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慶陽正寧縣羅川:一座厚重的千年小城(組圖)

建於元代至正(西元1341年-西元1368年)的文廟大殿

羅川石牌坊

本報特約撰稿人 祿永峰

羅川,可謂一馬平川。

一條自東向西的川道,將正寧縣域的大垣劃分為兩道平行的垣面:川道以南的永和垣和川道以北的榆林子垣。

行走川道,南北群峰聳立,地勢開闊,羅水(今稱四郎河)貫穿其中,蜿蜒西去,朝暉夕陰,風景秀美。羅水,便是縣內最大的一條河流,發源於子午嶺,全長78公里。

羅川城傍水而建,是正寧縣的古縣城,位於羅水北岸。

據歷史記載,北魏泰常五年(西元420年),朝廷即在此重置陽周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西元598年),因“羅水出於川”,遂改陽周縣為羅川縣,一直持續到民國18年(西元1929年)。縣名雖然幾多變更,但羅川城作為縣治,時間長達1509年。

一座小城,承載著千年曆史的厚重

羅川城的建築,圍繞“十”字造型排列,有民居、有農田、有校舍、有商鋪,不遠處的山頭縈繞著嫋嫋炊煙。若不是那重重疊疊的歷史遺存,羅川更像一座普通的村莊。

羅川這座城,作為縣治1500餘年,後作為羅川鄉人民政府駐地,2005年羅川撤鄉為村,劃歸正寧縣永和鎮。

羅川牌坊,在羅川窄小的街道上一溜站著。古時凡牌坊立處,正是街市繁華之地,交通要衝。豎立的牌坊裝點得古城街道層層疊疊,一派興盛。

那時,為景清所立的“榜眼坊”,為鞏焴所立的“學憲坊”,還有為趙邦清所立及趙邦清為其母所立的三座牌坊,至今仍在街市的正道大衢中聳立著,它們所支撐的雅正精神,昭彰的文化景象,具體而持續對民風給予了教化。

羅川因“民俗淳厚,原隰連延”,哺育出正德之臣,而正德之臣又教化加深著“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的形成,二者相輔相依,辯證互生。所有這一切,不管人文與自然的環境關係,還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內部的相互影響,都已深深地鑲進了幾座牌坊。

如今,漫步城內,沿街布設著百貨、藥鋪、飲食服務等20余家40余間鋪面房。清官、天官、恩寵3坊和文廟大殿5間、鐵旗桿1對尚存。還有城墻仍留一殘段。據《正寧縣誌》記載,元至正六年(西元1346年),由守禦樞密院副使張天福徵集民伕,重修縣治城垣。東西二門,分別稱為“朝陽”“永春”。明天啟五年(西元1625年),知縣閻國脈開小南門以泄水,並補修城垣。崇禎七年(西元1634年),知縣安如嵩創開南門,曰“安慶”。

位於趙氏牌坊西南側的趙氏祠堂,建於明天啟年間(西元1621年-西元1625年)。坐南面北,面闊三間,明柱磚木結構,鬥拱平檐,頂鑲脊獸。內有明萬曆皇帝為趙邦清題詞“堅持清白”及安南國(今越南)正使馮克寬為趙邦清題、隨從陳德懿書“清清清”碑刻。鐵旗桿,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高約16米,旗桿穿過兩尊側首張目、露齒相望的鐵獅腹部,頂有飛鶴展翅欲起,身蟠雙龍,方鬥四角各豎飄揚狀小旗,鬥角下係小鈴,迎風鳴響。桿下部懸砌一鑄鐵對聯,右聯“社薦雞豚留永日”,左聯“旗翻熊虎待靈風”。

建於元代至正(西元1341年-西元1368年)的文廟大殿,雖毀於兵燹,後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均作過修補。現存大成殿5間,連同殿前平臺,佔地1100平方米,保存完好,頗具文化韻味和地標特色。

在古縣城羅川,尤其對於明代真寧三清,人們都會脫口而出:“正寧有三清,景清、鞏清、趙邦清”。他們作為儒士,“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能進謀國事,退守自潔。他們不同流合污,不與權貴相攀附,不與污吏共角逐。聰明睿智,動靜思慮,敏於事,慎於言。一旦被削職,則歸於故里,“躬耕于田,奉養老母”(趙邦清);“因兵丁艱難,謝任歸裏”(鞏焴),他們文質彬彬,卻有君子風範,“倜儻尚大節,剛直不阿”(景清)的高風亮節,深植民心。

以一種崇敬和神往的心情,徜徉在“三清”的遺風裏,他們身上那種為人臣子的忠孝剛烈精神的總括體現,那種詩書士人寬溫愛人的儒家風範,那種立身處世追求是非曲直的君子氣節,以及他們傳統知識分子獨立的人格精神,感召著後人。

歲月流逝,如今羅川城下,除了文廟、古柏,還高矗著幾座雄立的牌坊。遺憾的是,備受兵患戰亂,遭遇十年浩劫,一次次歷史車輪的出軌脫轂以後,羅川街道如今所存的,僅有為趙邦清所立的“天官坊”和“清官坊”(均高8.4米,寬約8.23米)。以及趙邦清為其母劉氏、高氏請立的“恩寵坊”(高9.7米,寬8.35米),歷經風雨,維繫著那份悠遠的韻味。

走近牌坊,以手扶之,以心悟之。“天官坊”和“清官坊”為明萬曆四十二年同時所建,紀念著做人從政、珠璧一體的高潔品德。“恩寵坊”乃萬曆四十五年所立。三坊的雕鑿技藝都十分精良,尤其“恩寵坊”的造型製作,全以紅砂岩為料鑿磨鑲構而成,通體雕作,浮雕圖案有飛禽走獸、山水雲霧、草木花卉、庭舍人物,三層蓋頂,無論從外觀形體還是用料著工,都精過“天官坊”“清官坊”,看得出趙邦清身為人子,對其母的感恩和孝敬。

這3座石牌坊歷經300餘年,雄姿不減,完整無損,傲然聳立。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民居門樓

羅川石牌坊上的石刻以及工藝

巷道民居,遺落在歷史縫隙的古樸之美

羅川城裏有個村,叫羅川村。

從縣治到鄉治,再到一個村,羅川城看似不斷在縮小,實則這種縮小,更加凸顯了羅川城的內涵。

探尋羅川城,清晰的史料與滄桑的遺址,都是珍貴的。除此之外,留存的民居與煙火生息的居民,更是彌足珍貴。接近這裡的民居與居民,就是接近在此生息繁衍的歷史煙火。

羅川城的民居,主要位於三座牌坊街道的南側,從北到南,從西到東,擁擁擠擠形成聚落。綠樹掩映之中,這裡分佈著數不清的巷子,不論你串進哪一條巷道,都可以串遍整個聚落,以及這片聚落上的每一戶人家。

村子的東頭,潺潺羅水自東向西流淌,羅水河呈圓弧狀遠遠與村子相望。村頭的第一條巷子裏,臨近“恩寵坊”有戶人家,入院的門樓、老宅子、石塊砌成的宅基和院墻、屋頂散落的青草。這樣的院落,每一處都遺落著時間的痕跡。

緊挨這戶人家有處“三成老店”的遺址。門楣上,“三成”兩個字已經模糊不清,“老店”字跡很是清晰。不難推斷,這是巷子裏的一處商鋪。由於年代深遠,老店的屋頂已經有部分坍塌,其餘的屋頂顯得異常沉重的樣子,儼然一位駝背的老人,依賴石砌的墻壁默默地支撐著。要不是老店的破敗不堪,想必光顧此店的遊人將會何等絡繹不絕!

沿巷子向內,條條巷道兩旁佈滿高低不一的墻壁或者老宅子,無論是墻壁還是老宅的外墻,大多都是用密密匝匝的石塊壘砌而成。這些石塊,大多是村民在羅水河床上撿拾而來的。自然,撿拾的石塊大小不一,必須經過匠人一番加工處理,讓砌墻的每一塊石塊平整吻合,大小相當。如此一番辛勞所壘砌而成的墻壁或者老宅的外墻,才會渾然天成,牢固而防水。

在羅川城,經歷河水沖刷的每一塊石頭上,沉澱的是時間,是古樸,是地氣。

排布在每條巷道兩旁的每戶院落,依坡就勢,參差錯落,古色古香。每個院落間有小巷聯通,有機地聯成整體。村中房屋的材料多以石材為主,輔以磚木。有的粗獷奔放,一派農家淳樸風貌;有的精雕細刻,雕梁畫棟,于淳樸之中顯示著富貴之氣。

由於穿行年久,不少巷道已經被踩踏成“衚同”狀的小溝壕。但是,巷子雨天並不泥濘,雪天並不路滑,每戶院落的排水也並不困難。這一點,恐怕與大小不一的石子石塊早已鑲嵌進巷道的每一寸泥土相關吧。

76歲的胡青霞老人,擁有一處連她自己也説不清年代的古四合院落,堂屋是坐北朝南的二層樓房,築屋取材與做工考究,有木料、石塊、土坯和雕刻。築有廂房三座,因為廂房與堂屋緊挨,整個院子顯得不到20平方米。年輕時代的胡青霞嫁到這裡來,在四合院裏居住30餘年。隨著家庭人口增加,後30年基本一直居住在新建的磚瓦房裏,磚瓦房前是一塊平整的菜地。胡青霞説老院落裏曾有多代人在此生活,隨著女兒出嫁,老人、老伴離世,兒子、孫子紛紛外出工作,古四合院也已“歇息”多年了。胡青霞老人與其他村民一樣,對於自己家遺留下來的古四合院老宅子有一份特別的情愫,難以割捨。儘管多年不居住了,但她會堅持將小院裏的雜草處理得乾乾淨淨,遇上晴朗的天氣,她還會打開門窗,“打打”屋內的潮氣。

慶陽市文物工作者趙志強研究考證,羅川村內的古民居有13處,而門牌號為“城關村180號”的路氏民居極具代表性,它是慶陽市目前保存現狀較好的古民居之一。該民居位於羅川古城街道南側,佔地面積500平方米,為四合院式民居。整組建築坐東朝西,從建築結構看,應為清代晚期建築。

路氏民居有單間二層門樓一座,廂房三間,廈房六間。門樓坐北向南,門楣木雕為花草瑞獸圖案,兩山墻象鼻卷沿下各飾三塊瑞獸磚雕,圖案考究,雕工精美,第二層為木質地板;三間廂房坐南向北,土木結構,硬山頂,頂施青磚龍頭脊獸,木質落地門窗,廂房門為隔扇門,隔扇由欞心、絳環板、裙板和抹頭組成,屋窗窗格為菱形。

此民居雖經近代維修但清代建築風格猶存,尤其是大門木雕和磚雕保存較為完整,雕刻全部是深浮雕,做工十分講究,使人震撼。民居大門上有閣樓,閣樓為隔扇門,抹頭雕刻纏枝蓮一對;大門以上閣樓以下有兩排木雕,分別為一對雙龍抱“福”和猴子望月;另外一排雕刻四獅與麒麟玩繡球的景象。大門兩邊承重墻上分別有六塊磚雕,左面為仙鹿含草、仙鶴戲水和飛馬,右面為飛馬、孔雀戲牡丹和大象,每一塊磚雕四週雕刻蓮花瓣。從“福”字的書寫風格來分析,它與慈禧統治時期的“福”書寫非常相近,進一步證明該建築為清代晚期所建,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今天,羅川村包圍了整個羅川城。古城羅川村,分明就是由古城城中村逐漸演變而來的一座歷史古村落。

明萬曆皇帝為趙邦清題詞“堅持清白”

鐵旗桿,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西元1846年)

古城勝景,彰顯歷史村莊的獨特風韻

水,滋潤了羅川城。

穿城而過的羅水(今稱四郎河),為縣域內最大的河流,源於濃蔭蔽日的子午嶺。自東北向西南橫貫6個鄉鎮,于周家鄉李家坡村匯入涇河。

據《正寧縣誌》記載,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民國22年(西元1933年)在高家臺觀測,羅水洪峰流量分別是每秒2580立方米、588立方米。

關於羅水流量之大和“四郎河”的由來,還有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傳説在很早以前,人們把“四郎河”叫“害河”,認為這條河是給人們帶來災難的河。由於河床失修,年年洪水氾濫,特別是夏季雨水多的時節,經常沖毀岸邊的房屋,淹沒不少人家。在“害河”岸邊住著一戶姓王的窮苦人家,村裏人習慣稱兄弟四人為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四郎認為“害河”氾濫是河床失修,山上植被匱乏造成的。就這樣,在四郎的帶領下,一場治水戰打響了。沒幾年,“害河”變成“利河”,並築了新壩。有一年,四郎暴雨中守壩保護眾人,被塌方的大石砸亡。大郎、二郎、三郎一如既往地率領大家修河治水,直到年老辭世。後來人們為了緬懷四郎及其兄長們治水的功績,鄉親們將“害河”改名為“四郎河”。

當然,相比歷史,今天的四郎河水流量已遠不如從前。但是不容質疑的是,水必然是羅川城作為置縣長達千年之久的必要條件之一。管子説:“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規律,道路不必準繩。”

羅川城正是在大山之下,廣川之上,高而近水,近水而又不受洪水威脅,符合古代建築風格和要求。

初秋,沿四郎河望去,南山、北山眾多景觀或依山,或傍水,風光秀麗,碧翠如黛,美不勝收。不由讓人心發感嘆:羅川城,自古至今,美景不負虛名。

據《正寧史話》記載,早在明代,當地人就有“八景”説,後又增加為“十三景”。史傳正寧“八景”為:琴山古洞、羅山兔穴、彭祖遺丘、浮屠遺址、橋山陵寢、靈湫古祠、陽周古城、果老幻墓。

明正統年間(西元1436年-西元1449年),時任真寧知縣王正將原“八景”中“橋山陵寢”削而更為“萬壽曉鐘”,即羅川城萬壽寺(現已廢)于清晨鳴響的大鐘。晨靄之中,鐘聲清越,餘音不絕。新增岳山曉翠、石門排翠、龍門天險、古剎荷池、雙河柳色五景,將原正寧“八景”增改為正寧“十三景”。

有趣的是,不論是羅川城還是別處,但凡自然景觀,易變的多是景名,不變的是美景,歷史也大抵如此。這不,到了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年-西元1796年),正寧知縣折遇蘭修纂《正寧縣誌》,又改刪正寧勝景合為“八景”,分別是琴峰古洞、羅山兔穴、泰山拱翠、靈湫喬松、溫泉夜月、雲寂孤峰、五掌山形、支當古渡。其中將原勝景“琴山古洞”改為“琴峰古洞”,將“靈湫古祠”改為“靈湫喬松”。查閱諸多史料可以證實:那時的正寧縣域勝景由“十三景”改刪為“八景”,也基本成為歷史定論,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從勝景的分佈看,距離羅川城3里之內的景觀多達四處:一是琴峰古洞;二是泰山拱翠;三是五掌山形;四是溫泉夜月。其餘景觀,近則20里,遠則也就60里。這一距離,擱在古時,騎馬揚鞭走一圈,也耗費不了幾日工夫;而擱在今日,驅車也就頂多算個“一日遊”。

自然,若能夠在羅川城走一趟,有這樣“四座名山”值得一觀,即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四座名山”中的琴山、泰山,正是史傳勝景琴峰古洞、泰山拱翠。

勝景之奇、勝景之美,俯首拾來,皆能領略一二,無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琴山,城南撫琴山有一古洞,相傳每當清風徐來,洞中恍若古琴彈奏高山流水之曲。現山體剝落,已無古洞之蹤,只有山形狀如琴式。又如泰山,城西南泰山樹木密布,蓊鬱青蒼,上建有青帝祠,祠旁古木參天,蒼松蔽日;北面羅水環繞,東面與琴峰相對。站在泰山之巔,羅川東西兩川猶如一匹白練;四面望去,峰巒疊起,在陽光之下若隱若現,好似一幅圖畫。

歷代文人墨客途經羅川城,在流連之餘,對每一處勝景題詩吟咏,傳誦至今。號稱明“前七子”的大文學家、慶陽人李夢陽面對蔥郁的琴山,浮想聯翩,賦詩曰:

泮林深處桂香庭,坐向琴峰望眼扁。曉日霞飛紅映碧,春天雨過翠還青。山花開處屏圍設,野鳥飛時圖畫撐。絕聲奇觀歸泮水,任他滄海幾回更。

清正寧知縣、山西陽曲人折遇蘭遊覽泰山,賦詩曰:

四山回合一峰雄,縹緲晴嵐入遠空。鵬翅落天當檻出,落江倒日隔窗通。危岩雨溜三秋碧,野浦桃開十里紅。絕頂吟詩頻帽側,不知身在紫雲中。

千年古城羅川,有滔滔羅水,有巍巍勝景,縣治因何改遷?此中緣由,很少有人知其詳情。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百姓不堪忍受當局者的酷毒統治,貪虐的縣長李劍泉被饑民所殺。發生了當任縣長被刺殺的大案後,當局認為羅川兩山對峙,交通不便,孤守難得其援,遂遷縣治于山河鎮。至此,縣治在羅川延續時間超過1500年。

拂去歷史的塵埃,羅川城,儼然正寧歷史文化名副其實的“縮影”,更是一個天然的歷史文化博物館。縣治儘管改遷,可是絲毫沒有削弱羅川這座千年古城的厚重與滄桑。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楊柳

(原標題:慶陽正寧縣羅川:一座厚重的千年小城(組圖))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