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稿件

文化讓山城宜君更具品質與自信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2016年宜君縣全縣上下全力以赴,高點規劃,高位推動,全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紮實穩步推進,成效顯著。

這一年,春來秋去,山城宜君因文化而精彩,因文化而自信。古老與現代交融的美麗山城,正因文化而迸發出蓬勃的活力。

主動擔當傳承發展文化重任

近年來,宜君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紮實加強文化建設”新要求,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對標中省部署要求,主動擔當起保護傳承文化、繁榮發展文化的重任,用好文化資源富礦,弘揚好盛世文化,利用好地域文化,發揚好紅色文化,提升文化影響力,加快建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閒旅遊城市。

宜君縣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過程中,精心組織,科學謀劃,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扶持保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全縣37個成員單位共同參與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門的創建工作辦公室。按照全市創建工作進度,及時召開了全縣創建工作動員會,縣政府與成員單位簽訂創建目標責任書。縣創建辦嚴格按照《宜君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考核評分指標》、《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標準(西部)》的任務要求和時間節點,統籌安排,精心謀劃,夯實責任,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責權明確、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創建工作的合力。

宜君縣制定了《宜君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和《宜君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工作目標任務考核辦法》,成立了由縣創建辦、縣委督查室、政府督辦室組成的聯合督查組,按照時間節點對創建工作重點和短板堅持每月進行實地督查,對創建工作短板、難點和推進緩慢的成員單位縣委、政府主要領導通過召開推進會、重點督辦、約談等方式強力推進。

縣創建辦積極推行“彈性”的動態考核制度,並通過印發創建工作督辦單、季度考核通報、排名,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等有效手段,形成爭先創優、趕超進位、齊頭並進的創建工作態勢,有力推進了創建工作。

“宜君原創”文藝作品屢獲獎

2016年,宜君縣參加銅川市第三屆文化藝術節文化系列活動;“宜君原創”《三喜臨門》秦腔古典劇成功演出,榮獲全市精品劇目展演演出獎;“多彩宜君”優秀節目展演榮獲全市群眾文藝展演優秀展演獎;全市小品大賽榮獲全市小品大賽三等獎。持續舉辦宜君第四屆農民藝術節系列活動,大大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縣級文化業務單位從業人員高於80%的比例調整到位,結構合理。完成為全縣178個村每村配備一名財政補貼文化工作人員的選定、500名文化志願者招募、“兩館”理事會組建、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配備和294支村級文藝團隊的組建。縣圖書館藏書量按照宜君總人口10萬人和“圖書館每人平均藏書量達到0.8冊”的創建標準達到10萬餘冊。完成178個農家書屋及全縣公共文化場所基本統計工作。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方式,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目錄,積極推行“功能表式”、“點單式”服務。建立並啟動了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評價反饋機制,發放調查問卷4000余份。

探索文化“5+”精準扶貧模式

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宜君縣還在自選動作上進行積極探索,創新創優,突出特色,圍繞棋盤鎮的“棋”舞蹈和“棋核”工藝品、雲夢的鬼穀子文化、哭泉的姜女文化、太安的佛教文化、彭鎮的民間舞蹈、五里鎮的民間秧歌、西村的民間社火、堯生的秦腔戲曲、雷垣的雁門革命歷史文化、宜陽街道辦民間剪紙、農民畫等“一鄉一品”地方特色文化品牌,重點打造以農民畫、剪紙為主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間文化藝術品牌,以文化旅遊節、農民文化藝術節為主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品牌,初步形成文化"5+"精準扶貧新模式、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分點建設模式和農村公益電影標準化放映模式3個具有宜君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項目。

為進一步加大文化幫扶工作力度,滿足貧困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宜君縣在文化示範區的創建中把文化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一項“創新創優、突出特色、打造亮點”的重要內容來抓,積極探索文化+業務單位+陣地、文化+政府買單+服務、文化+“三區”人才+培訓、文化+項目包裝+設施、文化+網際網路+手工藝品的“5+”文化精準脫貧新模式,全面發力,助推全縣貧困村同步實現文化脫貧。

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為了實現全縣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宜君縣抓住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機遇,以打造10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為目標,結合“撤鄉並鎮、撤小村並大村”工作實際,按照因地制宜、科學佈局、均衡配置、規模適當、經濟適用的原則,提出了“撤鄉留站、並村留室,設立文化服務分點”的建設模式,將撤鄉並鎮後的2個(西村、雷垣)鄉鎮文化站和撤小村並大村後的61個村級文化室予以保留,建設2個鎮級文化服務分點和61個村級文化服務分點。服務分點功能部室齊全,統一由所轄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文化服務經費列入地方財政預算,讓群眾在自己家門口選擇參與自己喜愛的應有的文化服務,保障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

如何解決好農民群眾“看上電影”和“看好電影”的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使農村電影成為農民群眾不可缺失的文化晚宴,宜君縣建立放映工作交流群和放映點村幹部電影放映動態展示群,加大宣傳力度,統一配發流動放映車、觀影坐凳,張貼電影“海報”(公示牌),推行放映影片群眾“點單”等一系列貼心服務。執行故事片“點餐制”、科教片“配送制”、場次編排“輪映制”等手段和標準化放映模式,真正讓農村流動露天“電影院”火起來,使其成為農民群眾喜愛的文化晚宴,形成了具有“宜君特色”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新經驗。

推動宜君文藝在全球視野傳播

近年來,宜君縣以重大文藝文化活動為契機,通過辦好元宵晚會、中秋晚會、金秋迎國慶農民文化藝術節、群眾廣場舞大賽等讓宜君的群藝活動成為矚目的焦點,大力推動宜君文藝在全球視野傳播,進一步擴大了宜君的文化影響力。

宜君縣嚴格按照《宜君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宣傳工作和資訊報送方案》,將宣傳工作貫穿創建工作始終,打造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重效果的宣傳格局,不斷提高群眾對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形成全社會了解創建、支援創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

加快項目建設提高文化服務品質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利用一批、規劃新建一批”的建設思路,加快進度,投資348萬元新建的縣博物館已對外免費開放,投資1400余萬元的縣電影院已開工建設。

加大體育基礎設施投入。先後投入2000余萬元完成了1個十一人制的標準化足球場和1個五人制的籠式足球場及羽毛球館建設並投入使用,對縣體育館、室外塑膠體育場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滿足了群眾的健身需求。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年度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先後投資約134萬元的棋盤鎮文體中心、投資28萬元的彭鎮綜合文化站完成建設並對外開放;投資約38萬元完成哭泉鎮文化站改造工程;投資約20余萬元的太安鎮綜合文化站完成改造任務;投資60萬元完成棋盤馬泉戲樓建設。

按照建設進度,今年宜君在建成4個鄉鎮(街道辦)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宜陽街道辦、五里鎮、堯生鎮、棋盤鎮)和49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提前完成了彭鎮、哭泉鎮文化站的主體建設,今年6月完成太安鎮、雲夢鄉2個文化站建設,達到功能部室齊全,實現免費開放的目標。

宜君縣按照創建要求,積極協調,搬出原佔用文化館功能部室的單位,騰出面積400平方米,投資70余萬元將其建成宜君縣文化産品展示中心、宜君縣文化創意公司、宜君縣民間藝術傳習所,擴充了群眾活動空間;縣圖書館投資30萬元完成少兒閱覽室建設和讀報機、電子書借閱機、LED電子宣傳屏的購置,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

文化品牌項目建設投入力度大。宜君縣挖掘地方文化底蘊,投資5000余萬元,對以“姜女文化園”“龜山龍山文化園”“戰國魏長城”等代表宜君文化名片、文化符號的景點進行了精心打造,彰顯了宜君特色。

在示範區創建及文化活動資金保障方面,宜君縣列入示範區創建專項經費30萬元,文化宣傳專項經費100萬元,文物保護400萬元,文化專項補助18萬元,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215.3萬元(演出36萬元、社區廣場電影4萬元,有線電視、廣播電視“戶戶通”114萬元,投資17.3萬元新增圖書5819冊,投資44萬元購置圖書借閱機一台),廣播電視設施建設58.32萬元,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31.4萬元,全縣文化業務單位業務經費366.58萬元,“三館一站”免費開放資金144萬元,農村文化專項資金178萬元,全力保障群眾文化活動所需。

2017年,宜君縣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將嚴格按照創建標準和市創建辦安排,乘勢而上,持續加力,緊盯短板,加大投入,攻堅克難,加快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效能,全面完成全縣創建工作任務,確保全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一舉成功。周培生 郭娜/文

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楊柳

(原標題:文化讓山城宜君更具品質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