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中慶新能源綠色近零碳産業園(資料圖)。記者 劉振興 攝
市委十六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綠色低碳轉型上增創新優勢。
“搶佔先機、贏得主動,用轉型描繪發展的底色,用綠色增添幸福生活的亮色,德州邁出了堅實步伐。我們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推進傳統産業綠色改造升級,全面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節能管理,大力推廣節能技術,持續控制能耗增量、降低能耗強度,唱響綠色低碳主旋律,讓高品質發展的成色更加鮮明。”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岳紅星表示。
深挖優勢搶抓機遇加速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勇當“碳”路先鋒,最大的底氣來自生態底色鮮明、綠色動能澎湃。
新能源産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市風、光等能源資源豐富,發展新能源産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德州搶抓“雙碳”等戰略機遇,發揮園區政策優勢,推動新能源産業鏈條式發展,推動“傳統能源+新能源”耦合發展,構建多能互補、多點支撐、多元發展格局。
發展地熱産業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部署的具體行動。眼下,我市提出重點打造天衢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示範區,已在全省率先啟動地熱綠色礦山創建,康馨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和山東省地礦局水文二隊中深層地熱能供暖改造項目成功入選全省地熱能開發利用示範工程。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聯合下發通知,批復陵城區經濟開發區建設省級生態工業園區。“陵城區生態園區的獲批建設,可進一步提升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環境承載力,推動開發區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陵城區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康榮強表示。
2023年以來,我市新能源發展持續保持全省領先優勢,4個縣市區、5個産業園區、10家企業入選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天衢新區入選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園區。深入推進風、光、儲、地熱等綜合開發利用,能耗“雙控”連續3年獲省生態文明建設獎勵資金。新能源裝機容量全省第三,新能源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連續3年全省第一。
加快推進減污降碳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
樂陵市城區東側有一處原生態坑塘,如今,坑塘所在區域即將迎來生態蝶變——以全域實施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項目為契機,樂陵市千紅湖水環境治理及濕地公園建設工程正在施工。項目覆蓋馬家溝至盤河沿線區域,打通周邊湖庫坑塘,通過環境整治和濕地修復,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賦能區域綠色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為切實提升群眾對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委、市政府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印發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推進六大攻堅措施落地,出臺《德州市降塵量考核辦法(試行)》,優化降塵考核機制。開展黃河干流及重點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專項行動,全市256個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標誌牌設置工作。一系列行動的背後,代表著我市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擺在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保護。
據統計,2023年,全市環境空氣綜合指數相比2015年改善45.2%,優良天數比例相比2015年提升了28.2個百分點,全市6個主要河流國控斷面全部達到地表水四類及以上標準,優良水體比例達66.7%,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4項污染物排放較2020年分別下降4920噸、4140噸、6600噸、240噸。
“今年,我們將持續打好藍天凈土碧水保衛戰,高標準完成省生態環境廳下達的環境空氣品質指標任務,實現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優良水體比例穩中有升、生態品質指數(EQI)穩中向好。”岳紅星表示。
推動節能環保項目建設為發展提供新動能新優勢
走進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沒有傳統的機器轟鳴,工作人員只需輕點幾下螢幕,就可以啟動生産。通過對刮刀離心機降溫水二次利用、MVR蒸發器濃縮水冷凝水回收利用、污水處理站風機改造等設備的智慧化和綠色低碳化改造,該公司可節約用電量25.6萬千瓦時/年、用氣量4.56萬噸/年,實現廢水減排量6.165萬噸/年、固廢減排量3.65萬噸/年,同時可獲得經濟效益1693.23萬元。
在我市還有許多企業也和保齡寶一樣,以綠色低碳為抓手,在加速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中邁出新步伐。“以保齡寶、百龍創園、龍力、綠健等為龍頭的功能糖産業集群,通過一系列改造升級,進一步節約了資源和能源,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市生態環境局禹城分局局長龐吉民介紹,2023年8月,禹城市功能糖行業清潔生産整體審核創新試點項目獲批國家生態環境部第二批清潔生産審核創新試點。
2023年以來,我市堅持生態優先,大力推動企業減排,有序推進8家水泥、焦化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支援園區外化工企業搬遷入園,組織對全市582家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654家加油站進行全面排查,為“綠色”企業留出發展空間。
“我們將從節能環保項目入手,重點推進景津過濾成套裝備産業化二期、歐邁機械生物質能源成套裝備研發生産基地等項目建設,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重點抓好環境污染治理,服務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岳紅星説。
□本報記者 董天力 本報通訊員 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