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蒲城:“黨建+”促脫貧攻堅提速

摘要:像荊西村這樣,“村黨組織+村級經濟合作組織+群眾”“黨組織+黨員示範戶+貧困戶”等多種産業脫貧新模式在蒲城已全面推廣。通過積極注入“黨建+”元素,蒲城脫貧攻堅走出了新路子,跑出了加速度。

1月8日,蒲城荊姚鎮荊西村麻鴨養殖園內,60歲的萬召社正在給鴨子喂食,這工作他已做了一年多,每月收入2000元。這個由村黨支部牽頭建立的雲帆麻鴨養殖合作社,共安置49名貧困群眾務工,扶持周邊125戶貧困群眾從事規模養殖,2016年每戶收入超過1.2萬元。

像荊西村這樣,“村黨組織+村級經濟合作組織+群眾”“黨組織+黨員示範戶+貧困戶”等多種産業脫貧新模式在蒲城已全面推廣。通過積極注入“黨建+”元素,蒲城脫貧攻堅走出了新路子,跑出了加速度。

蒲城基層黨組織通過協調3-5萬元的貼息貸款或5000元産業發展直補資金,先後扶持9987戶貧困群眾發展奶山羊、生豬、肉雞和冬棗、花椒等種植養殖産業,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産業。蘇坊鎮黨定村有養殖奶山羊的傳統,但因缺少資金和銷售難使群眾脫貧乏力。鎮黨委聯手村黨支部和産業大戶共建養殖園區,引進乳品加工企業訂單收購帶動群眾脫貧。村民黨喜順因殘疾致貧,村黨支部幫他爭取扶貧貸款購買10隻奶山羊進入園區,享受園區代管、技術指導以及保底價購奶優惠政策,還為他安排了打掃園區衛生和擠奶工作。如今奶山羊已成為黨喜順的“羊銀行”,去年增收近5萬元。

脫貧攻堅中,蒲城通過基層黨支部整合産業點以獎代補資金投入到村級産業園區,投資本金歸村集體所有,每年分紅收益留村上,實現了群眾脫貧增收和村集體積累“造血”功能一石兩鳥之效。陳莊鎮思補村投資依託光伏發電和集體土地租賃收入,不僅每戶貧困群眾年分紅4000元實現脫貧,村集體每年還可積累資金十余萬元。“通過養殖小區分紅提成,每年村上實現近20萬元集體經濟積累,為美麗鄉村建設等公用開支和服務群眾提供了一定經濟保障。”蘇坊黨定村黨支部書記胡宏社説。

蒲城推動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黨員幹部衝鋒一線幫助群眾走上脫貧、鞏固、致富之路。全縣275個城鄉共建黨組織、119個駐村工作隊、275名村第一書記、4000多名“回原籍”幹部和挂職、包聯幹部與貧困村黨支部、貧困戶“結對子”、“手拉手”謀劃産業發展。2016年他們為基層農村協調爭取各類項目311個,資金1743萬元,制定産業發展規劃675個,硬化道路652公里,襯砌渠道106.5公里,安裝路燈9488盞,發展特色産業79個,舉辦培訓1000余場次,調處化解矛盾糾紛672件。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李丹

(原標題:蒲城:“黨建+”促脫貧攻堅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