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72歲張新來 用我的手為你的心“塑形”

摘要:1984年起,張新來任西京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是當時心臟外科響噹噹的“一把刀”。

“老天給我這雙手就是救治病人的,讓病人省錢省事,生活品質提高。希望在有生之年,再組建一個團隊,把罕有的國際首創心臟手術‘風濕性二尖瓣綜合成形術’傳下去!”2月9日,西安市第四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新來教授在接受採訪時道出自己的心聲。 

1984年起,張新來任西京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是當時心臟外科響噹噹的“一把刀”。1989年時任陜西省人民醫院院長找到張新來:“我希望把省醫院辦成和四醫大一樣的醫院,希望你西安生西安長的專家能加入,為陜西衛生事業作出貢獻。”被院長的豪情和誠懇所感動,44歲的張新來投身省醫院創建了心臟外科。 

在省醫院擔任心臟外科主任的5年裏,張新來使用自己發明的“風濕性二尖瓣綜合成形術”,為數百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中國首例體外迴圈心臟手術泰斗蘇鴻熙教授這樣評價:“技術複雜,難度大,全世界精通和掌握此項技術者並不多。”在總結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張新來又提出了風濕性二尖瓣綜合成形術的適應症和禁忌症,並列舉了修復滿意與否的8條衡量標準,還發明瞭瓣膜成形刀。醫界20年後稱其為“張氏成形法”,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他本人也榮獲陜西省勞動模範,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經為了練就手術精準功夫,張新來在4年時間裏專門穿“小鞋”,為的是腳上能磨出繭子,然後自己一層一層來削,練出削掉病變但完好保留一層勝任瓣葉功能的絕技,至今同行掌握者寥寥無幾。 

時光荏苒,不知從何時起,國內二尖瓣手術中,更熱衷於瓣膜置換。張新來痛苦地選擇了“閉關”。從省醫院到廣州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西安長安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張新來做了28年的心臟外科主任,為500余例風濕性瓣膜病人不換瓣進行了保留自身瓣膜的治療。工作地點幾經變換,但他內心堅守的仁心仁術始終不變——滿腦子都是如何為患者省錢。 

説話間,66歲的患者黃秋蟬推開張新來辦公室的門,一大堆檢查單和病例、片子等遞了過來。你這都是在什麼地方看的?”“社區裏頭免費體檢,最近胸口老痛,您看看有啥問題?應該吃點啥藥啊?”張新來仔細翻看後説:“檢查和片子上看都好著呢,什麼藥都不用吃。不要今天聽人家説這個藥好就買,明天又給你推薦那個藥又買。改天你做個心電圖再拿來我看看好吧?”採訪中,不時有患者打電話諮詢,張新來都耐心解惑釋疑。 

近年來,國內一些大醫院邀請國外專家來做二尖瓣病綜合成形術,外省某省級醫院觀摩手術的醫生驚呼:“這種手術,20年前張新來教授不是都在做嗎?我親自目睹張教授在我院做3例很成功!”張新來説:“一個瓣膜需幾萬元,瓣膜置換後,病人還要終生服用抗凝血藥;而瓣膜修復術保留自身瓣膜不換瓣,價格低廉,術後僅需服藥3個月。少花錢少危險,避免術後經常往返醫院檢查,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廣大農村患者更需要。” 

張新來教授辦公室挂著“琴心劍膽”四個大字,可以看出72歲的張新來,是一個追求內外修為的人。願老天給他的這一雙手能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吳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