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動能轉換釋放新崗位“雁歸來”倒逼企業“練內功”

——西部用工大省陜西一線務工觀察

摘要:隨著西部地區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新發展動能釋放出的新崗位,正持續吸引著農民工回流家鄉。在改變務工格局的同時,“歸雁們”也以新的就業觀,倒逼企業苦練“內功”提升競爭力。

新興産業愈發受到求職者青睞,一技在身的農民工更加“搶手”,越來越多的人返鄉就業……新春伊始,記者在傳統勞務輸出大省陜西採訪發現,隨著西部地區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新發展動能釋放出的新崗位,正持續吸引著農民工回流家鄉。在改變務工格局的同時,“歸雁們”也以新的就業觀,倒逼企業苦練“內功”提升競爭力。

新興産業需求旺 農民工加速回流

幾場招聘會跑下來,28歲的翟建飛終於下定決心“不走了”。這位在北京跑了4年銷售的陜西岐山縣小夥兒,相中了寶雞一家制藥企業的銷售崗位。

“我算了算,業績好的話每月也能掙到五六千元。雖然比過去少一些,但家裏消費低,還能照顧父母。”翟建飛説,還有好幾家不錯的企業有意錄用自己。“以前家鄉可沒有這麼多的工作機會,現在選擇多了,回來也不怕沒事幹。”

記者連日來在陜西多地採訪發現,隨著當地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新舊動能加速轉換,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通訊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釋放出旺盛的用工需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如翟建飛一樣“回流”家鄉。

作為西部最大的智慧手機生産基地,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計劃招聘一線員工400人,比去年增加200余人,招聘現場甚是火爆。“作為新興産業,企業去年産能達1800萬台,可謂蒸蒸日上。”公司招聘組負責人李威風説,目前公司的一線員工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從省外回來的。

“農民工之所以回來,關鍵在於本地經濟發展提速,可以‘承載’得了。”陜西省勞務交流指導中心主任付鯤鵬説,2013年時,陜西農民工省內就業人數首次超過省外。如今,全省694萬農村轉移勞動力中,在陜西務工的穩定在400萬人以上。

技術工人“一將難求” 結構性矛盾仍突出

10日,在寶雞市岐山縣舉行的陜西省2017年“春風行動”啟動儀式上,120多家企業提供了涉及裝備製造、食品加工、電子通訊等行業的數千個崗位,吸引5000余名農民工到場應聘。記者看到,多數企業為工程師、技術員、研發員等技術崗位開出不菲薪資,即便是普工崗位,也大多要求應聘者具備鉗工、磨具、電焊等相關技能。

陜西宏立至信汽車部件製造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駱女士説,企業從事汽車座椅研發生産,今年計劃招聘10名工程師,月薪達3500元-4000元。雖然薪資標準高於其他崗位,但仍“一將難求”,一天下來也沒有招到合適人選。

這家公司的遭遇並非個例。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完成技術改造,新設備、新生産線陸續投用,市場對員工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根據我們的隨機調查,今年有新招聘計劃的製造業企業中,93.7%的企業需要招聘不同等級的技術人員。”西安市職介中心主任吳強説。

咸陽市中心勞動力市場主任魏涇水説,儘管“高級藍領”愈發吃香,但具備專業技能的農民工卻偏少,結構性矛盾仍舊突出。一些企業不得不以“先入職、後培訓”的方式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新擇業觀倒逼企業苦修“軟實力”

國家統計局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30歲以下農民工已佔到總數的32.9%。而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特別是年輕人返鄉,也給傳統就業觀念帶來不小衝擊。採訪中記者就發現,求穩定、求健康、求舒適、求發展已成為“歸雁們”的訴求,倒逼著西部地區企業通過改善工作環境、提升福利待遇、擴展晉陞空間等方式提高吸引力。

22歲的咸陽小夥楊露此前在浙江打工,如今回到家鄉求職,他最看重的就是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崗位不能有輻射,不能對人體有傷害,另外還要有發展空間。”

“渴望有充足的業餘時間、有舒適的工作環境、有學習進步的發展機會,幾乎是‘90後’農民工的普遍訴求。”李威風説,為吸引這些在沿海地區見過世面的“歸雁”,公司除繳納五險一金、提供食宿等“常規動作”外,還為員工準備了商業保險、生日福利、工會福利等諸多人性化待遇,並設計出3條晉陞通道。

魏涇水分析説,“軟實力”比拼增加了企業的隱性成本,會把一些環境差、待遇低、強度大的行業“擠壓”出去,也將在客觀上加快西部地區轉型升級的步伐。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吳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