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渭南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留住鄉愁 守住傳統農耕文化的根

摘要:5月22日,“感知四十年 共築新渭南”主題採訪團走進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牒吳村的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

“傳統文化靜水流深,隱于尋常,非遺百姓日用而不覺。”在素有“三賢故里”之稱的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以農耕文化鄉愁記憶為主題的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織布機、風箱、草鞋、糧布袋、馬燈、犁等獨具關中特色的農耕工具,鎖住了屬於關中人對於鄉愁的記憶,用靜默的語言講述著農耕文明的歷史故事,傳遞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農耕文化。

5月22日,“感知四十年 共築新渭南”主題採訪團走進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牒吳村的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下邽鎮是先秦(西元前688年)最早設置的三縣之一,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大將軍張仁願、宋代名相寇準皆出生或生活於此,故有“三賢故里”之美譽。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以質樸秀美的居民建築群為依託,打造集特色餐飲、趣味遊樂、農業生態示範于一體的關中特色型農耕文化園。

1

 “80後”村官帶頭打造農耕文化鄉愁記憶館記錄村莊故事

“看著那些陳列著的織布機、風箱等的老物件,仿佛看到了兒時記憶中,奶奶為我們踩著縫紉機為我們縫製衣物的樣子”。“80後”姑娘王倩芝是下邽鎮的副鎮長,兩年前來到牒吳村,看到小小的村史館中陳列的農具後,便萌發了挖掘牒吳歷史文化故事,將這裡打造成農耕文化鄉愁記憶館的念頭。得知要在村子裏建一個博物館,村民們十分熱情,慷慨的將家裏珍藏了多年的農耕工具等都捐獻了出來,甚至有村民將自己家裏的老門也拆了下來。

從想法,到考察、落地,到最後的建成開園,牒吳農耕文化博物館在兩年時間內便拔地而起,館內展出的所有農耕工具,都是從牒吳村村民的家中收集而來。農耕文化博物館分為民俗廳、農耕館、農史廳三個板塊,展陳了新石器時代到上世紀70年代關中農人們生産生活的點點滴滴:從人類採集狩獵、部落爭鬥、新石器時代農業的起源、春秋時期鐵犁的出現、軍事農業歷史時期及軍事禮儀的歷史文化,到人民公社改革開放時期數千年中華農耕文明的歷史巨變,勾勒出厚重而滄桑的關中模樣。

在王倩芝看來,這些農耕工具講述著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農民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的勞作的故事,“我希望人們看到這些,能找到父輩們曾經的生活痕跡,記住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也記住鄉愁。”

牒吳村刷爆“朋友圈” “美”了環境“鼓”了“腰包”

除了農耕文化博物館,整個村莊還將農耕工具和3D墻繪創意結合,將舊輪胎、舊油桶、舊臉盆等廢舊物品通過創意繪製成宣傳文明鄉村的漫畫。王倩芝告訴記者,這些墻繪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村民,同時也增強了村民的自豪感,村莊的新面貌刷爆了村民們的微信“朋友圈”,牒吳村一躍成為“網紅”村莊。

牒吳的走紅,不僅美了村子,更是“鼓”了村民們的“腰包”。據了解,從2017年5月開園至今,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共接待遊客數達20萬餘人次,帶動旅遊收入300余萬元,戶均每年增收3000余元。

截止目前,景區二期正在規劃建設當中,建設規劃文化園、農耕體驗區、民俗體驗區、娛樂互動區、農産品深加工區、特色餐飲區等。屆時將建成農耕體驗田、趣味農耕場,農耕活動體驗、農産品深加工作坊等特色區域,滿足遊客的吃、玩、購等需求。與渭南葡萄産業園、慧照寺、下邽古鎮等景區融為一體,成為國家級的田園綜合體一部分,形成下邽鎮“三賢故里、休閒農業”的旅遊發展格局。

鄉愁,在余光中的筆下是一枚郵票,是一灣海峽。而在牒吳,鄉愁是一把痕跡斑駁的鐮刀,是一台老舊的縫紉機。牒吳農耕文化博物苑的建立,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留下,在家門口開始創業。牒吳留住了年輕人,留住了鄉愁,更守住了中華傳統農耕文化的根。(周彤)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