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詩歌化的場域再現

“天洞·對話 —— 韓三之化界藝術展”開幕

6月10日,由西安美術館、西安美術學院文創教學中心主辦,著名藝術批評家彭德策展、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擔任學術主持的“天洞·對話 —— 韓三之化界藝術展”在西安美術館正式開幕。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主持開幕式。

圖片1

本次藝術展策展人、著名美術批評家、藝術家彭德,著名批評家賈方舟,著名美術批評家、藝術家鄧平祥,等出席開幕儀式。

圖片2

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主持開幕儀式並致辭

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在開場中説,韓三之是陜西藝術家的驕傲,是陜西的梵谷。他作品中視覺圖像的衝擊力,對自然生命的終極關注意識,都是西安當代藝術家很缺少的東西,本次策展人、著名美術批評家彭德先生稱韓三之是一位有創造力的執著的當代藝術家,他的作品表現的是自己的視角,作品共同的因素就是洞穴意識,他的造型詩歌很獨特,是集時間和空間為一體的藝術形態,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圖片3

策展人、著名美術批評家彭德致辭

圖片4

著名批評家賈方舟致辭

著名批評家賈方舟致辭稱韓三之是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在很多方面不被人理解,是真正的藝術家,是異想天開的人,他把詩人般想像的東西變成現實。希望他的藝術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關注。他是一個瘋子,他能拼命做自己的藝術,社會應給予他更多幫助。

圖片5

西安美院副院長、著名油畫家賀丹致辭

西安美院副院長、著名油畫家賀丹稱在認識韓三之之前更多地看到了他的作品,他對藝術上的執著和探索值得西安美院的學生們學習。

圖片6

藝術家、西安美院副教授武小川致辭

藝術家、西安美院副教授武小川致辭在表示,作為同齡人,韓三之的創作對同時代藝術家有很大啟發。他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子,自然場域的味道,精神場域的呈現,給人以陌生化的思考,是詩歌化的造型再現。陳歐瑞小朋友談自己的觀展感受,好像到了一個新城,大山上刻著蚯蚓和口袋一樣的東西,特別有趣。

圖片7

少兒代表陳歐瑞發言

圖片8

藝術家韓三之致答謝詞

開幕式最後,韓三之致答謝詞感謝生命中不停出現美好和陽光,感謝所有幫助和支援他藝術探索的人民。

正如北京大學教授、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人朱青生先生的文章中稱:韓三之是一個創作的熱情已經不能為自己的肉身所容納的那一類藝術家,因此他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藝術,而他的藝術則是他的存在的一次顯現。韓三之於是極盡全力使用他的氣力,來發展他的“傳統的當代藝術”。當年思想界引進的初步的理論和解釋水準把韓三之帶到了觀念陷阱的邊緣。而韓三之則用在寫意藝術的特性,極力突破觀念誤用的陷阱,打開突破的缺口。在他利用寫意藝術進行自我的藝術變法改造時,沒有採用中國寫意藝術傳統的“山水”,也沒有採用抽象表現主義的單純的筆劃和沒有任何造型的抽象塊面,而是借助特殊的新型混雜的符號,這個生命和民族的綜合體,來表達他自我的生命意識。

圖片9

圖片10

圖片11

展覽現場

圖片12

藝術家鄧平祥

著名美術批評家、藝術家鄧平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韓三之區別於很多當代藝術的一點在於,他不只是“現代之子”更是“傳統之子”,他將綜合的多元的思考和藝術表達融入了神性的思考和生命,遠遠走在了很多當代藝術家之前,未來的發展將不容小覷。

圖片14

圖片13

圖片16

圖片15

展覽現場

圖片17

合影留念

韓三之長期以詩歌作為其藝術的靈魂語言,在他的創作中常常將詩語、影像、裝置和燈光雜糅起來,以自己獨特、豐富的藝術語言詮釋著人與自然、自然與時代的關係。因此其作品並非單純的現實問題或社會現象的表達,更多的是給予觀者一個與之對話的場域。韓三之從2007年起,以“洞”為基,從詩歌、繪畫、裝置直至大地藝術等多重維度對“洞”的概念進行闡述。通過“天洞”讓我們看到他對於傳統與當代的創造性連接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展現出其鮮明的藝術態度,並借助“天洞”的獨特語言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諸多界限,為時代提出了關於“化界”的問題和概念。

本次展覽匯集了藝術家近年最新創作的裝置、影像、繪畫、詩歌等等,展覽將持續到6月30日。(記者 李姣)

圖片18

展覽時間/6月10日 —— 6月30日

展覽地點/西安美術館3、4號展廳

  責任編輯:吳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