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統籌協調促發展 城鄉區域顯活力

摘要: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我省大力實施關中協同創新、陜北轉型持續、陜南綠色迴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三大區域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競相發展,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2年—2016年,關中GDP年均增長10.5%,帶動輻射作用顯著;陜北年均增長7.1%,實現轉型持續發展;陜南年均增長12%,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本報記者汪曼莉

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我省大力實施關中協同創新、陜北轉型持續、陜南綠色迴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三大區域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競相發展,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2年—2016年,關中GDP年均增長10.5%,帶動輻射作用顯著;陜北年均增長7.1%,實現轉型持續發展;陜南年均增長12%,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區域協調發展的同時,我省城鄉發展進入新階段。五年來,我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大力推進重點示範鎮建設,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城鎮化率穩步提高,城鎮化水準超過50%;城鄉居民收入實現持續較快增長,城鄉收入比從2011年的3.63:1縮小至2016年的3.03:1。

處於追趕超越階段的陜西,在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城鄉同變化共繁榮,區域同進步齊發展。

區域經濟協調共進

五年來,我省在整體區域規劃中,因地制宜、準確定位,堅持整體謀劃、板塊開發、錯位發展,把協調作為內在要求,著力構建可持續的發展結構。

三大區域的不同特點,為我省區域特色發展提供了基礎。作為陜西的“金腰帶”,八百里秦川在陜西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位置,經濟總量佔全省65.6%,聚集了全省90%的科技資源。因此,關中確定了以國家創新試點示範為契機,激活發展新動力,圍繞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搶佔新一輪産業發展制高點,加快協同創新步伐的發展戰略。

陜北長期以來承載著國家實施煤電東送、油氣服務全國等戰略重任。圍繞“三個轉化”,陜北地區著力打造國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推進煤化工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

地處秦巴山水之間的陜南,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搶抓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綜合改革示範區機遇,同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産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科學合理的規劃,大大激活了三大板塊的活力和生機。

在關中,五年間,圍繞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已經形成了以航空航太、汽車製造、食品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資訊、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為主導的産業體系,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産業分工協作格局逐步形成。在陜北,2015年底,我省發展迴圈經濟、壯大能化産業、加快推進能源資源深度轉化的重點項目——延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全面啟動,主要以煤、油田氣和煉廠輕油為原料,生産高附加值化工産品,投産後預計每年可實現産值85億元,實現利稅36億元。榆林也瞄準了能源化工高端方向,投資超千億元的神華榆林迴圈經濟煤炭綜合利用正在加快推進。陜南地區加快建設原料藥種植加工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在發展迴圈經濟上成果豐碩。安康市富硒食品産業以年均將近30%的速度高速發展,總量已佔到工業産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成為陜南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陜西的經濟面貌也隨之悄然改變,三大區域互為依存、爭相發力。2016年,關中、陜北、陜南經濟總量比為65.6:20.2:14.2,與2011年相比,關中上升4.0個百分點、陜南上升2.9個百分點,為全省經濟社會實現全面、均衡、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人為本推進新型城鎮化

省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我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新型城鎮化,六百多萬農村居民成為新市民。

五年間,我省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佈局,制定實施全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以大西安為核心,寶雞、榆林、漢中、渭南為增長極,隴海鐵路和連霍高速沿線為橫軸,包茂高速沿線為縱軸,陜北長城沿線和陜南十天高速沿線為兩帶,京昆、福銀、滬陜高速沿線為走廊,構建“一核、兩軸兩帶、三走廊、四極”的城鎮空間架構,“一核兩軸兩帶”城鎮格局形成。

為促進農民就地城鎮化,提高全省城鎮化率,2011年我省啟動了特色小城鎮建設,結合實際發展特色産業,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建成了一批具有縣域特色的産業聚集區、生態迴圈經濟區、城鎮化拓展新區和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促進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良性互動。重點示範鎮二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11年的88.8%增加到2015年的95.0%。同時,小城鎮建設提質擴容成效顯著。僅2016年,我省35個重點示範鎮新增鎮區面積7.16平方公里,新增進鎮人口9.03萬人。31個文化旅遊名鎮接待遊客2009.08萬人(次),旅遊收入93.8億元。全省有5個鎮被命名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4個鎮被命名為全國美麗宜居小鎮。

2016年底,我省出臺了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水準和品質穩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0%和45%以上,並力爭超過全國平均水準。隨著延安市、神木縣、山陽縣、岐山縣蔡家坡鎮4市縣鎮;入選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新的城鎮化圖景將在三秦大地全面鋪開。

服務均等城鄉統籌發展

三年前,安康市白河縣倉上鎮天寶村農民許立成,帶著一家人的新農合繳費登記本,來到新居樓下新建的裴家社區服務中心,短短幾分鐘,就繳納了相關費用,辦完了全部手續。通過搬遷進集鎮,如今,眾多像許立成一樣的農戶,不論水電費還是社保、醫保繳納,都可以不出社區就全部辦理。

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基礎工程。五年間,我省積極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措施——

2014年9月,《陜西省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規劃(2013-2020年)》印發,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公共財政保障能力、創新供給模式等方面均提出了具體要求。

2015年3月,《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印發,實行全省統一城鄉戶口登記管理。

2017年1月起,我省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政策。

……

與此同時,我省積極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2016年,我省各級財政投入持續加大,用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投入達到112.77億元,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達到59.52%,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8%,農村衛生改廁普及率達到68.28%,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0.8萬戶,形成了省、市、縣、鎮、村五級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在35個重點示範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平均達到36.5%,供水普及率平均達到92.8%,燃氣普及率平均達到48.5%,學校、醫院、文體中心(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相繼投用,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務水準。

數字更能顯現城鄉統籌發展帶來的變化。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省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5.34%,較2011年提高8.04個百分點,與全國的差距由2011年3.97個百分點縮小到2016年的2.01個百分點。同時,2016年全省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28440元,是2011年的1.56倍。農村居民收入達到9396元,是2011年的1.87倍。

來源:sxdaily.com.cn  責任編輯:周彤

(原標題:統籌協調促發展 城鄉區域顯活力 ——陜西城鄉區域發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