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國家級文件釋放強勁信號:這個行業迎“重大利好”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促進農業科技園區提質升級、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發展進行部署。

重點是!這是我國首次以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為主題,從國家層面系統指導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的一份重要文件。

《意見》明確,到2025年,要佈局建設一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産業高地。

又有資本聞道了商機的味道...

八大任務帶你看懂這份“頂層設計”,怎麼推進,誰有機會,如何受益↓↓

農業高新技術行業迎“重大利好”:到2025年我國將建設一批國家級農高區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以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為主題,從國家層面系統指導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發展制定重要文件。

《意見》提出:

面對新形勢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和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不足等諸多問題,從國家層面系統指導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文件。

該意見部署了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的八大任務:

一是培育創新主體,培育一批研發投入大、技術水準高、綜合效益好的農業創新型企業。

二是做強主導産業,加大高新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著力提升主導産業技術創新水準。

三是集聚科教資源,引導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和人才向示範區集聚。

四是培訓職業農民,提升農民職業技能,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

五是促進融合共用,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六是推動綠色發展,發展迴圈生態農業,推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

七是強化資訊服務,促進資訊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發展智慧農業。

八是加強國際合作,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和農業“走出去”,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意見》明確了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的財政支援、金融扶持、土地利用、科技管理等政策措施。

科技部副部長 徐南平:我們以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1%的人口,基本實現中國碗裝中國糧的目標,這是一個重大的成就,隨著我們國家的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階段性的困難和挑戰,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

徐南平強調:

建設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就是要通過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育,通過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從而大幅度提升我國農業的勞動生産率、土地産出率和綠色發展水準,提高農業産業的國內外競爭力。

《意見》明確:

到2025年,要佈局建設一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産業高地。 “土莊稼”裏也要有“高科芯”!

我國現有兩個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1997年和2015年國務院分別批准建立楊淩、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陜西楊淩示範區發展的20年間,已面向乾旱半乾旱地區開展農民培訓30多萬人次,其中有102萬餘人獲得技術職稱,成為活躍在田間地頭的“土專家”。“楊淩農科”品牌價值達到661.9億元,位列全國區域品牌第二位。

當前,我國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也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

示範區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田,下一步要重點解決我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困難,提升中國農業的産業競爭力,力爭在國際上有更多“叫得響”的品牌。

徐南平強調,此次國辦印發的意見強調了示範區的三個特點:

一是姓“農”,要堅持聚焦“三農”主題,推進鄉村振興;

二是姓“科”,通過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來打造創新高地;

三是姓“高”,堅持高標準建設,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産業。

徐南平説,到2025年,示範區創建總數或將不超過30家。“建設示範區,就是要樹標桿、立典型,將高水準研究成果推廣給農民,並帶領農民實踐,才能補齊農業發展的短板,推動農業實現高品質發展。”

來源:央視財經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國家級文件釋放強勁信號:這個行業迎“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