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打造自貿區“高新樣本”
摘要: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貿試驗區在西安高新區順利揭牌。
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貿試驗區在西安高新區順利揭牌。作為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最核心板塊,西安高新區自揭牌之日起,西安高新區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同時承擔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建設國家創新改革試驗區域的重任,三個“國字號”重任,對高新區意味著責任和擔當,更是動力和目標。高新區在解放思想、探索“三區”疊加的過程中,必將為陜西、西北乃至全國提供一個自貿發展的全新樣本。
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凸顯創新之都戰略地位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自貿試驗區,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掛牌是國家賦予的重大任務,也是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機遇。作為自貿試驗區的核心功能區,高新區按照自貿試驗區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要求,整合創新了一批營商環境服務提升的創新經驗。在全省率先開展“國地稅融合”、“54證合一”辦理模式;在全國首推週末不休假 “5+2”延時服務工作模式,構建了三級政務服務體系;併發布“最多跑一次清單”465項,在全省首推政務服務“容缺辦理”,涵蓋貿促、人才、社保、工商、稅務、勘測等6個部門共20項業務,為群眾、企業辦理事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這一系列服務模式的創新成為高新區推進“行政效能革命”的亮點,贏得了廣大企業和群眾的熱情點讚。
與此同時,高新區大力推進“5882”戰略,實施三次創業,設立每年20億元的三次創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總規模2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引導基金,在千億級産業培育、高端要素聚集、投資環境優化等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的支援和最優質的服務。從整體上提升了高新區的營商環境,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使高新區成為西部投資熱土。
據統計,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9日,自貿試驗區高新功能區新增註冊市場主體8716家,其中新增企業7609家(外資企業90家),新增企業註冊資本1445.60億元,其中新增外資企業註冊資本10086.91萬美元,自貿試驗區高新功能區新增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達121家,11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高新區累計註冊成立了205家獨立法人或分支機構,以上各項指標位居陜西自貿試驗區3大片區9個功能區前列。在自貿試驗區效應的推動下,2017年高新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072億元,佔全省76.43%,全市81.43%,成為陜西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樞紐。
西安高新區成功引進三星電子存儲晶片項目之後,2017年8月30日,三星電子在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內建設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存儲晶片二期項目,該項目主要聚焦于高端V-NAND産品。三星二期項目使得西安站在了全球存儲晶片産業鏈條上的頂端位置,成為全球IT業界的聚焦點。三星半導體項目的落戶,使西安一躍成為國內與長三角、珠三角影響力相當的半導體重鎮,成為國外半導體企業進入中國必須考慮的一個選擇區域。同時,也促進了高新區乃至省、市投資軟硬環境的迅速提升,增強了區域競爭力。
在雲計算、大數據等多領域擁有行業領先地位的中軟國際有限公司也將科技園萬人基地于2014年落戶西安高新區,建成使用後充分發揮自身的示範作用和輻射效應,吸引更多外包戰略客戶、優秀企業匯聚到軟體新城。切實推動西安地區軟體服務外包産業的發展。雙方合力前行,將高新區智力資源、土地資源、資金資源與國際國內先進的技術資源和市場資源整合打通,實現雙向增值,有效提升西安高新區軟體産業環境在國內的産業地位,為西安高新區在高科技新興産業領域的發力做出卓越貢獻。
刷新貿易通關效率
構建對外開放中心樞紐
西安高新區對標國際自由貿易區通關標準,聯合西安海關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區塊鏈等資訊化技術手段,開展了一系列通關便利化創新,推進消費品口岸監管全程無紙化,對區內企業實現365×24小時通關服務,不斷刷新西安關區貿易通關速度,提升通關效率。西安關區第一票“無紙化”、第一票“通關一體化”、第一票“區港聯動”、第一票“區區聯動”、第一票“跨關區流轉”均在西安高新綜保區試點。
2017年8月,高新區在全國率先開展特殊區域外積體電路研發檢測企業全程保稅業務試點,將積體電路産業鏈上的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等企業全部納入加工貿易保稅監管範圍。簡化海關審批程式,將企業研發的積體電路貨品通關時間從將近三個工作日壓縮到不到三小時,通關效率提升95%。在該試點模式下,企業可通過自行運輸方式在保稅狀態下直接將貨物流轉至國內下游企業封裝後出口,使得試點企業生産運營更為靈活,延長了國內産業鏈,降低了企業科創成本,提升了科技創新企業在全球協同開發背景下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陜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可追溯到上千年前,作為陜西對外開放的平臺,高新區搭乘自貿試驗區的便車,成功開展藝術品區外保稅展示業務,形成有利於文化藝術産品國際化交流的安全、高效、低成本運作的通道,推動著陜西自貿試驗區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等新型業態在陜西創新發展。
把握人才集聚優勢
形成“一帶一路”雙創加速器
人才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發展的關鍵。西安是我國人才集聚高地,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儲備,如何利用這一天然優勢,是高新區實現“雙自聯動”、“三區疊加”的關鍵。為此,西安高新區緊緊圍繞創新驅動、“三個國字號”工程以及“創新創業”等國家戰略,認真落實西安出臺的一系列戶籍、人才和創新創業新政,突出政府服務功能,大力實施《特殊人才跨越計劃若干政策》,並建設絲路科技、人才、資本三個大市場,對接資本、資訊、市場,按照“1233”戰略定位、實現3大功能,實現成果大轉化、人才大創業、産業大發展。
“1233”戰略定位,就是以全球化、國際化的視野,以“海納百川”、“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懷建成1個中西部最大的科技人才大市場;為大學生及各類科技人才創業就業提供2個保障;建成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創新集聚以及人力資源配套服務平臺3個平臺;建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學生就業創業、科技人才就業創業3個基地。實現3大功能:一是國內外一流人力資源機構聚集;二是各類人才活動密集開展;三是實現各類人才大量聚集,最終成為服務大西安、輻射中西部、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創新創業的加速器,為高新區招商引資、企業發展、産業升級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不止步服務無止境
持續深入推進行政效能革命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優化政府服務方面,要求各級政府簡化審批程式,創新服務方式,壓縮審批時限,降低辦事成本,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新形勢孕育新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了高新區服務企業群眾的熱情和激情,也為“容缺辦理”、“政銀合作”、政務服務業務下沉工作模式、“5+2”延時服務工作、國稅地稅業務深度融合及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的形成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2017年來,高新區認真貫徹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堅持自貿區、自創區建設“雙自聯動”,牢牢把握簡政放權這條主線,在“放權”上求實效,在“監管”上做文章,在“服務”上謀突破,縱深推進“行政效能革命”,及時精簡審批事項,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自貿區成立一週年之際,也是大西安、高新區發展最佳歷史機遇期。西安高新區將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不斷地追趕超越,打造一個全新的自貿“高新樣本”。(彭昌堤)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