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追逐我的田園夢(青春派·花樣就業年輕人③)

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到農業領域就業創業,在農村逐漸找到自己的事業。只是收穫有多豐厚,過程就有多疲憊,緩解疲憊的解藥,就是“樂在其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到農業領域就業創業,在農村逐漸找到自己的事業。只是收穫有多豐厚,過程就有多疲憊,緩解疲憊的解藥,就是“樂在其中”。李毅和鐘遙,就是其中兩位代表。

李毅,2004年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博士畢業。鐘遙,2005年西安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本科畢業。那時他們誰也不認識誰,之後的十年在不同的城市生活更沒有機會認識。直到去年,母校校慶,都回來的他們,急切渴望認識在農業領域打拼的校友。

“我在多個校友群裏打聽,有沒有做農業的,可是工科院校做農業的太少,最後終於問到了鐘遙,就趕緊約著見面了。”李毅説,現在他們已成了朋友。

情懷或感情,至少要有一樣

李毅選擇農業,緣起于一本書。“1998年的時候,我還在讀博。當時無意中讀到一本書《寂靜的春天》,是美國女作家米歇爾寫的,被奉為環保主義的開山之作。書中提到在美國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濫用對美國的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李毅記得書中描述,有一個小鎮,原本鳥語花香,但是因為濫用化學農藥,鳥魚和很多小動物都死了,沒有了鳥叫聲,春天也寂靜了。

又過了不久,偶然的機會他又遇到著名農學家、原陜西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呂金殿。“他當時提出來,我國農業在發展的同時,農藥和肥料的運用體系出問題了,化學的方法會造成很多負面的影響,但是生物的方法由於適用性和成本的原因,推廣起來也很難。”這啟發了李毅,有沒有一種可能,在化學和生物之外,找到一種新的路徑,來解決農業的問題。

回去以後,李毅開始結合自己的專業,思考有沒有可能從物理的角度解決。2000年他研發出了國際上首臺農用低溫電漿體發生器,實驗驗證可以提高植株自身免疫力,促進養料吸收,從而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2002年,在校生李毅註冊了企業,生産了一批設備,單單是設備的投入就300多萬元。“一台設備至少十幾萬元,農民説就算你這設備能增産百分之百,我們也不買。”李毅苦苦支撐了一年多之後,首次創業宣告失敗。

面臨畢業的李毅為了生存暫別了農業,投身醫療行業,這次他幹得風生水起,輕鬆挖到了事業的第一桶金。“但我總是有一種情懷,覺得要做一些能夠改變世界、創造未來的事情。遇到困難,也會有徬徨有動搖,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撼動這個自己設立的人生目標。”李毅説。

情懷,聽著虛,但這恰恰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還完之前的欠債後,李毅從2006年起,把醫療上賺來的每一分錢,又投入到電漿體農業技術的研發上。

與李毅不同,鐘遙畢業後,很順利被一家大公司錄用,到深圳工作。“薪酬和碩士研究生差不多,6000多元一個月,我工作也很努力,一做就是6年,逐漸到了高管層,突然覺得沒有更好的上升空間了,決定轉型。”鐘遙説,“我到農村創業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鐘遙的老家在江西贛州,2007年的時候,家裏臍橙滯銷,鐘遙在網上幫他們賣,後來一年比一年的銷量大,他就開始幫鄉親們賣。到2011年的時候,一個月能賣40多萬斤橙子,連賣3個月。

“做農業,和農民在一些,大部分要靠情感支撐,有對農民、農村的熱愛。否則,到農村後,會發現很多事情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美好。”這是鐘遙的心裏話,他在農村長大,很了解民情,“有感情,遇到問題,就能理解,會知道大部分農民沒那麼有遠見,有時候不大講道理,契約精神也欠缺。如果沒感情的話,你吃一次虧,可能就會放棄了。”

知識是大學生最大優勢

“先就業還是先創業,這是個老生常談的重要話題。”鐘遙笑笑説,根據他自己的經驗,建議先工作會更好些。能先去大公司工作會更好,一是可以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二是圈子大,會有人脈資源。

根據他這些年的觀察,學生在學校時,大多數很理想化,想事情比較簡單。“工作之後,對創業、對社會的理解慢慢深刻,成功的把握會更大一些。”

“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我還是在校生,面對一大堆生産出來賣不掉的設備,真的傻眼了,這個事情真是刻骨銘心。”李毅説,“我也提醒創業的大學生,不要過於理想化,要全方位地了解客戶的需求,這樣盡可能少走彎路。”

失敗後李毅總結,自己所選的目標和方向沒問題,只是路徑有問題。“深入了解了農業就會知道,成本是制約農業新技術推廣的一個很重要的瓶頸,一定要順從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習慣。”比如農民喜歡買一瓶農藥,買一袋肥料,一次花幾十元,最多不超過100元,需要多少買多少。再比如農民喜歡用噴霧器去噴藥,傳統方式施肥。

2008年底李毅成功將技術成本高昂、使用不便的電漿體設備轉化成符合農民使用習慣的農用電漿體製劑技術,被農民廣泛應用於糧食、果樹、蔬菜和茶葉等農作物的種植中。

2016年6月,李毅的農用電漿體製劑技術被科技部選送參加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7月,受邀與袁隆平研究員的研究團隊開展科研合作。

科研創業自然全靠科技,基層創業也依然要靠科技。“現在做農業,要把科技和知識應用到農業上,改變農業。不能按老一套做。”鐘遙説。

種植臍橙之外,去年鐘遙擴大了經營範圍,開始養殖土雞。“第一步我就想打造自己的品牌,農民就沒這個理念。借著品牌再打造新的品類,可以在同質化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另外,我在村子裏流轉了3000畝林地散養土雞,這個規模化也和一般農民家庭養殖不一樣。”

更有趣的是,鐘遙養雞也用上了現在流行的無人機。飼養員在山腳下,用無人機裝載二三十斤稻穀,飛到山頂上,在林子裏散步的土雞聽到飛機播放的音樂,就會隨著跑到山頂吃稻穀。雞在山上來回跑,也會更健壯,因此鐘遙把自家的土雞取名“登山雞”。他還把光纖拉到林子裏,安裝攝像頭,通過直播鏡頭,客戶可以監測土雞的養殖環境。

“農業確實和其他行業不一樣,它不能立即出成績。要經過很多次的打磨,很多節點要打通,急功近利很難成功。”鐘遙説,“選擇到農村創業要吃得了田間地頭風吹日曬的苦,要放得下架子和農民溝通,還要處理好和政府、稅務、銀行等各方面的關係。做到了這些,剩下的就是堅持了,不能一遇到困難就想放棄。”

供給側改革期待新農業

2015年的時候,李毅帶領團隊參加由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摘取全國總決賽第二名和最具人氣企業獎兩大獎項。

“我記得一位評委當時很激動,他説沒有想到有一個做農業科技的團隊會出現在總決賽的現場,他向我們十幾年的堅持致敬。”李毅説。

農業成果驗證週期很長,出成果很慢。中國很多農業科技企業,更多的是倣冒産品,自主創新的東西很少。

“我覺得農業和國外的差距很大,每一步的提升都蘊藏著科技和商業的機會,大學生大有可為。”李毅説,幾乎每次到農業一線,農戶都會反映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創新空間很大。“農業有一個好處就是農民一旦認可一項技術産品,輕易是不會更改的,後期三五年甚至十年,都可以輕鬆固守成果。工業産品,佔領市場快,退得也快。”李毅説。

另一方面,國家大的農業環境也正在改變。李毅説:“1998年,我剛開始做研究,跟朋友説研究方向涉及農産品安全、品質,很多人都不理解。因為當時大家都在單純追求産量,很少有人思考品質和安全性的問題。但是十多年來,國民對農産品的認知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今年陜西普通的蘋果價格很低,不到兩元一斤。但是李毅實驗果園裏的優質蘋果,一個賣20元,還供不應求。“這就是農業供給側改革啊。”李毅説。

而讓鐘遙受益較大的是精準扶貧政策,“政府希望我們和貧困戶結合,務工、合作養殖種植,解決脫貧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鐘遙目前對自己的定位是,創業還處在比較艱難的時期。農産品主要是解決行銷問題。好的農産品不缺,缺的是銷路。“不過現在的網際網路更好地打通了農産品的銷售渠道,只要做得好,不怕沒人知道。”

經過這十幾年的就業、創業選擇,鐘遙更深地體會到:“智力,從商業的範疇講,也是一種資本,會趨向於追求相對短期的效益,像網際網路、通訊、金融等領域。到底從事何種事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選擇,是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取捨。”

李毅和鐘遙去年在西安相識聊天,都對自己在農業裏的曲折,唏噓不已。只是他們堅信,要做一些大事情,都是要經歷一番磨難。經歷越艱辛,基礎越牢固。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李丹

(原標題:追逐我的田園夢(青春派·花樣就業年輕人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