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山東德州:融入省會經濟圈 加快濟德同城化
發佈時間:2023-12-27 09:03:08 | 來源:德州日報 | 作者:王賀 孫姝怡 | 責任編輯:闞金劍

齊河黃河大橋建成後成為連接德州與濟南的重要通道。記者劉振興攝

  12月15日,在齊河縣齊州大道濟邯鐵路至京臺高速路段改擴建現場,工人正在修整路肩和路牙石。齊州大道改擴建項目全長4.7公里,連接齊河高鐵站、經濟開發區、黃河國際生態城,直通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將成為我市對接濟南的交通要道。

  2023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發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作為省會經濟圈重要城市之一,德州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一年來,我市聚焦重點領域持續發力,濟德同城化進程不斷加快。

  交通互聯互通 兩市來往更密切

  今年3月開工建設的高青至武城高速商河至平原段項目,如今正有序推進。這條全長57公里的道路,起點位於濟南市商河縣張坊鎮,途經臨邑縣、陵城區,終點位於平原縣德原街道,項目建成後將填補青銀高速和濱德高速之間的狹長空白,架起濟德城市間又一條快速路,使兩市聯繫更加緊密。

  近兩年,伴隨濟德一體化的持續深入,兩市間交通基礎設施合作不斷密切。

  今年7月,途經禹城市、齊河縣和濟南長清區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項目全線通車,禹城境內高速公路出口從4個增至8個;途經臨邑縣、禹城市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北環段加快建設,已完成總投資的近七成。此外,京臺高速公路齊河至濟南段改擴建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濟南至寧津、慶雲至章丘、齊河至臨清、齊河至東阿等高速公路項目也已提上建設日程。

  與此同時,公共交通的同城化,為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在德州市汽車總站,單程票價40元/人次的城際公交,今年10月份換新升級、全程高速,一票直達,平均45分鐘一班,雙向發車,38座大巴車舒適寬敞。當前,德州市及各縣市區至濟南公交線路已經累計開通11條。

  路好走了,人氣更旺了。今年以來,到齊河縣海洋極地世界、歐樂堡夢幻世界等文旅項目遊玩的遊客已達500萬人次,其中,濟南的遊客佔到三成,來自省會經濟圈的遊客佔到七成以上。節假日到歐樂堡玩一玩,到中國驛·中華美食小鎮逛一逛,已成為省會經濟圈不少市民的休閒選擇。

  産業合作增強 兩地融合更深入

  在禹城市創新創業園、臨邑濟南産業園、齊河縣碳纖維産業創新基地及産業園,來自濟南的産業轉移企業日益增多。據統計,2020年至2022年,我市共引進省會經濟圈項目306個,總投資891億元。

  “目前,已有10余家濟南企業落戶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在毗鄰濟南的齊河齊魯高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尚奎波介紹,園區充分發揮對接濟南的“橋頭堡”優勢,發展生命科學、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高新技術産業,借勢借力迅速崛起。

  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禹城市。該市持續加大與濟南的産業合作力度,加快建設省會成果轉化區。目前,當地的魯櫻食品已經與魯糧集團展開深度合作,正加快推進年産10萬噸高端食品餡料生産線項目建設。通過與濟南二機床合作,數控機床數字化工廠項目也在禹城市加快推進。同時,當地還與濟南市冶金科學研究所合作,建設寶元高端硬質合金新材料製品智慧化生産項目。 

  科技創新是推動産業升級的根本動力。濟、德産業合作不斷深入的同時,創新協作也日益增強。目前,兩地合作共建各類創新平臺40家,德州與山東大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與齊魯工業大學(省科學院)共建“一院一基地一園區”。

  在齊河城南,濟南大學中德工業設計創新園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這個齊河與濟南大學合作的産教融合項目,以濟南大學師資力量及學科優勢為依託,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科教融合為抓手,聚力工業設計,促進智慧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産業發展。項目建成後,將對齊河增強創新能力、優化産業結構、提升城市能級産生巨大推動作用。

  無獨有偶,禹城市也在規劃建設科創新區,園區內將搭建現代産業學院等“一院兩園六中心”。同時,當地積極發揮德州高新區優勢,對接齊魯工業大學(省科學院)食品發酵研究院,實現功能糖産品升級換代。同時,對接省會科創資源,成立“濟南大學禹城綠色化工與新材料産業技術研究院”“山東大學禹城熱電節能降碳技術聯合實驗室”等科研機構,高價值發明專利迅速增多,已達283項,居各縣市區首位。

  公共服務共用 市民生活更便捷

  “過去辦企業變更登記要回濟南辦理,沒想到如今在德州就能辦。”12月4日,來自濟南市歷下區的張海明在德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商事登記一窗受理服務窗口,拿到了變更後的營業執照。從2020年8月起,德州與省會經濟圈內各地攜手創新跨區域商事登記服務模式,現已實現省會經濟圈7市企業開辦全域通辦。

  不僅如此,我市與省會經濟圈內各市積極協作,聯手打造高效便利的“普惠生活圈”。從住房公積金業務“無證明”通辦到社保網站設置社保業務通辦專區,從市場監管、藥品採購、醫療急救到法治協作、行政執法、就業創業,乃至勞動仲裁、商事登記、人力資源等重點領域,我市均已同濟南等經濟圈內城市建立合作機制,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差別逐步消除。

  公共服務加強協作,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也在對接合作中加速共用。醫療方面,我市積極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與濟南高端醫院通過建立醫聯體或專科聯盟等形式深入開展合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家醫療機構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等建立醫療聯合體23個,廣泛開展醫療服務合作、人員培養交流、技術交流合作、專業專科建設等協作活動。同時,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全面託管德州市人民醫院以來,越來越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專家來我市坐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也持續派出醫療人員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進修,提升醫療水準。

  教育方面,今年年初我市與濟南市簽署教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確定了建立定期交流、強化教研協作、學校結對幫扶、幹部教師交流、優秀教師培養、優質資源共用等6項教育協作重點內容。依託協議,雙方教育部門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制定教育協同發展專項計劃等舉措,廣泛開展協作交流,逐步形成“共研共用、和而不同、百家爭鳴”的教育發展狀態,有效帶動雙方縣域、學校辦學品質的提升。

  同時,我市加大與省會各學校、教育集團的合作,實施名校集團化發展戰略。引進山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在齊河建設山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新校區。加快建設德州職教發展中心,開設現代汽車工程等多個實訓平臺,教育資源加速融通,我市教育水準明顯增強。

  □本報記者王賀 本報通訊員孫姝怡

熱點新聞
滾動
濰坊臨朐:秋柿未落,饋贈來者
山東惠民:“一件事一次辦”政務服務惠企利民
德州出臺法規,制定團體用餐標準,遏制餐飲浪費
山東聊城位山灌區:從“風沙地”到“賽江南”
山東德州:奏響工業強市最強音
山東昌樂:“樂器小鎮”奏響“富民曲”
山東新泰:秋糧收穫忙
德州市前7個月城鎮新增就業3.3萬餘人
山東德州:曲藝消夏晚會送“清涼”
德州:搶時間趕進度 項目建設加速跑
山東淄博:老工業城市新動能涌動
山東濰坊:顏家汶畔展新顏
+更多
山東濰坊:書店裏度過休閒時光
山東濰坊:書店裏度過休閒時光
菏澤成武:增加技改投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菏澤成武:增加技改投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山東濟南:應對流淩 浮橋拆除
山東濟南:應對流淩 浮橋拆除
山東德州:融入省會經濟圈 加快濟德同城化
山東德州:融入省會經濟圈 加快濟德同城化
山東2024年藝考省級統考拉開帷幕
山東2024年藝考省級統考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