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援滬醫療隊抵達上海以後,迅速開展工作,已全面接管上海市徐匯區龍耀路方艙醫院、石龍路方艙醫院等方艙醫院。方艙裏的“大白”和患者們相處的怎麼樣?4月17日晚,上海市徐匯區委宣傳部的微信公眾號“上海徐匯”發佈了一篇“最好的醫患關係是怎樣的?方艙醫院裏就有答案”的文章,點讚山東“大白”與患者親如一家,稱在這裡找到了“最好的醫患關係”答案。
附文章全文: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怎樣的?方艙醫院裏就有答案
最好的醫患關係是怎樣的?在上海的方艙醫院裏就有答案。在龍耀路方艙醫院,來自山東的援滬醫療團隊和上海的患者們就像一家人一樣親。這和山東醫護無微不至的照料以及患者關心體諒醫護都是密不可分的。
臨時“大白”媽媽
在龍耀路方艙醫院裏,有一對母嬰格外引人注意,年輕的媽媽對寶寶格外寶貝,經常陪著女兒做遊戲。兩歲半的小女孩總是不住地笑,十分可愛。然而,媽媽也要吃飯,也要上廁所,總有要離開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有人照看孩子了。毫無疑問,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25名護士攬下了這個幸福的任務。該艙每天一班4人就成了小女孩的“臨時媽媽”。一開始,孩子對“大白”的這種形象比較陌生,總有些緊張。但接觸的時間長了,年輕的護士們又很會哄孩子,經常給她講故事,給她小零食,逗她開心。漸漸地,孩子也熟絡起來,常常哈哈大笑,天真無邪的笑聲在方艙內久久回蕩,仿佛是一味良藥,治愈著所有人的心靈。
援滬醫療隊副隊長、擔任龍耀路方艙護理部副主任的畢榮梅告訴記者:“這個小女孩兒是我們艙的‘團寵’,無論是醫護還是患者,大家都很愛護她。也許將來,孩子長大了,可能會忘記這段特殊經歷,但大家對她的愛,在當下一定是溫暖了她幼小的心靈。希望她感受到的不是冷冰冰方艙,而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大家庭。”畢榮梅説:“其實,團隊裏大家都覺得收穫更多的是我們,是孩子帶給了我們歡聲笑語。讓這個方艙如此溫馨。”
中醫治療失眠
王女士原本睡眠就不太好,4月9日來到龍耀路方艙醫院後,就感覺很焦慮,常常心慌、胸悶,晚上睡不好覺。來自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賈琳在巡查中發現了這個情況,她立馬就教王女士使用中醫適宜技術來改善身體狀況。
“來,按這個安眠穴,或者這個神門穴,可以在睡前半小時按揉,有助於睡眠。”只要是賈琳的班,王女士準會來諮詢如何治療失眠,按哪個穴位,怎麼按,什麼時間按……賈琳每次都不厭其煩地教她。慢慢地,王女士發現睡眠好了,心慌的症狀減輕了,焦慮也隨之消失了。不善言辭的王女士只是對賈琳説了聲“謝謝”,但賈琳看得出,王女士的感激溢於言表。在最新一期的出院名單上,王女士的名字赫然在列。
默默無聞的患者
方艙裏不僅只有醫護關愛患者,關愛醫護的患者也不在少數。羅先生是最早一批進入方艙的患者,沉默寡言的他並不活躍,活動也比較單一,一般不注意的話,大家很容易忽略他。一天,一位小護士正在搬運盒飯去4樓,由於力氣比較小,搬了一段路,就要蹲在地上休息一會兒,再起身繼續搬。這時,羅先生出現了,輕聲説道:“我來幫你們搬吧。”從此以後,每天中午搬運飯盒的時候,都有羅先生的身影。受到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患者加入志願幫忙搬運的隊伍。
羅先生説道:“哪怕是一個不認識的小姑娘在你面前很艱難地搬東西,我一個大男人也不可能袖手旁觀啊。再説人家從山東來支援我們上海,怎麼可以讓他們這麼辛苦,又要管治療,又要管生活,那肯定不行的呀。”
山東援滬醫療隊的醫護們都很是感動,畢榮梅説:“對於一個年輕的小女生來説,搬運那些飯盒真的很艱難,不僅僅是重的問題,飯盒邊緣還很尖銳,有時候會劃破防護服,這就很危險。一開始,我們也不太了解情況,也不太好意思去麻煩患者或者志願者,想著自己克服一下。沒想到,患者們也很會照顧我們。”漸漸地,患者們都開始主動幫助醫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醫護很忙,就主動擦地,做環境消殺。通過羅先生發動了很多其他的志願者,一看到醫護要下樓搬物資,志願者們馬上就跟著來了,都不用醫護去説。最後,乾脆志願者們就建起了一個齊魯醫院方艙志願者群,只要醫護有什麼事情,或者患者有什麼需求,通過這個群來聯繫。互相幫助,互相協作。
畢榮梅感嘆道:“這裡的患者真的太熱情了,有的時候我們遇到困難,他們還會反過來安慰我們。我們都感覺,在方艙裏,大家就是一家人,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上海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海報新聞記者 莊濱濱 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