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全球金融危機十週年:從阿根廷到義大利 金融市場再現動蕩

一切景象都似曾相識。

10年前,隨著雷曼兄弟破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並深化,世界經濟受到重大衝擊。10年時間過去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可以説仍未完全消失。只是,從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到義大利、西班牙等歐豬國家,最近都陷入“不安”當中,危機的陰霾似乎再次籠罩在這些國家之上。

強勢美元在惹禍?

5月初,阿根廷金融市場一度股債匯“三殺”,迫使阿根廷央行在6天裏花費50億美元干預匯市,這已經相當於阿根廷外匯儲備的10%。不僅如此,阿根廷還尋求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支援,該國央行更曾在10天時間里加息3次,從32.5%上調至40%。這一切的努力,只是為了捍衛該國貨比索。

阿根廷的危機導火索起源於今年年初,在比索持續貶值、通脹問題依然嚴峻的情況下,阿根廷央行一面承諾保持獨立性,繼續抑制物價上漲,一面卻意外地開始連續兩次下調利率,令市場大跌眼鏡,隨之而來的就是比索的大面積拋售潮。與此同時,自4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顯著走強。每當美元進入走強週期,新興市場投資者的神經都會經受嚴重考驗,脆弱的阿根廷經濟遭遇更大壓力。

繼阿根廷之後,土耳其是緊接其後“暴雷”的國家。一時間,對新興市場的擔憂瞬間瀰漫。今年以來,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已下跌20%。上周,土耳其央行緊急宣佈將後期流動性窗口(LLW)貸款利率上調300個基點,從13.5%漲至16.5%。但土耳其里拉匯率繼續崩跌。土耳其央行要求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強烈反對加息,雙方依舊在進行激烈的拉鋸戰。

阿根廷、土耳其的匯市接連“閃崩”,印尼、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也“壓力山大”。就在本週一,巴西股市主要股指BOVESPA下跌4%,創今年以來新低。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甚至表示,從這些“崩盤”中嗅到了1997年金融危機的味道。

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主要發達國家逐漸走出危機,新興市場經濟隨全球經濟一道復蘇。其實,從基本面來看新興市場整體的情況遠沒有克魯格曼説得這麼糟。相比于2013年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導致美債利率飆升,引起的全球市場恐慌的時期,新興市場的經常賬戶、財政餘額等狀況都有了明顯改善。

只是,劇烈波動仍不可忽視。在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漸次退出寬鬆,以及國際貿易局勢趨緊的背景下,阿根廷和土耳其發生的危機,在一定意義上看,只是眾多新興經濟體可能面臨的類似問題之縮影。

就在29日歐洲股市交易階段,美元指數強勢突破95水準。目前,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對美元的升值異常敏感。國際金融協會(IIF)指出,債務水準以及以外幣計價的債務佔比雙雙上升,許多新興市場現在對美元升值的風險敞口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大。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新興市場債務水準是10年前的4倍,這使得新興市場在美國緊縮和加息時代,更容易受到影響。招商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白海峰表示,在貿易保護主義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新興經濟體二季度或面臨復蘇放緩的困擾。作為新興市場的主要融資來源,強勢美元將加大新興市場的融資成本,增加新興市場債券市場風險。也有分析人士表示,新興市場問題的答案,也許並不僅僅在各自的經濟政策和政治局勢上,而在於怎樣在創新和生産力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歐豬”國家也惹禍?

金融危機過後,歐洲又爆發了債務危機,特別是義大利、西班牙、希臘等“歐豬國家”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最近,義大利和西班牙再次成為歐元區的“風暴眼”。

近日,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任命朱塞佩·孔特為新一屆政府總理,並委任他嘗試組閣。只是,自3月4日大選出現懸浮議會至今,義大利仍未組建聯合政府,但一直未停下朝首個民粹主義政府邁進的腳步,金融市場已經表現出對義大利民粹主義政府的緊張不安。因馬塔雷拉反對提名疑歐派人士出任經濟和財政部長,孔特近日確認放棄組閣。這意味著意大利選舉後近3個月的組閣談判無果而終,再次選舉的可能性上升。馬塔雷拉表示,他不會同意一個可能把義大利帶離歐元區的人出任財長。

義大利的政治形勢給當地金融市場和歐元走勢都帶來影響。義大利與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擴大至215個基點,創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突破高盛設立的“警戒線”。而在本週一,義大利FTSE MIB指數繼續下跌2%,並觸及兩個月新低,多只銀行股一度觸發熔斷暫停交易。受義大利危機衝擊,歐元兌美元跌至1.1510,跌幅一度擴大至0.8%,創去年7月份來新低。昨日,義大利股市盤中跌幅一度接近3%。

值得注意的是,空頭早早開始佈局。他們寄希望於義大利的政局不穩定,以及歐洲央行逐漸撤出大規模刺激,押注義大利債券價格下跌。今年以來,象徵空方力量的義大利國債借貸需求上升了33%,達到約333億美元的規模,而同期歐盟其他國家的這一需求僅上升5%。此次義大利金融市場動蕩的最大的受益者,就包括資管公司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一家不知名的對衝基金Brevan Howard。

那邊,西班牙“又來了”。6月1日,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將面臨不信任投票,該國政府的未來可謂是懸而未決。最近,西班牙與德國10年期國債息差擴大至104個基點,西班牙股市也大幅下挫。

對於歐元區前景,市場看法不一。前雷曼兄弟交易員Mark Cudmore在最新研報中警告,一場由義大利主導的歐債危機正瀕臨爆發邊緣。不過,德國商業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最黑暗日子捲土重來的可能性似乎很低,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歐洲央行已經採取的行動。

德銀認為,自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1971年瓦解以來,金融危機就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每一次美聯儲緊縮週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危機發生,危機最有可能的催化劑是全球範圍內從寬鬆走向緊縮的貨幣政策,而這一切又發生在債務水準創紀錄的背景之下。

不管是人為的做空力量還是全球貨幣政策的變化,對於全球金融市場和投資者來説,2018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常的年份,即將到來的6月又是一場考驗:目前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美聯儲6月再次加息的概率高達98%。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全球金融危機十週年:從阿根廷到義大利 金融市場再現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