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鳳鳴之地”彰顯文化自信

摘要:位於陜西省寶雞市東北的岐山縣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和“周禮之鄉”,流傳至今的耕讀傳家、孝親摯愛等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促進了當地“典故之鄉”、“禮儀之鄉”、“文化之鄉”美名的形成和傳播。

wKhTlFjF8RaEf0xSAAAAADTJTsQ336

春節期間京當鎮文藝小分隊在小強村現場演出

鳳鳴岐山、天下歸心。仁愛孝親,忠孝禮義……位於陜西省寶雞市東北的岐山縣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和“周禮之鄉”,流傳至今的耕讀傳家、孝親摯愛等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促進了當地“典故之鄉”、“禮儀之鄉”、“文化之鄉”美名的形成和傳播。如何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社會不斷進步的精神食糧和思想支撐,陜西岐山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曾經的“鳳鳴之地”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彰顯了文化自信。

寶雞市委書記錢引安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曾經是古岐山傳承至今的“時代價值”,“于家為國、克己奉公、一言九鼎、崇仁尚愛、公平正義、遵法守紀、立德修身、和邦合民”,則是中華傳統文化在岐山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具體體現。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岐山是炎帝生息和西周王室肇基之地,也是周文化的發祥地。

“周文化,博而精。最基礎,講德行。禮和樂,是根本。德至上,天地尊。”當《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在岐山縣城關小學採訪時,五年級三班的同學們正在排練以周禮優秀文化為基礎改編的快板。

岐山縣城關小學校長孫小利説,讀書、練字、做人是學校弘揚周禮優秀文化的目標。“學校把每週一第一節課定為經典誦讀課,三、四年級以《弟子規》《三字經》和古詩詞為主,五、六年級以《千字文》和《小學生優秀古詩詞70首》為主要內容。為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年的校園藝術節,每個班都會排練一個經典誦讀節目,在舞臺上向全校師生展演。”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隨機與四年級七班的同學一起,上了一堂周禮優秀文化德育教育課。課堂上,圍繞岐山當地著名歷史人物愛國愛家、刻苦讀書、從小立志的提問,學生們都主動回答,氣氛熱烈。學生馬晨萱説,虞芮之訟、握髮吐哺、畫地為牢、覆水難收等與岐山有關的成語典故,讓她增加了了解家鄉、了解歷史的興趣。“我會好好誦讀經典,認認真真學習。”

四年級七班班主任范婷婷説,依託“美麗寶雞、美麗岐山”等教材,周禮優秀文化融入了課堂教學,實現了周禮優秀文化進課堂、入學生頭腦,對學生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

瀟陽文學社是由岐山高級中學喜愛文學、熱衷中國傳統經典的學生組成的文學社團。高二(四)班學生閆潤之説,通過多次參觀周公廟,閱讀與周禮優秀文化有關的歷史故事、背誦《詩經》經典章節,讓他熱愛家鄉、熱愛國家、報效社會的信念不斷增強。“因為其中的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這些內容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高一(十八)班學生亢崢説,通過學習周禮文化,他才發現在岐山這片厚土之上居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個岐山人感到特別驕傲,岐山就是凸顯和傳承文化自信的最好地方。“我認為,個人修養的提升和書本知識的學習是同等重要的。對周禮優秀文化的研讀讓我對語文、政治、歷史知識的學習實現了由抽象、模糊到形象、具體的理解;對敬老孝親的提倡也讓父母不在身邊的我增加了愛護、照顧爺爺奶奶的意識。”亢崢説。

優秀傳統文化進鄉村

岐山被譽為“中國禮儀之鄉”,以周文王和周武王為代表的周朝先祖曾在這裡“制典定禮”。岐山縣委書記何宏年説,周禮文化所蘊含的仁義主張、自強精神等觀念在當代有著更新的時代意義,使周禮優秀文化有形、有聲、有勢、有觀、可聽、可感,是弘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公正法治、文明和諧等精神的重要方面。

岐山縣京當鎮小強村的周禮優秀文化長廊剛剛建成,包括古公亶父遷居岐下、周公誡伯禽書等歷史典故在其中通過繪畫和文字進行了生動表述。村民金榮生説,周禮文化歷史深遠,但包括什麼內容,沒有幾個人知道。從2016年9月至今,村裏舉辦了兩次周禮大講堂,通過對典故的了解、內涵的認知,大家慢慢明白了:孝老愛親、鄰里和諧、互幫互助是我們要傳承的村風民風。現在包括“禮敬為先”、“耕讀傳家”、“至德為上”的家風家訓已經挂在了每戶村民的家門口。這提醒我們:要了解周禮優秀文化,做一名合格的岐山人。

蒲村鎮蒲村村民邢英,數十年來堅持照顧年邁的母親,是縣裏評選出的孝親敬老模範,村上將他的事跡做成宣傳牌,挂在家門口,成為全村人學習的典型。村黨支部書記邢寶恩説,“懂大禮、勤耕作、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聽政令、孝宗長、親幼下”是傳承至今的邢氏家訓,村上將這些家訓內容刻繪製牌,懸挂在每戶邢姓村民的家門口,其他各家也會曬出自己的家訓。“這既是道德風尚的宣傳牌,又是每個家庭的監督牌。村民們反映:家裏有這樣的家訓,大人孩子説話辦事也有了分寸:做得好對得起家門,做不好那就丟人了。這麼多年來,村裏沒有出現過一起違法犯罪的事例,沒有因為宅基地的大小發生過口角,村裏也出現了義務打掃街道的身影……這些都是周禮優秀文化成風化人的典型啊!”

雍川鎮袁家村曾是縣裏的“後進村”,因為亂倒垃圾、亂堆廢物、亂建建築,娶親車隊進不了村是常事,遺棄老人的現象也有發生。岐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輝介紹説。從2016年8月起,村裏每個月都會請縣上的專家講解周禮中的禮儀要求、和睦主張等內容,8名敬老愛老、扶危助困的村民作為“善行義舉榜”典型在村廣場公佈,有關“禮”的講解內容,如“禮者,示人也”在村裏隨處可見。村黨支部書記楊海林説,在弘揚周禮優秀文化的影響下,曾經遺棄80歲母親的袁敏讓、袁啟讓兄弟也主動將老人從破舊的土房接回了家裏,輪流照顧。

青化鎮焦六村曾是陜西有名的“告狀村”,沒有水泥路是這裡的村情。《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最近採訪看到,村中不少村民家的牌匾上,鐫刻著“禮敬為先”、“耕讀傳家”、“至德為上”的字樣,這些源自周禮文化的家風家訓,影響、教化著現代的焦六村人。學習先進文化理念,促進提升思想道德觀念,讓一部分先文明起來的農民帶動其他人,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最近,村裏的周禮文化園建成了“至德亭”,亭邊立有一石碑,正面碑文記述了“泰伯奔吳”的故事,背面則書寫著中華民族的“五常、五德、五準則”等傳統美德。村黨支部書記傅德善説,滲透進一街一景、一磚一瓦的周文化元素,讓村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受到了潛移默化的熏陶。“原先斤斤計較的村民,關注的是個人得失。現在村裏修路,大家都會主動讓出自己的土地,旨在提醒村民不忘過去、保持勤儉持家傳統的村史館,紡線車、鐵犁等百餘件‘老物件’,都是村民主動捐贈的。”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文明

“節操穩,家國隆。愛國意,敬業心。友善舉,誠信行。”曾經的岐山,是“以禮為美”之地;如今的岐山,更是“禮入骨髓”的先導。隨著周禮優秀文化的弘揚和傳承,當地幹部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認知和認同不斷深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需要的意識和態度均有很大改觀。

開設有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婚姻登記等24個窗口的岐山縣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承擔著為群眾辦理事項、政策解釋等職能。《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在結婚登記受理窗口的櫃檯上,隨手拿起一張結婚登記告知單,上面除了結婚登記的條件、提交的證件和證明材料、登記程式、收費標準等業務內容外,還印有周禮優秀文化內容“彬彬有禮、仁德有序”的宣傳。

今年66歲的岐山縣就業局退休幹部彭福勞長期患有冠心病,他正在大廳裏的人民健康保險寶雞分公司的窗口辦理城鎮職工慢性病審核。他説,周禮優秀文化中蘊含的“克己奉公”,在大廳工作人員的身上有著直接的體現:原先因為業務量大,等待時間長,工作人員與群眾不時發生爭執。現在工作人員不僅説話禮貌、辦事認真,還會主動為等待的群眾端上一杯熱茶,這些都是暖心的舉動啊。

大廳工作人員劉思遠説,天天看周禮、天天學周禮,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守禮行禮,熱情待人、以誠待人,從服務時候的語氣入手,注意自己服務的態度。現在群眾的抱怨少了,理解多了,我們工作也有了幹勁。

岐山縣鳳鳴西路社區的佳慶花園小區曾因鄰里糾紛、物業矛盾,讓縣裏“頭疼”。社區黨委書記王博智説,通過開展傳承家風、恪守家訓行動,實現現代禮儀知識進社區,構建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和諧共生的新時期人際關係,小區的矛盾發生率和派出所的出警率都大幅下降。

寶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鮮萍説,岐山縣立足本地,利用人文資源,發揮優勢和特色,彰顯了中華文明。3000多年前,以“兩王”、“三公”為代表的周朝先祖在岐山繁衍生息、肇基興業,制定並建立的各種典章制度、禮樂規範及道德準則,奠定了我國儒家思想的基礎,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宮長為説,周禮文化是規範人們行為、穩定秩序、提供精神動力、培育新式農民的有效方式之一。岐山禮儀文化積澱深厚,傳承有序。“在當代中國,讓禮儀文化與時俱進並且對它進行創造性轉化,以適應現代社會價值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一項艱巨的文化任務。人人因知禮、守禮、尚禮而自豪,周禮文化以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濃厚的文化魅力,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吳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