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陜西丹鳳:創新扶貧模式 産業脫貧讓貧困戶拔窮根

摘要:丹鳳縣以脫貧攻堅總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強化特色産業引領,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種植、養殖、茶果、鄉村旅遊、勞務輸出等産業,最大限度地聚集資源,強化金融扶貧、設施建設、扶志扶智等各項保障,讓特色産業為全縣貧困群眾脫貧插上“充電寶”。

中國網訊(張英傑、通訊員李政權)商洛屬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丹鳳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344戶50848人,該縣以脫貧攻堅總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強化特色産業引領,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種植、養殖、茶果、鄉村旅遊、勞務輸出等産業,最大限度地聚集資源,強化金融扶貧、設施建設、扶志扶智等各項保障,讓特色産業為全縣貧困群眾脫貧插上“充電寶”。 

圖片2

創新就業扶貧模式  助推貧困人口拔窮根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這是丹鳳縣委、縣政府對全縣人民的承諾。丹鳳縣探索出“園區承載、龍頭帶動、示範引領、自主創業”的脫貧新路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提供了保障。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以來,丹鳳縣委、縣政府把就業創業脫貧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因地制宜,堅持理念創新和模式創新,提出了就業創業脫貧“五個五”工程即:省內外大型勞務輸出基地轉移就業500人、開發利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網路資訊資源引導500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縣內扶貧基地和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500人、扶持自主創業帶動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5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500人,取得了較好成績。

丹鳳縣在當前精準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的衝刺階段,統籌各類有利資源,破解貧困戶融資難題、下大力氣實施就業扶貧“五個五”工程,打出組合拳,記助推貧困群眾通過自身造血拔掉窮根,讓“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圖片3

“支部+合作社+貧困戶”  推動産業提質增效

商鎮北坪村是商洛市發改委“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幫扶村。商洛發改委實施扶貧對象精準到人、産業扶貧精準到戶,促進了該村産業發展、村民致富。全村現有674戶218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17戶433人,2016年脫貧15戶60人,2017年脫貧78戶300人,尚有24戶73人正全力脫貧。

為進一步實現穩步脫貧,加快産業助推脫貧工作,提升村民幸福指數。該村以培植項目、“興”産業、助脫貧為抓手,大力推進“三變改革”。積極探索推行以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帶動、産業大戶帶動為主要內容的“産業精準扶貧新模式,加快了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和脫貧步伐。

今年以來,丹鳳縣北坪村通過實施産業化扶貧項目,促使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入社、參股分紅、流轉土地,與貧困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借創建美麗鄉村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熱潮,緊抓勞務輸出、養殖種植等傳統産業,今年全村勞務輸出981人,其中貧困戶勞務輸出91人。開展勞動技能培訓5次800余人,為貧困戶申報外出務工交通補貼近2萬元。

産業大戶帶動  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據悉,在丹鳳縣的脫貧工作中,産業脫貧比重達到60%,丹鳳縣通過發展産業,把群眾嵌在産業鏈上,確保他們能脫貧、脫真貧。在脫貧攻堅中,丹鳳縣立足資源優勢,在特色産業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建立起貧困戶與産業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全縣85%以上的貧困戶都有致富産業或在産業鏈上實現增收,也有效破解了“龍頭企業(園區)連接帶動貧困群眾難”的問題。

丹鳳北坪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發展格局,採取“支部+核桃合作社+貧困戶”、水雜果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帶動近100戶貧困戶脫貧,實行統一科管、銷售、提質增量,全村1000畝核桃林實現年收入達186余萬元,300余畝水果園實現年收入達200余萬元。同時,著力培育養豬大戶7個,養牛大戶3個,養羊大戶4個,有望實現收入1500余萬元。幫助貧困戶走出一條持續增收的産業發展新路子。

此外,依託農村創業能人和産業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黨支部+企業+致富能人+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採取農光互補集雙孢菇與光伏電站一體式標準化建設,設計底部建設雙孢菇大棚、頂部建設光伏發電站,吸收貧困戶産業到戶資金12萬元,吸納貧困戶入股做股東,每年按照5%-8%比例進行分紅。項目建成後可使5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500元,實現穩步脫貧。有效地將種植戶與合作社利益結為一體,使農戶與合作社相互促進,不僅實現了産業融合發展,還開啟了精準脫貧的新模式。

商洛市丹鳳縣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大脫貧、大産業、大帶動"的思路,重點提升特色産業,擴大規模,延伸鏈條,提升品質效益,以培育村集體經濟為抓手,以推進"三帶一創"模式為路徑,利用"三變"改革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脫貧摘帽目標。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