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固執”的張訓照
發佈時間:2022-11-25 15:55:48 | 來源:大眾網 | 作者:周桐 秦廷軍 | 責任編輯:高靜

  “很多人勸我用國外的豬與徒河黑豬雜交,那樣生産速度快了,效益就更高了。”説著,張訓照搖了搖頭。

  11月中旬,山東省徒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徒河食品公司)創始人張訓照説起自己與徒河黑豬這17年的緣分——從偶然一次機會發現這一古老物種,到辭去公職變成“豬倌”,他憑“固執”二字,將瀕危品種育成國家地理標誌産品,打造了集保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鏈。

  光陰荏苒。如今,面對養豬市場的快速“洗牌”,張訓照表示,將純正、健康的徒河黑豬肉送上人們的餐桌,自己初心不移,“固執”難改。

  這頓豬肉

  有“肉滋味”

  “那頓豬肉,有‘肉滋味’。”張訓照感慨。2006年某一天下鄉時,在濟陽縣小王家村吃到的一頓豬肉,味道純正鮮香、肉質筋道。這是本村人家養的黑豬,是當地群眾在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飼養條件和飼養習慣下,長期擇優選育而成的品種,有4000多年的養殖歷史。

  這是張訓照與當地古老豬種——徒河黑豬的首次“相識”,村民們卻一點也不奇怪,“雖然黑豬肉質香,但生長速度奇慢,經濟效益低,養殖戶已經少之又少。”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批生長速度快、個體大的國外品種豬涌入中國,徒河流域的農戶逐漸放棄了飼養黑豬,徒河黑豬瀕臨滅絕。

  黑豬肉的鮮香還留于口中,張訓照當即決定,他要去尋找、保護這一瀕危的本地古老品種。

  從“當官”

  到徒河黑豬“豬倌”

  “公職人員辭職養豬。”在周圍不少人看來,張訓照的所作所為簡直離譜,而他的“尋豬”之路也充滿艱辛。

  張訓照回憶,當時他花費近40萬元,購買103頭黑毛豬,當地老人見了直搖頭:“沒有一頭是純種徒河黑豬。”他只得低價將這些豬賤賣,徒河黑豬尋種陷入迷茫。

  苦惱之際,張訓照得知山東省農科院的李森泉研究員對研究徒河黑豬頗有興趣,輾轉取得了聯繫。二人一拍即合,根據當地民謠“大黑豬,黃瓜嘴,耳朵垂,愛玩水,蓮花頭,屁股醜,背如刀刃身子扭”形容的體貌特徵,在徒河沿岸再次逐村尋找。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時數月,走訪了20多個鄉鎮、50多名養殖戶後,張訓照收購到了81頭類似徒河黑豬的種豬,經DNA鑒別,其中30頭為純種徒河黑豬。

  覓得了純正的徒河黑種豬,興奮的張訓照還不知道,這只是漫漫育種之路的開端。同年,他創辦了徒河食品公司,並成立徒河黑豬研究所,邀請國內的知名專家學者張偉力、鄧先余等前來“助陣”。為了降低幼豬病死率,將30頭徒河黑豬分為4個血係,進行配種。

  從30頭到7萬頭

  背後的“快樂養豬”

  2007年,張訓照籌集投資300萬元,把濟陽一個40畝的廢棄養雞場改造成養殖基地,專門養殖徒河黑豬。

  “要讓徒河黑豬長得更好,除了在它們適應的環境養殖,還要遵循它們原本的生活習性。”張訓照説,黑豬喜愛運動,他便專門為他們設計了跨欄、游泳等運動項目,這既提高了黑豬自身的免疫力,又保證了豬肉的瘦肉率,使得徒河黑豬肌肉纖維更加纖細,肉質更鮮美。

  “訓練黑豬?”張訓照的所作所為再次成為怪談,但讓周圍人不解的不止於此——基地裏的徒河黑豬,吃的是運用“啤酒發酵技術”生産的飼料,長出的是大理石花紋般的豬肉;睡的是按照一定比例,鋪上秸稈、鋸末、稻殼等組成的“席夢思”,一年四季溫度適宜;採用“中藥防控技術”預防疾病,黨參、黃芪、大青葉等40多種中藥材應有盡有;外運屠宰地時有專門改造設計的“健康旅行車”,全密封設計,內設無動力風機、排風扇、自動飲水嘴等。

  “把每頭黑豬當成孩子來養。”張訓照説,就連屠宰時,黑豬也能享受“安樂死”——豬在屠宰場靜養24小時,頭頂是手繪的“藍天白雲”,腳底是“綠葉紅花”,四週是“樹木成林”,餓了則能舔食地面上的白糖。“在這種環境下,能防止黑豬應激反應引起身體變化、影響肉質。”

  旁人的看法在“固執”的張訓照眼中已不再重要,從養殖、屠宰直至餐桌的每一步,他都給出讓豬肉健康美味的“最優解”。漸漸地,越來越多人認可了他的生態健康養殖理念,同時,他也先後獲得了養豬領域多項國家專利。“南京一家企業看中了我們的‘健康旅行車’技術,目前已經投産,很快就能上市。”張訓照説。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張,徒河黑豬存欄量最多時達到了7萬餘頭,先後獲得了國家金豬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原農業部有機食品認證品牌、第十一屆全運會指定肉品等榮譽,並獲批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建項目等。

  聯農開闢

  産業發展新“賽道”

  在張訓照看來,養殖徒河黑豬這件事一頭係著我國古老瀕危物種,一頭事關百姓餐桌上的安全,二者皆為使命,作為企業的“掌舵人”不能安於現狀,要堅持積極求變圖強。

  “一方面,與政府和農戶合作,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村民增收、共同致富;另一方面,朝著預製菜方向‘進軍’,為企業開闢新的賽道。”張訓照説。

  “現在,我們已經與60多家農戶達成合作協議,並考察了養殖條件,預製菜的加工場地已規劃完畢,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張訓照表示,對於過程中的任何困難,他將繼續“固執”,一如十幾年前。(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周桐 通訊員 秦廷軍)

 

熱點新聞
滾動
濟南新建住宅有了“醫保”
德州市快遞企業全力以赴保運轉
德州:黨旗飄揚踐初心 抗疫一線當先鋒
德州推出首批40家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德州市中心城區7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竣工
德州:十件實事讓教師安業樂業
德州樂陵:鄉村田管家 服務到農家
山東濱州:傳統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德州:真招抓改革 攻堅深水區
播撒合作種子 共用發展機遇——中國-東盟市長論壇暨協同創新發展大會側記
山東日照:打造鋼鐵産業集群助發展
濟南:讓更多“新市民”租好房住優居
+更多
出門戴口罩掃碼不能少
出門戴口罩掃碼不能少
黨建引領“芹勞”致富
黨建引領“芹勞”致富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菏澤鄆城:“鮮花經濟”帶來好“錢”景
菏澤鄆城:“鮮花經濟”帶來好“錢”景
德州天衢新區28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加速推進
德州天衢新區28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加速推進
山東桓臺:鄉村“復興少年宮”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山東桓臺:鄉村“復興少年宮”助力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