新中國建國以後,茯茶生産受計劃經濟束縛,被迫南遷,製作技術在陜西也近乎失傳。作為西鹹新區重要組團的涇河新城,在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定位下,深入挖掘當地傳統文化和技術,讓走失多年的“孩子”終於有了回家的希望。2015年8月,在涇陽縣雙照村,一座精緻優雅的特色小鎮建成開放,它就是現在聞名國內外的伏茶小鎮。
茯茶鎮文化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魏金娟介紹説,茯茶鎮所依託的就是關中民俗文化和悠久的茯茶文化,目前已經打造出“涇渭”“金葉”多個高端茯茶品牌和50多個品牌的大集群,通過産業聚集,做大産業規模,傾力打造“中國茯茶之都”,不斷推進茯茶的國際化步伐。2018年初,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訪問中國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就邀請首相夫婦品嘗了茯茶,推介了陜西文化,為茯茶産業的國際化之路加油助威。現在,茯茶作為特色産品正在被廣大消費者接受,茯茶小鎮也正在成為省外遊客來陜西體驗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當特色産品遇到特色小鎮加上特色體驗,特色扶貧的範式被適時地推介了出來。在茯茶小鎮的多家體驗店裏,前店後廠是一種流行,各參與環節有效增加了就業崗位且吸納了不少當地貧困人口,為特色扶貧提供了基礎和可能。茯茶製作是基於“一村一品”模式,加上鄉村旅遊被重新包裝推出之後,一種別樣的特色扶貧模式真的被製造出來了,在實實在在解決就業脫貧問題上,這種模式提供了陜西特有的解決方案。採訪中記者們發現了茯茶産業中新的秘密:原來在科研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傳統茯茶製作技術與別的茶葉進行嫁接,取得了成功。不僅僅在黑毛茶上,還有茉莉花、安吉白茶、陜青等茶葉都可以孕育産生冠狀散囊菌,也就是大概念上的茯茶,這讓茯茶産業實現年産10萬噸産值過百億不再遙不可及。
特色産業的壯大,為特色扶貧創造了機會,現在的茯茶價格一直堅挺,而發展擴建中的茯茶小鎮還要增加不少崗位,一方面為扶貧繼續拓寬渠道,把一塊塊隱藏著金色茶菌的“磚塊”真正變成成金疙瘩,另一方面為脫貧攻堅做出了獨特的貢獻,真的是功莫大焉。
(作者: 張鋒哲)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