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聲音

早發現早治療 新華保險輕症賠付更貼心

摘要:隨著醫療水準的提高,當初所定義的重大疾病已經不能完全符合醫療水準的發展。

隨著醫療水準的提高,當初所定義的重大疾病已經不能完全符合醫療水準的發展。比如,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現在一般的冠心病的治療根本用不著開胸,只需要做微創手術、放幾個支架即可,而這種情況是不能獲得重疾險理賠的。再比如最常見的原位癌,所謂癌症的早期發現,最理想的也就是發現原位癌,這時治療效果極佳。如果及時予以治療.治愈率可達95%以上,而原位癌卻屬於傳統重疾險的除外責任。

難道這就是江湖傳言的“重大疾病險保死不保生”?NO!你要相信的話,你就OUT啦!請耐心往下看,今天案例中的兩位客戶,就得到了不一樣的眷顧。

2015年9月,西安的徐先生,身為家庭支柱,綜合考慮自己的健康和保障需求,經過比較,他為自己選擇了新華保險的《健康無憂C款重大疾病保險》,他的理由是有病保障,沒病返錢,每年主險和附加險合計繳納保費3760元,20年繳費,獲得了長達終身、保額為10萬元的60種重大疾病保障,同時還享有2萬元保額的15種輕症保障,以及10萬元的身故保障。

在投保1年多後,即2016年11月,年輕力壯的徐先生因冠心病住院,並進行了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植入心臟支架一枚,花費醫療費4萬餘元。因為聽多了重疾理賠難的傳言,徐先生對於自己的病情是否能得到理賠,心裏沒底,直到春節前夕才向業務員電話諮詢。業務員到府了解了具體情況,得知徐先生的疑慮後,告訴徐先生:“您購買的是我公司的最新健康險産品——健康無憂,不僅涵蓋了60種重大疾病,對於一些輕症疾病,也是在保障範圍內的。我現在就把您的資料遞交給公司。”

2天后,2萬元的輕症理賠款就到了徐先生的賬上。在業務員給徐先生送去理賠批單和春節祝福的時候,徐先生及愛人被公司的快速理賠和人性化服務深深打動,“原以為理賠難,沒想到這次理賠這麼快,你的服務還這麼好;原以為治療早,病不嚴重就得不到理賠,沒想到這份保險這麼全面!“

家住渭南的喬女士,今年44歲,是國家公務員。由於近年來公務員取消公費醫療納入醫保,她擔心萬一發生重大疾病産生經濟負擔,想為自己補充一份保障。經過比較,她看中了新華保險的《健康無憂C款重大疾病保險》。2016年4月,喬女士決定今後20年,每年花4040元,即不到一部手機的價格,獲得長達終身的10萬元60種重大疾病保障,2萬元的15種輕症保障,以及10萬元的身故保障。

因為平常注重健康,在投保後8個月的一次常規體檢時發現自身健康狀況異常。在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後被確診“宮頸原位癌”,並做了子宮全切術,住院10天花費3萬餘元。與徐先生一樣,喬女士對於是否能得到理賠同樣心裏忐忑。在業務員的幫助下,喬女士迅速準備齊全理賠材料,遞交到公司後第2天,2萬元輕症理賠款就輕鬆到賬了。喬女士激動地撥通了業務員的電話:“醫生説幸虧發現得早,治療得早,我現在已經沒事了,醫生説復發的幾率很小。我朋友還説,你幸運的是病治好了,不過保險理賠泡湯了,保險公司肯定不給你賠。可是,你們用實際行動讓我和我的朋友相信了保險。太感謝你了!也感謝你們公司!雖然這次只有2萬元的理賠款,但也確實節省了我不少開支。我也要讓我的親戚朋友多些保障!“

所謂輕症,簡單的説,就是重大疾病前期較輕的疾病,可以通俗理解為重大疾病早期發展階段或者重大疾病可採取先進技術微創治療的階段。也就是説,輕症依然需要早期發現和積極治療,才能防止輕症往重疾轉變,輕症並不“輕”。輕症疾病的治療費用對於一些家庭來講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少則兩三萬,多則七八萬,輕症賠付的設置,順應了醫療發展趨勢,填補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障空白。新華保險推出的健康無憂系列産品,為客戶提供了買得起、有保障的優質重大疾病保險。在客戶初次確診輕症疾病後,通過理賠款幫助客戶儘早安排治療,舒緩經濟壓力,盡可能降低重疾對健康和生命的威脅,更凸顯了産品的優越性。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和家人健康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但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例如重大疾病,但人生可以規劃,一份高額的重大疾病保險,可以在未來改變命運,讓患者得到更先進的治療。這份保險既是對自己的保障,也是對家人的承諾。不管是哪個産品,是輕症還是重疾,趁早——這是不變的真理。

  責任編輯:吳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