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營主體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是拓展“無證明”場景的重大創新舉措。在11月17日召開的山東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山東省大數據局副局長顧衛東介紹,通過出具標準統一的一紙證明,代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生産等52個領域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切實解決企業證明開具難、多頭開具等問題,以“無證明”服務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對於簡化經營主體辦事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動數據賦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供給端,山東將夯實數據基礎,會同各公共信用資訊的責任部門,做好數據源頭治理,梳理明確各領域列入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內容的公共信用資訊,加快推進補齊歷史數據,實現“一數一源一標準”,確保為公共信用報告提供高品質數據支撐。
另一方面,規範報告制發。將公共信用報告納入全省電子證照證明清單範圍,在經營主體開具公共信用報告的同時,依託省統一的電子證照系統,實現電子報告的同步制發和實時歸集,並與實體報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在服務端,山東將豐富服務方式,建設完善用戶“電子卡包”,將公共信用報告納入卡包範圍,經營主體可通過“愛山東”政務服務移動端,實現電子公共信用報告“亮證”應用,在辦理業務時可無需列印紙質報告。
另一方面,拓展應用範圍。按照“無證明之省”建設要求,深化公共信用報告應用場景,組織各級各部門梳理報告的適用範圍,迭代發佈“用證事項”清單,逐步推動用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並積極推動跨區域共用互認。(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