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熄燈 響應“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關燈一小時。昨晚20:30—21:30,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公益行動——“地球一小時”舉行,西安鐘樓、鼓樓、城墻、大雁塔、長安塔等標誌性建築通過熄燈一小時,表達對環境的愛護。
環保部門、環保志願者們分別走向街頭,開展了以“開啟綠色生活建設美麗西安”為主題的環保宣傳活動,大學生、機關幹部、社區居民等以各種方式參與,用實際行動進行支援。
環保部門現場向市民發放了《“地球一小時”宣傳本》《公眾環保知識系列讀本》以及新修訂的《西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宣傳普及環保知識,解答群眾關注的環保問題。家住未央區的張大媽説,現在我們的消耗過度,碳排放太大了,我女兒讓我一起參加“地球一小時”活動,我特別願意。
在碑林區參加“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市民陳紅女士説,家裏每年都參與節電一小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節約資源,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綠色生活沒那麼難。記者了解到,節電一小時其意義絕對不是這一小時。
2018年“地球一小時”(中國)的主題是“開啟我的60+生活”。60 的概念歷經全球十餘年的推廣和發展,已經成為“地球一小時”的核心理念,呼籲公眾超越“60分鐘”的思考和環保行動轉變。60 生活方式指任何對自然環境友善,對節能減排有益,有助於推動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行為方式。人類和地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方式都和地球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只有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把為地球生態環境健康和人類未來所要做的努力轉變成一種日常的生活方式,才可以扭轉地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
據估算,目前全球人口每年消耗著1.6個地球的生態資源,並且在2030年之前將達到2個地球。以塑膠垃圾為例,由於人類生活過度依賴塑膠而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引發了國內外社會的高度關注。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如果這一趨勢無法改變,預計到2050年,海洋垃圾的總重量將超過海洋魚類,15%的海洋生物因塑膠垃圾受到生存威脅。而研究發現,全球海洋垃圾90%來自於十條河流的輸入,長江、黃河、海河、珠江以及跨界河流瀾滄江均名列其中。
西安市環保局宣教處處長蔣濤説,除了在生活中節電,公眾可以做到的綠色行動還有很多。減少塑膠:購物自帶環保袋;不用塑膠吸管;少用塑膠包裝;不買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綠色消費:選購環保認證産品;理性購物;適度點餐不浪費;拒絕購買野生生物製品。減少一次性用品:外出自帶水杯;常備環保食具;隨身攜帶手帕;旅行自帶拖鞋和洗漱用品。綠色出行:短距離選擇步行或騎行;優先選擇公共交通;選購低碳車;選擇乘坐火車旅行。迴圈利用資源:垃圾減量分類;再生資源回收;閒置舊物捐贈;電子設備以舊換新。環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既是污染者,更是保護者。西安市文明辦、西安市環境保護局倡議,積極行動起來,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西安。從衣食住用行日常生活的點滴開始,自覺踐行綠色,以“地球一小時”為起點,人人都做綠色傳播者,號召更多人加入綠色行動。從舉手之勞,開啟綠色生活!
記者 文錦
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李芮
(原標題:鐘樓熄燈 響應“地球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