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經

廢棄手機拆解深陷地下産業鏈

深圳市新天地通訊電子市場位於“華強北”的東南方向,這座愛華路上並不起眼的建築,卻是全國廢棄手機零部件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廢棄手機經過拆解之後的零部件在這裡被擺上臺面,又在這裡被批發流向全國各地。記者經過多日調查採訪了解到,廢棄手機回收利用的完整迴圈鏈條早已形成,但因為相關法規的滯後,這個規模大且利潤高的迴圈鏈條竟然長期處於“灰色地帶”,不僅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而且會對生態環境帶來傷害,甚至埋下個人資訊洩露隱患。

零部件市場“生人”勿進

11月28日,新天地通訊電子市場依舊顧客盈門,來自全國各地的批發者擠滿了一樓大廳。

新天地通訊電子市場一樓大廳被近百家櫃檯切割為“回”字形,每一個櫃檯都有其專營的廢棄手機零部件。有的櫃檯專營手機鏡頭,有的櫃檯專營手機主機板,有的櫃檯專營手機螢幕,有的櫃檯專營手機電池……

“老闆,你先説個價格咯?”面對記者詢價,這是所有商家給出的統一答覆。新天地通訊電子市場一樓大廳雖然三面開放,但是這裡並不歡迎“生人”,一旦問詢者給出的價格太離譜,商家就會認為買家是“生人”,進而拒絕進一步溝通。

根據記者走訪調查,一部iPhone5S手機的“鏡頭+閃光燈”價格區間在3元至4元,一次至少批發數百個,而一部iPhone4S主機板的價格區間在20元上下浮動,通常以10個主機板為一捆售出。

櫃檯售出的手機鏡頭大小不足1平方釐米,它們被數以百計地堆放在鞋盒裏。按照每個櫃檯擁有200個手機鏡頭計算,100個櫃檯就有2萬個手機鏡頭,而這代表著它們是從2萬台手機中拆解而來。

如果以600多米的愛華路為半徑劃圈,方圓1平方公里之內聚集了至少5家“通訊電子市場”。按每個“通訊電子市場”有2萬台廢棄手機計算,這1平方公里之內,至少有10萬台廢棄手機拆解出來的零部件正在進行“地下銷售”。

一位銷售者説,這些廢棄手機零部件會在一些工廠和作坊進行加工和翻新,或者以翻新零部件的形式重新進入市場,或者以翻新整機的形式重新進入門店銷售。

深圳市吉祥通訊配件市場的主營商品恰恰就是翻新之後的手機零部件,尤其以翻新手機螢幕為主。根據記者調查走訪,一部小米Max一代手機的翻新螢幕的價格區間在95元至98元,而一部iPhone4S手機的翻新螢幕售價為80元。

其實,吉祥通訊配件市場與新天地通訊電子市場僅一街之隔,然而這兩座市場卻是整個廢棄手機零部件地下流通鏈條的首尾兩端。

地下流通鏈條暗自生長

中國人更換手機的頻率正在加快。

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會長孫文平介紹,幾年前該協會曾在華強北設立40個抽樣點,經過一年的時間收回樣本。數據顯示,消費者平均每20個月更換一次手機。

深圳市換換優品科技有限公司CEO盧志耿介紹,根據其公司的二手手機交易平臺數據,中國人的手機更換頻率從兩年前的18至24個月縮減到現在的12至15個月。

自2017年3月以來,全國消費者在換換優品交易二手手機的數量,已經從每月100萬部上升至300萬部。

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我國共有行動電話140343.6萬部。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此前公佈的數據,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5.6億部。

“中國人的手機覆蓋率已經超過90%了,所以每售出一部新手機,就會替換下來一部舊手機。”孫文平説。按照這種方法粗略估計,中國每年有四五億部手機閒置下來。

然而,我國關於手機産品進入迴圈經濟體系的政策法規制定與實施相對滯後。直到2016年3月1日《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目錄(2014年版)》正式實施,手機作為一種電子産品才真正進入法規以內的迴圈經濟體系。

這導致廢棄手機的回收與再利用長期無法進入政府部門的監管範圍之內,地下迴圈鏈條逐漸生長成型。

清華大學迴圈經濟産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説:“地下流通鏈條的主要問題是再利用産品缺乏標準和監督,品質沒有保障,而且廢棄手機被拆解後剩餘的那些無法再利用的部件,實際上很多被非法傾倒了,對生態環境會帶來傷害。”

廢棄手機流向無從監測

究竟有多少廢棄手機真正進入規範回收渠道?溫宗國給出的數字是2%。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廢棄手機進入了地下灰色産業鏈,流向無從監測。

11月初,在深圳舉行的“2017年中國商業圓桌會議”上,華為公司企業社會責任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6年末,華為在全球36個國家設立了705個廢舊電子産品回收站,還有線上回收系統,但是,手機等電子産品的回收數量與預期相差較大。

“對老百姓來説,廢棄手機不能進入規範回收渠道的最大顧慮就是個人隱私和數據的資訊安全。智慧手機上往往涉及手機銀行、支付寶、個人數據等敏感資訊安全,灰色産業鏈條上的企業對個人資訊安全是沒有保障的,很容易存在個人資訊洩露情況。”溫宗國説。

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曾在2010年發起一項名為“綠手帕”的手機回收公益活動。會長孫文平承認,這項活動在半年之後就堅持不下去了。“老百姓覺得,原本三四千元買的手機,最後被回收時只能賣幾十塊錢甚至幾塊錢,高的也就賣幾百塊錢,心理落差太大。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也不差這點錢,手機交出去很可能洩露隱私,還不如扔在家裏放心。”

這種觀點得到了盧志耿的認同,“廢棄手機回收的瓶頸在於,現在人們對於手機回收這個行業的資訊不對稱與信任問題。許多消費者還不知道有線上手機回收平臺的存在,還有消費者會擔心回收手機的資訊安全問題。”

正規企業難與小作坊競爭

廢棄手機不能進入規範回收渠道,流失的不僅是個人隱私,還有寶貴的金屬資源。廢棄電器電子産品有種類繁多的金屬,包括金、銀、銅、鋁、稀土金屬等,而且電器電子産品所含金屬的品位高,能達到原生礦的10倍以上。

四川省中明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公司近年來開始從事廢棄手機零部件的拆解和深加工。該公司總經理彭冰説:“根據我公司經驗,一部廢棄手機中含有11克銅、0.15克銀、0.025克金和0.008克鈀,另外從手機鋰電池中還能回收鋰。”

廢棄手機的迴圈鏈條涉及回收、拆解、加工、重新流入市場等環節,因為缺乏官方統計數據,行業成本一直難以測算。彭冰介紹,作為一家從事手機迴圈經濟的正規企業,一部廢棄手機的全産業鏈條迴圈成本約16元。

目前,手機雖然納入《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目錄(2014年版)》,但是從事廢棄手機拆解利用的企業,並未納入國家廢棄電器電子拆解處理産品基金補貼的企業名單。

溫宗國認為,正規企業從事廢棄手機迴圈利用的成本,遠高於個體小作坊和非法企業。“正規企業從事手機拆解、深加工等,首先要繳納17%的增值稅,還要負擔員工的薪資和保險,環保投入也比較高,這與小作坊和非法拆解企業相比增加了許多成本,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目前廢棄手機拆解沒有相關補貼,如果國家給予補貼將更有利於廢棄手機資源再生利用行業走向規模化、産業化發展路子,才更有發展前景。”彭冰説。

線上回收或是出路

四川省中明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公司所回收的廢棄手機,上游賣家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主要依靠小商小販、手機銷售和維修商家,還有一部分來自網際網路企業。

溫宗國把社會上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産品等再生資源回收的個體勞動力稱為“流動回收者”或者“拾荒者”。“他們是整個迴圈經濟鏈條前端的重要組成,也是電器電子垃圾回收的主要力量,他們通過回收廢棄物資獲得收入,通常只是簡單分揀、打包和流通,該環節本身對環境影響比較小。”

根據這位清華大學教授的調查估算,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的從業者規模龐大,“流動回收者”和“拾荒者”估計有1200多萬人,回收企業10萬多家。其中許多小商小販往往樂於回收高附加值的廢棄手機,但是其回收後不是流向規範的拆解企業。

中明再生聘用近300名員工進行廢棄電器拆解,每人平均年可拆解廢棄手機4萬多部。彭冰説,通過前期市場調研,該公司在西部地區每年可回收廢棄手機2000多萬部,為此該公司建成了一條年處理1100萬部廢棄手機資源的生産線。

按照溫宗國給出的數據,即便該公司年處理的1100萬部廢棄手機就是全部的“2%”,廢棄手機的整體規模也已經超過5億部。然而,彭冰坦言,中明再生的年處理廢棄手機數量,遠不能代表這“2%”。

溫宗國建議,城市發展過程中應該為廢棄電器電子設立簡易規範的回收站點,例如可以在社區或者大型商超配置回收設施、提供回收站資訊服務平臺,提高回收的便利性和針對性,並對手機的個人資訊從技術上進行徹底清除,從而提高廢棄手機進入規範回收體系的比例。

從2017年開始,換換優品與四川中明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前者從線上回收的手機中有25%屬於無法二次銷售機,它們會被運送到後者的正規工廠進行拆解和深加工。(印朋)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廢棄手機拆解深陷地下産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