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農業農村局共承擔“83”工程及《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21項,本部門重點工作13項。目前,所有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多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扛牢政治責任,糧食生産再創歷史新高
糧食生産實現十六年連豐。全年糧食種植面積881.99萬畝、實現總産372.2萬噸,均創歷史新高。2021年10月21日,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來我市現場調研,對我市“三秋”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糧食豐收基礎更加堅實。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16萬畝,工作成效獲“好”等次(全省共五個市獲得“好”等次)。博興縣、鄒平市被省確定為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範縣,入選數量全省第一(全省共16個縣市區入選)。
農業科技支撐全面強化。成功創建全省“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範市(全省第一批三個示範市之一)和“平安農機”示範市(全省唯一一個示範市)。首創並推廣小麥高低畦生産技術,單産提高10%以上,獲省、市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大力實施種子工程,6個玉米品種通過省級審定,為歷年之最。
促進共同富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
防貧監測幫扶機制不斷完善。新排查識別監測對象1517人,累計10177人,全部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全市6.5萬脫貧享受政策群眾每人平均收入11998元,比上年增長20%,保持全省前列。
産業扶貧項目績效明顯。全市696個産業扶貧項目健康運作,實現收益1.04億元,每人平均受益1600元以上,名列全省前列。
幫扶政策精準落地落實。積極推動“四個不摘”政策體系落實落地,免除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9155人。為3.45萬人次貧困群眾報銷醫療費用1.5億元。脫貧享受政策群眾低保和特困供養率達到72%,工作成效保持全省前列。
推動三産融合,鄉村産業持續提質增效
農業産業深度融合。積極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濱城中裕、陽信億利源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數量居全省前列。沿黃小麥、肉牛2個産業集群(濱城、惠民、陽信3個縣區)成功入選2021年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是全省唯一兩個産業集群均入圍的地級市,獲資金支援1億元,居全省第一位。
特色産業提檔升級。冬棗、鴨梨産業加快轉型,新建冬棗大棚2萬畝,改良“沾冬2號”1.1萬畝,完成老梨園改造6000畝,建設現代梨園2000畝。畜牧産業提質增效,陽信縣國家現代肉牛産業園建設進展順利,獲批創建國際進境肉類智慧産業園。超額完成生豬生産任務,列全省第一位,獲省獎勵資金300萬元。5個鄉鎮、1個村入圍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十億元鎮、億元村。
品牌建設成效顯著。成功承辦全省第四屆農民豐收節,大力宣傳推介“食域濱州”區域公用品牌,全年新增省級知名農産品品牌5個,總數達到35個。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5家,總數達到16家,居全省第二位。
推進綜合整治,鄉村建設更加宜居宜業
農村基礎設施全面夯實。實施美麗鄉村“十百千”工程,連片打造示範片區14個、創建100個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4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省美麗鄉村和鄉風文明典型案例。加大農産品倉儲冷鏈設施建設,共爭取冷庫建設項目231個、資金4800萬元,建設數量和項目資金均居全省首位。
農村環境整治卓有成效。清理各類垃圾770萬噸、三大堆19萬處,清理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6660處,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入選省典型案例,鄒平市“四小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被全國推廣。
智慧鄉村建設提檔加速。10個智慧農業示範鄉鎮試點進展順利,全市4350個村級益農資訊社服務功能進一步改造提升,運營效益居全省首位。
深化農村改革,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農村重點改革進一步深化。全市土地流轉率達到63.3%,位居全省前列。集體産權改革成果全面鞏固,全市5428個村(組)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組織,完成率達100%。強化政策整合,鄒平市入選全省首批10個政策整合改革試點縣。
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建立農機、植保、農資等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5300余家,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鄒平市、惠民縣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在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我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作典型經驗介紹。
金融支農機制進一步完善。組建全省首家市級金融支農聯盟,積極開展“金融支援鄉村振興縣區行”活動。新增擔保農業經營主體5000余戶,“魯擔惠農貸”30.8億元,同比增長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