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文化篇:陜西聲音最“中國”
摘要:2018年6月12日,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主辦的“‘陜'耀新時代 領航新絲路-----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正式啟動。
編者按:
2018年6月12日,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主辦的“‘陜’耀新時代 領航新絲路-----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正式啟動。
三秦大地,高天厚土;陜西歷史,源遠流長!進入新時代,在“一帶一路”構想的指引下,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的陜西,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陜西這一片歷史悠久,廣袤肥沃的土地上迸發出的新的活力,令世人矚目。
究竟什麼是“陜西聲音”?哪些元素構成了“陜西聲音”?如何向世界傳遞“陜西聲音”?從今天開始,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將連續刊發三篇長篇綜述,讓世界傾聽新時代的“陜西聲音”。
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中國只有一個陜西。
這裡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發出的聲音帶有五千年的音調,五千年的印記和五千年的迴響。傾聽這樣的陜西聲音就是對於歷史的回首,對於今世的關照,對於未來的展望。
2018年6月中旬開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主辦的大型採訪活動“‘陜'耀新時代 領航新絲路-----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正式啟動。從歷史古都西安開始,30多家中省媒體50多名記者在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引領支援下踏上蒐集記錄整理“陜西聲音”的征程,採訪活動集中在關中沿線多個地市,從西安到渭南,從渭南到寶雞,從寶雞到西鹹,行程累計超過二千公里,採訪地點和對象近百個,其中還有來自絲路沿途國家外籍記者的傾情加入,讓陜西聲音的世界傾聽更加真切悅耳。
關於文化的作用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十多天的採訪過程中,中外記者對於這樣的觀點有了深刻的感受。
最早的陜西聲音 最新的國際都市
西安,有著5000多年的建城史和2000餘年的建都史,擁有著輝煌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以長安城和古代絲綢之路為起點和紐帶屹立世界文明的高點,俯視著歷史的光轉。
最早的陜西聲音就是從這裡傳揚出來。在西安東郊的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遺址上,陶塤被遠古先民發明創制出來。這種樂器源自於土,聲音中低沉哀怨,傳不盡縷縷情思。在西安博物院所在的小雁塔中,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就是從這裡敲響,金聲玉振,一響就是近1400年。而今仔細聆聽景雲鐘的聲音,陜西的歷史律動仍舊在其中環繞。
“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也曾經是世界文明的制高點。西安的豐富歷史文化遺存和厚重歷史文化底蘊,讓陜西和西安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走在中國乃至世界前列。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這些資源和優勢會作用和服務於各項建設,為文化的復興産生不可低估的作用”西安博物院院長余紅健這樣向採訪團記者們表示。
中國的歷史因為西安而真切,也因為西安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了自己的聲音和地位。2010年開始,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擬將能夠記錄人類文明交往歷史的多條線路列入可申請範圍,並且可以跨國聯合申報並不佔據各國應有的申報名額時,西安市就率先響應,與國家文物局、世界遺産中心中國代表處和中國古跡遺址理事會等進行申報,最終促成了古跡遺址理事會西安保護中心這一國際機構落戶西安,成立西安保護中心,開展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工作的核心及基礎工作。陜西聲音再一次響徹在天山南北、中亞大地、地中海沿岸絲路沿線。經過5年多不懈努力,“絲綢之路起始段: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于2016年6月22日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陜西有7處進入名錄。
現在的西安,又開始了國際大都市建設的征程。“三大革命”如期展開,“三個新政”掀起古城發展新風,“三大環境”得以不斷優化。硬科技之都、創新創業之都智慧之城、網紅城市成為古都新的別稱。採訪中,浐灞世園羅曼小鎮、永寧門的倣古入城迎賓儀式等處處都讓記者們感受到這座城市從文化中迸發出的活力。從2018年春節開始,“西安年 最中國”“春滿中國 醉西安“等一系列城市推廣活動將西安品牌西安聲音一次次推向世界的聚光燈下,西安正在成為中國最新最具魅力的現代國際都市,歷史和現代交相輝映,人文和創新接力發展,從這裡發出的聲音最中國。
最早的“中國”片語 最火的旅遊之城
“看中國,來寶雞。”2018年初,當地處西府的寶雞市第一次將這句口號對外公佈的時候,這句陜西聲音迅速佔據各大旅遊網站的頭條位置,也將受眾的思緒一下拉回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代。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中華文明先祖之一的周人從古豳遷徙到現在岐山扶風一帶周原的時候,他們就唱出了這樣的歌謠,描繪了周原的土地肥沃和宜耕適農的場景。歌謠被記錄到了《詩經》裏傳唱至今,而今吟誦出來就是最純正的陜西聲音。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幾千年來不斷有西周文化代表遺存青銅器物出土,從無斷絕,因此寶雞有著“青銅器之鄉”的美譽。“看中國,來寶雞”這句當代的陜西聲音所傳遞的,就是這種歷史文化和發展自信的顯現。因為“中國“二字首次以片語出現,就是在寶雞出土的文物何尊之上,“宅茲中國”將文明鐫刻;“看中國,來寶雞”也把寶雞對於自己歷史文化的文化自信、良好生態的生態自信和現代工業的發展自信表現得淋漓盡致。
“寶雞是華夏文明之源,來寶雞看中國歷史文化,看中國魅力城市,看中國生態文明,看中國裝備製造……”寶雞市委副書記、市長惠進才對於自己主政的寶雞特點和優勢進行了這樣的表述。事實上,在去年國務院公佈的關天城市發展規劃出臺以後,寶雞市就以“打造關天副中心、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為總目標,持續提升寶雞作為關天副中心的産業集群、物流樞紐、開放高地、人文凝聚、綜合服務五大功能,加快建設“一帶一路”上國際化城市、裝備製造名城、歷史文化名城和美麗幸福城市,截止今年上半年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文化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撐,隨著“看中國,來寶雞”這句宣傳口號的接受度不斷提高,讓陜西聲音傳播得更加響亮。
與“看中國,來寶雞”一起走向市場前臺的是一批文化旅遊項目。陜旅集團主建的“中國·周原景區”,寶雞育才集團推出的大水川國際旅遊區,鳳翔縣大東湖景區,六營村泥塑工業園區,岐山縣蔡家坡鎮的三國文化景區、金臺區的西府故事非遺民俗街區,扶風縣周原博物院等一大批資源稀缺,定位獨特的旅遊項目讓寶雞旅遊火了起來。以中國·周原景區建設代表姚楠的話講,寶雞旅遊作為陜西旅遊的代表,文化的獨特性決定了在市場開發和競爭上的優勢,即將開放的周原景區借助資源優勢,將陜旅集團的品牌優勢、團隊優勢、推廣優勢等結合,一定會把項目做得更好,讓更多的中外遊客在這裡感受到厚重的寶雞文化,陜西文化,中國文化。特別是景區內圍繞歷史和當地文化,開發設計了包括何尊為代表的青銅器故事、《封神演義》神話故事等很多遊客喜歡的中國故事,相信借助這些展現將陜西聲音、陜西故事傳播得更好更廣。
最遠的陜西聲音 最fan的創新之城
陜西聲音不僅是文明之聲,厚重之聲,更是改革之聲,創新之聲。6月22日,採訪團一行在剛剛接受代管納入大西安發展規劃當中的西鹹新區,就強烈地感受到了這種源自發展需求內部的強烈悸動。在西鹹新區的採訪過程中,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要任務的國家級新區用發展的事實讓陜西聲音更加悅耳動聽。
在西鹹新區的五大組團新城中,秦漢新城是最具特點的一個,不僅僅是因為新城居於新區的正中央,也不僅是302平方公里的總規面積中只有約50公里的建設用地,從數據上看不足以承擔國家級新區的大名。當通過對多家企業的採訪和創業者的交流之後,採訪團對於這個新區不禁刮目相看。
中譯語通科技(陜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崇是一位普通的被採訪者,當他用公司研發的新産品與採訪團中的外籍記者交流時,原本大家認為困難的語言交流障礙被公司的新産品粉碎。“我們選擇在秦漢新城落腳,其實就是看中這裡的歷史背景和發展前景,期待以現代科技和數據力量,引領陜西人工智慧産業創新發展,努力為絲路沿線各國與陜西搭建語言交流的橋梁,為陜西發展提供高端語言翻譯服務,面向“一帶一路”講好中國故事,傳遞陜西聲音。”採訪中記者們得知,該公司在整整兩年前落戶秦漢新城,是和陜西省外辦、西安外國語大學、西鹹新區一起承接了陜西省“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該項目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一帶一路“五通“理念的具體實踐,也切實讓陜西聲音在絲路沿線進行最遠和最精準、形象、生動地傳播,為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提供了強大的現實基礎。“目前我們可以提供絲路沿線35種語言的精準互譯和60多種世界語言的交流工作,這對我們國家和陜西省進行輿情監控、國別諮詢、對外交流和開放的國際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王崇這樣對採訪團介紹。
與王崇一樣的大西安建設參與單位和參與者還有很多,以“文化創意 科技表達”為企業發展理念的秦漢新絲路數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另一個代表。公司由秦漢新城和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普惠攜手打造,主要運營秦漢新絲路數字文化創意産業基地的運營和招商,重點打造秦漢曆史文化資源雲、秦漢數字文化服務雲、秦漢文化教育雲等文化企業集群,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用優秀的影視作品來傳遞陜西聲音,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近年來以電視劇《大秦帝國》、《那年花開月正圓》、《白鹿原》和電影《圖雅的婚事》、《垣上》、《百鳥朝鳳》等為代表,影視陜軍不斷崛起,挖掘陜西歷史文化,成就影視經典的案例比比皆是,生動形象直觀地傳播了陜西聲音和形象。2018年以來秦漢新城積極創建影視文化産業基地,為入區影視文化企業提供展示交流合作平臺。“未來一定階段,秦漢影視將專注于影視內容的生産和傳播,以影視劇項目投資製作、文化平臺搭建運營、飲食文化産業産業培育及孵化為核心,努力成為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影視運營新平臺。”對於這樣的發展目標,秦漢影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段鵬飛滿懷信心。他的信心不僅來自於包括《一代名臣陳廷敬》、《風雨老字號》、《蘭桐樹》等一大批製作儲備的節目源,更來自於秦漢新城104平方公里遺址保護區所蘊含的厚重文化。
除了聲音傳譯和影視作品展示之外,秦漢新城還用大氣磅薄的方式傳遞著獨特的陜西聲音。在秦漢新城的核心區域,一座佔地7628畝的大秦文明園區正在抓緊建設。秦王朝歷史雖短,但是留存的精神文化財富卻澤被後世,在這樣的園區依託歷史真實,將秦文明廣場、秦博物院、秦咸陽城國家遺址公園進行有機組合,由著名建築大師張錦秋以北斗七星佈局設計的秦博物院位於正中,並依託秦咸陽城的歷史遺存,設立考古研究院打造考古展示基地,使用虛擬現實技術,讓沉睡的秦(陜西)文化“活起來,會説話”,陜西聲音也會借此實現更有效的生動傳播。
創意絲路産業加上特色文化歷史園區以及影視文化産業基地的助力,秦漢新城猶如古代的兵馬俑,穿上了現代華服開始了酷炫的奔跑,真有fan。
從半坡到周原,從西安到寶雞;
從大秦帝國到絲綢之路,從幽幽古風到現代之城;
從旅遊開發到建設園區,從影視文化到創意科技。
十多天的採訪採集,中外記者見證了陜西聲音的雄渾厚重,也見證了陜西聲音沿著絲路傳播的歷史,更增加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讓陜西在未來的發展之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因為,陜西聲音最“中國”。
(作者: 張鋒哲)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