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縣:關愛幫扶不落一人 脫貧致富同心同向
摘要:目前,全縣納入關愛幫扶庫的對象共323戶1047人,落實聯繫幹部427名,累計解決實際困難323件次,化解矛盾糾紛36起。
2017年以來,黃陵縣在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針對不夠扶貧標準,處於貧困邊緣,産業相對薄弱,家有病患拖累,上學負擔較重,有創業就業意願等“光景”相對較差的農戶,創新建立了“四類人員關愛幫扶庫”,將這些“非貧邊緣戶”納入關愛幫扶庫,確定關愛聯繫幹部,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及時給予關愛幫扶和跟蹤服務,手拉手、心貼心、聽民聲、解民困、化民怨、攜手同奔小康路。目前,全縣納入關愛幫扶庫的對象共323戶1047人,落實聯繫幹部427名,累計解決實際困難323件次,化解矛盾糾紛36起,落實惠民政策167條,起到良好關愛幫扶效果。
一、“四條標準”篩選對象。在關愛幫扶對象的確定上,黃陵縣重點圍繞産業、教育、健康、創業(就業)等四個方面,制定了四條標準,逐戶篩選、據實納入。一是産業薄弱戶,重點將收入雖然越過貧困線,但産業基礎薄弱,抵禦災害能力差,産業效益不明顯,家庭收入相對較低的對象篩選納入。二是上學困難戶,重點將因父母外出務工家庭,單親家庭,祖孫家庭中的上學困難戶篩選納入。三是病患拖累戶,重點將家中因患大病、慢性病醫療花銷較大,導致家庭負擔加重的戶篩選納入。四是創業艱難戶,重點將有創業就業意願的農村家庭篩選納入。同時,對突發災害、家庭變故等特殊困難群體,及時納入、給予動態關愛幫扶。重點掌握關愛對象貧困原因、急需何種幫助等資訊,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及時更新調整資訊庫。
二、“三項機制”聯動幫扶。在如何關愛幫扶方面,黃陵縣充分發揮鎮村、部門作用,建立 “三項機制”,給予聯動幫扶。一是建立主動發現機制。鎮村兩級定期不定期對轄區內遭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重大病患等情況進行主動巡查,逐戶摸排、主動發現、登記造冊,及時上報、動態納入。具體是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由個人申請,村兩委組織召開村民會議或村代表會議,按照範圍和評定標準,對申請人家庭情況、困難原因等進行評議,如無異議,形成初審名單,填寫《黃陵縣“四類人員”關愛幫扶工作審批表》,簽署村委會意見報鎮辦審核。各鎮辦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審定關愛幫扶對象。二是建立協同辦理機制。鄉鎮“一門受理”,相關部門“協同辦理”。具體是鄉鎮依託便民服務陣地,建立幫扶服務點,設立幫扶崗位,提供政策諮詢,制定轉介流程,各行業部門針對困難群眾的需求,在産業、健康、就業、教育等領域全力提供優質服務,確保困難群眾政策享受全覆蓋。三是建立動態銜接機制。對納入關愛幫扶庫的對象,定期評估識別。對困難已解決的,及時出庫銷號。對達到貧困戶識別標準的,按程式識別為建檔立卡對象,做到進出有序、應納盡納、動態管理。
三、“三愛三幫”情暖百姓。在具體工作中,黃陵縣結合“兩包一聯”活動,每戶確定一名黨員幹部與關愛幫扶戶結成 “親戚”,用心用情關愛,真心誠意幫扶。一是親情關愛。經常性與“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等拉拉家常、做頓便飯,打掃衛生,給留守老人以情感上的關懷和精神上的慰籍。例如由共青團、婦聯、民政局等群團組織組成的“親情關愛志願者服務隊”,每逢週末或重大節假日,深入敬老院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二是教育關愛。定期不定期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幫助留守兒童成長進步。例如每季度,聯合我縣研究生支教團深入腰坪小學、雙龍小學等學校開展“公益福彩·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行動,為留守兒童送去溫暖。三是健康關愛。為患病的群眾宣傳健康知識、代理代辦醫療報銷、就醫買藥等事項,幫助患病群眾早日康復,重振生活信心。例如黃陵縣人民醫院抽調骨幹醫師、護士等醫護人員,積極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大型義診活動,對群眾進行免費義診和健康諮詢。四是幫助打掃衛生。幫助群眾整治房前、屋後、院落環境衛生,與群眾一起對居室、灶臺等衛生進行清掃,引導群眾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例如在每週三的黨員活動日,由鎮辦組織,深入幫扶戶中收拾庭院、擦拭門窗,晾曬被褥等,用實際行動架起了“連心橋”。五是幫助調解矛盾。廣泛宣傳各類政策,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為群眾解答政策,消除疑慮,激發內生動力,引導群眾自力更生創造幸福生活。例如縣司法局積極組織開展“走基層抓化解強基礎促和諧”主題活動,並配備法律顧問,負責人民調解、法律宣傳和服務等活動。六是幫助發展生産。為群眾送資訊、送政策、出點子,與群眾一起幹農活,為群眾提供技術指導、生産銷售、勞力支援等力所能及的服務,幫助群眾發展壯大致富産業。通過關愛幫扶,用幹部的真心換群眾的民心,用幹部的真情贏得群眾的信任,真正從情感上、思想上、行動上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例如由縣委宣傳部、縣果業局等部門組織開展與村民栽植蘋果樹,帶領群眾發家致富,不斷提升果業效益。
“關愛幫扶庫”是基層群眾在工作中的探索出一種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對於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推進全面小康具有啟示作用。一是起到貧困與非貧困“連接器”的作用。柔性處理了貧困識別“以線舍人”“以檔劃人”的問題,將處於貧困邊緣的群體納入幫扶範疇,給予及時必要的關愛幫扶,構建起貧困與非貧困之間的一座橋梁和“準貧困戶”的“蓄水庫”,有效堵塞漏評現象,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二是起到了矛盾糾紛“調節器”的作用。處於貧困邊緣地帶的群眾也是衡量群眾滿意度高低的重點人群,給予這些群眾扶貧之外的關愛幫扶,可以有效消解群眾對脫貧攻堅的消極心理,有效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有效提升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度。三是起到了爭相致富“加速器”的作用。通過黨員幹部情感關愛、思想引導、生産幫扶等外力作用,可以潛移默化激發群眾自我發展的原動力和精氣神,在群眾之間形成“勞動致富光榮,甘願貧困可恥”的正能量,從而迸發出你追我趕、加速發展的良好局面。四是起到了轉變幹部作風“轉換器”的作用。通過“關愛幫扶庫”,廣大黨員幹部學會了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內化了服務群眾的行動自覺,堅定了為民服務的理念,會用“群眾語言”溝通交流,會用“群眾觀念”武裝頭腦、會用“群眾方法”強化本領。在與貧困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中不斷轉變工作作風,密切幹群關係,將群眾觀點內化於心,外化于行。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