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用“龍頭”企業帶動中醫藥産業提質升級

甘肅是中藥材資源大省,種植面積和産量均居全國前列。然而由於加工製造業薄弱,甘肅省在中成藥加工製造領域的高精尖企業屈指可數,難以擺脫“資源大省、産業小省”困局。業內人士建議,應培養扶持一批龍頭加工企業,提升當地道地藥材附加值,將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

甘肅是國家中醫藥産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經多年探索努力,甘肅對中醫藥資源“深耕細作”,呈現出“多點開花”新局面。

一是中藥材産量穩中有增,中醫藥成“國際名片”。張蛇生是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梅川鎮永星村村民,在他的二層樓房上,貯藏著一捆捆當歸、黨參及黃芪等經過粗加工的中藥材。這幾年因為標準化建設、種植技術推廣,他家裏16畝中藥材産量高、價格好,年收入可達11萬元。同時,甘肅省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岐伯”、“皇甫謐”等悠久中醫藥歷史文化,並在10多個國家成立岐黃中醫學院或中醫中心,把中醫藥文化向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大力推廣,中醫藥逐漸成為一張“國際名片”。

二是中醫藥“新字號”崛起,“老字號”煥發生機。記者走進甘肅岷縣順興和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産廠間看見,工人們正在用刀具切制藥片,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藥性。據介紹,這家中小型企業不僅將道地藥材用電商銷往全國各地,而且打造1萬餘畝藥源基地,吸收和發展種植戶約2000戶。歷經89個春秋的“老字號”蘭州佛慈制藥,近年來借助自主創新,扭轉了同質化局面,獨創性産品佔經濟效益的比重越來越大,産品銷往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名列全國中成藥出口前十強。

三是中醫藥特色醫改顯成效。中醫藥融入是甘肅省醫改一大特點,如實行綜合醫院成立中醫管理科、中醫藥適宜技術新農合100%報銷、縣鄉分級診療病種中西醫同病同價等。甘肅省衛計委主任郭玉芬介紹,在中醫藥的參與下,甘肅省連續多年次均門診和住院費均為全國最低。

2017年甘肅省正式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産業發展綜合試驗區。根據規劃,至2020年,甘肅將基本形成較為系統的中醫藥産業發展政策體系,中醫藥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中醫藥産業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富民産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動力。

不過,多位受訪人士介紹,甘肅中藥企業過去錯失過發展機遇,如今又面臨人才短板,在甘肅整體經商環境沒有較大改善的情況下,想讓中藥企業“一枝獨秀”困難重重。

一是意識落後,錯失發展黃金期。受訪人士普遍認為,甘肅企業家文化素質低,危機感不強,“小富即安”思想濃厚,甘當“小老闆”。許多本土企業家缺乏兼併重組勇氣,缺少有競爭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脫穎而出。

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裕説,甘肅企業整體對市場缺乏敏感性,早期不重視品牌和行銷,後來不重視金融和科研。整個行業在大發展時期沒有乘勝進取,導致市場份額縮小,間接影響了企業的生産再擴大。“這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産品銷量少,收入越少,能夠投入到工藝改良、科技創新、市場行銷上的錢也越少,企業就愈加衰落。”他説。

二是人才短板制約科研水準提升。下游鏈條對科技要求高,但地處西北偏遠地區的甘肅很難吸引優秀人才落戶。甘肅泛植藥業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俞軒説:“由於地理偏僻、經濟落後等原因,企業一是留不住外地人才,二是人才結構失衡,本科生居多,碩博以上人才少。”受人才因素掣肘,天水天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政府批下來的20多個生産藥號,然而科研力量不足,導致産品品質低下,創新程度低,最終難逃被收購的命運。

甘肅省工信委負責人介紹,由於新産品研發領軍人才匱乏,新藥創制、産品中試和技術孵化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滯後,技術儲備不足,平均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科研力量的薄弱,直接影響了甘肅制藥企業藥品的銷售,由於沒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高端人才儲備,藥企無法研製出具有核心科技的原研藥,只能處在低級的仿製藥階段。

三是工業基礎薄弱,資源紅利難以釋放。工業轉換率指本省的中藥材有多少能被轉換成中藥成品,轉換率高低是衡量中藥産業強弱的直接依據。“甘肅省目前轉換率在10%以下,可以説是相當低,大多數藥材經過粗加工或者收穫後便直接銷往了外地,很難創造大的利潤。”甘肅省隴藥産業協會會長夏祥認為,中藥生産最終還是看該省的工業能力強弱,藥企大省無一不是工業強省,只有在綜合工業實力的支撐下,中成藥製造才能加速發展。

業內認為,一味以種植業或飲片加工業作為扶持對象收益慢、回報少,政府部門應避免“撒胡椒面”,將主要精力放在扶持核心品種上,通過“拳頭”産品帶動“龍頭”企業發展,從而推動全産業鏈的提質升級。

夏祥建議,在扶持藥品進入醫保和基藥目錄過程中,探索常態化定期化的申報機制,支援企業打開銷路。

業內人士還建議,國家通過政策傾斜,進一步營造龍頭企業成長的寬鬆環境。一是建議國家有關部委在産業佈局和重大項目、資金等方面對甘肅給予傾斜;二是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國內外大型企業利用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通過聯合、兼併、投資建廠等方式參與隴藥産業發展;三是建議國家在中藥配方顆粒生産、中藥材就地加工轉化等方面給予甘肅省更加寬鬆的政策支援,將黃芪、紅芪、黨參等品種列入國家藥食同源目錄。

受訪人士認為,甘肅是傳統重工業大省,在強調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怎樣實現工業轉型成了困擾全省的難題。夏祥説,中藥加工製造污染小、能耗低、附加值高,具有深厚的發展潛力。如果能形成強大的中藥生産全産業鏈,並在市場上佔有重要份額,對於破解甘肅經濟轉型的難題,也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用“龍頭”企業帶動中醫藥産業提質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