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金融監管改革將全面展開 業內:改革力度將超預期

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發展成就顯著,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五年來,決策層推出了超過1500項改革舉措,推動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持續發展的新動能不斷積聚。

業內人士認為,高品質發展是經濟新常態的進一步深化,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等多個領域改革。

提高經濟發展品質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個表述是經濟新常態理論的進一步深化,直接闡釋了品質對增長的替代關係,給了一個觀察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視角。”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過去講經濟新常態,往往過多關注經濟增速下滑,卻較少透過這一現象,看到經濟發展的品質在改善以及效益提高的本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我國經濟具備向高品質發展的有利條件。一是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為高品質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二是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市場驅動力;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為高品質發展開闢了有效途徑;四是科技創新和技術擴散進入活躍期,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五是全球價值鏈的變化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機遇。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未來結構性改革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同時,要通過必要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促使經濟增長速度跟經濟潛在增長速度差不多。預計未來經濟增速將適當放緩,未來三年經濟增速在6.3%左右。

“綜合各方面的測算數據來看,中國現在的潛在增長率是下降的,這是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後帶來的結果。”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説,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時期走過來,現在應該對增長速度問題有新定位。經濟增長取決於潛在增長率,潛在增長率在經濟理論上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現在大家都在測算中國潛在增長率應該是多少。現實增長率和潛在增長率比較吻合是理想狀態。如果現實增長率高於潛在增長率,經濟就過熱;如果現實增長率低於潛在增長率,經濟增長潛力就沒有充分發揮。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李揚表示,最近幾年,在概括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時,很多人使用“新經濟”這個概念。他認為,新經濟的概念並未概括出當前我國經濟基於現代科技而進行創新、轉型的特徵,相比而言,“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提法更為確當。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發展實體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發展開放型經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需要開啟新一輪的經濟體制改革以適應經濟發展。”

王一鳴表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也表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釋放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潛力,最終的成果需要體現在實體經濟的發展上。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需要以實體經濟為依託。當前,在“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圍繞創造實體經濟良好體制環境破題發力。

國家資訊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是核心。政府要加強基礎性創新,落實這個戰略,才能建設創新型國家。此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全面開放。我國在普通商品、製造業領域已經開放,但在服務領域開放力度還不夠,應加快建設自貿港、自貿區,積極推動服務領域形成全新開放格局。

不論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還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都離不開改革的推動。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多項改革的深化力度將超預期。

“現在的改革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怎麼理解?”劉尚希説,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要素的市場化,二是治理的現代化。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到了升級版,這個升級版應當在上述兩方面上下功夫。

在他看來,要素的市場化改革和政府治理的現代化緊密相連,這相當於“兩隻手”的作用。要素的市場化改革就是要更充分地發揮市場這只手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而政府治理的現代化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這只手的作用,這“兩隻手”形成一種合力,來推動整個産業轉型升級,推動整個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

祝寶良認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應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産能;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産業優化升級。

另外,祝寶良表示,應進一步完善國企國資改革,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在電力、電信、民航、軍工、石化等領域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預計,今年國企改革在繼續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的同時,將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中央和地方將在更大程度和更廣範圍內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推行員工持股、撬動社會資本等方式實現混改目標,大量標桿性改革案例將會涌現,為後續改革提供可複製經驗。國企資産證券化也有望在今年掀起新高潮。

此外,黃劍輝認為,今年金融監管改革將全面展開。今後三年,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任務,預計金融監管改革將更加強調去杠桿和防風險。機構設置方面,新成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將發揮更大的統籌協調作用,著力減少監管空白和盲區,減少套利行為發生。制度建設方面,將出臺相關金融法律制度的實施細則,細化法律條款,完善金融業務持牌經營管理,推動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補足金融監管短板。機構準入方面,將放鬆金融業準入,加快民營銀行設立步伐,積極推進金融機構股權多元化,鼓勵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金融監管改革將全面展開 業內:改革力度將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