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黃龍:生態旅遊助推脫貧攻堅

黃龍縣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的結合部,位於陜西省中北部、延安市東南緣,區域面積2752平方公里,轄5鎮2鄉,總人口5萬人。年均降水量561毫米,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7%,林草覆蓋率92%。近年來,黃龍縣依託得天獨厚的綠水青山,在“綠”字上做文章,把生態建設與旅遊産業有機結合,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全業旅遊、全民旅遊,促進一二三産的深度融合,真正讓旅遊産業發展成為全縣的大眾産業、脫貧産業、支柱産業,使旅遊業成為全縣經濟新的增長點,用旅遊産業培育為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依託生態旅遊“一縣一業”,堅定旅遊扶貧理念。生態是黃龍的“生命線”,是黃龍與周邊地區相比較的唯一優勢,以生態旅遊的深度發展引領一、二、三産的融合發展,實現一業興多業、旅遊促四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工業化),是黃龍縣“生態立縣、旅遊帶動、統籌城鄉、全面小康”發展戰略的集中體現,更是黃龍實現經濟結構轉型,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唯一選擇。將生態旅遊培育成覆蓋全域、延伸全季、帶動全業、惠及全民的戰略支柱産業,從而為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同時,生態旅遊的“井噴”發展態勢,強力推動産業結構優化、農民進城、土地流轉和移民搬遷,實現了農民數量和貧困人口“兩個降低”,旅遊就業崗位和貧困人口最終實現財産性和工資性收入“兩個增加”。

發展生態旅遊“一鄉一産”,突顯旅遊扶貧特色。各鄉鎮根據全縣生態旅遊總體佈局和發展趨勢,立足本區域實際,個性化地打造特色旅遊項目,或者圍繞旅遊産業鏈提升農業、培育加工業。2016年黃龍縣委、縣政府在全縣7個鄉鎮分別成立融資平臺,通過國有資産劃撥、集體資産抵押、投資擔保等形式,更多的吸納社會和民間資本,達到破解“一鄉一産”建設資金瓶頸的同時,各鄉鎮也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遊鄉村、旅遊驛站、景觀景點等,推動鄉鎮産業結構優化、農民進城、土地流轉和移民搬遷。如界頭廟鎮將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區建成旅遊觀光驛站。界頭廟風力發電5號、16號觀景臺建設以來,吸引周邊市縣遊客7.8萬人次,同時建成紫穗槐走廊、月心塔千畝花園、百畝紅高粱迷宮,帶動西石林、景家垣村群眾和貧困戶23人就業,每人平均收入增加1200元。崾嶮鄉旗桿廟村貧困戶王鳳卿雖然年紀大了,但村上聘用他在家門口的龍騰景區從事綠化管理、保潔等,用他的話來説:“今年,來我們村的遊客可多了,我現在除了一個月能拿到1500元工資外,每天再賣些葵花盤、土雞蛋,也搭上了生態旅遊的順風車”。瓦子街鎮樹頂漫步景區自建設運營以來,與5戶貧困戶簽訂了長期用工合同,為該鎮39戶78人短期就業崗位。

打造生態旅遊“一村一品”,助推群眾脫貧致富。各村根據所在鄉鎮産業規劃和自身産業特色,聯合農戶打造旅遊産業“短鏈條”。如圪臺鄉圪臺村結合“多彩黃龍”建設油葵産業村,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運營,從油葵種植時的“開心農場”到收穫時的觀光采摘到加工後的旅遊産品,實現旅遊貫穿始終。全村總人口247戶698人,油葵種植面積2800畝,種植油葵農戶175戶,佔全村總戶數的70%,油葵産值588萬元,帶動全村59戶鞏固戶增收致富。如石堡鎮洛窯科村,該村共37戶123人,因臨近龍湖和漂流等旅遊項目,實現景區管護就業83人,同時兼顧發展農家樂14戶,採摘園1處,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累計實現每人平均年增收13000元。以柏峪社區亂麻科村農家樂鄉村旅遊為例,該村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條件,成立餐飲公司,積極開發旅遊産品,引導群眾發展特色小吃加工銷售。全村共有240戶650人,發展農家樂67家。2015年農家樂每人平均純收入6000元,佔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8500元的70%,帶動全村43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1.1萬元。

2015、2016年,全縣旅遊接待分別達到81.95和152.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分別達到3.51億元、9.12億元。2017年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接待遊客26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7.6億元。近三年來,生態旅遊服務業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15000余人次,70%以上的城鄉居民直接或間接在旅遊産業中受益。特別是圍繞全域旅遊成長起來的城投、林投、旅投、新能源、扶貧開發等國有公司和石門峽漂流、樹頂漫步等民營企業及龍湖、無量山居、龍城新天地等旅遊服務項目,累計為貧困群眾解決就業崗位1333個,每人平均年增收14400元,通過旅遊産業扶貧1635人,每人平均增加收入4362元。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