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上的競爭”日趨激烈,青島穩住全國第十、北方第二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格局迎來新一輪重塑。
1月13日,交通運輸部發佈2021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成績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共有5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69條,運營里程8708公里,車站5216座,實際開行列車3120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37.1億人次、進站量144.8億人次,全年完成客運週轉量1978億人次公里。
2021年,新增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5條,新增運營里程1168公里,較去年增長約15%。新增洛陽、紹興、嘉興、文山、蕪湖,以及嘉興(海寧)、鎮江(句容)7個城市首次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前10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825公里)、北京(783公里)、廣州(590公里)、成都(557.8公里)、武漢(478.6公里)、深圳(431公里)、南京(409.7公里)、重慶(369.5公里)、杭州(342公里)、青島(293.1公里)。
城市在“軌道上”的競爭日趨激烈,2021年,在“你追我趕”中,運營里程前十的城市迎來大洗牌。如廣州力挽狂瀾,從成都手中重新奪回了“地鐵第三城”的寶座,恢復了上北廣前三甲的隊形;武漢則厚積薄發,運營里程超越了深圳,成功晉級全國“地鐵第五城”。
軌道交通儼然已經成為強者的“角力場”,身處其中,青島的表現值得肯定。
2020年,“後起之秀”青島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強;2021年,青島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7條,運營車站140座,運營里程293.1公里,客運量24789萬人次,成功保住全國第十的位次,並與身後的天津、蘇州、西安等城市進一步拉開差距。
從2015年底地鐵3號線北段載客試運營,到今天7條線路、293.1公里,再到地鐵三期規劃7個項目獲批,“軌道上的青島”提速疾行,為城市優化功能佈局、提升能級注入了強勁動能,同時,也將為膠東經濟圈、山東半島城市群未來發展打開想像空間。
01
加碼,重構
和地面交通相比,地鐵擁有運量大、時間可控、充分利用空間等優點,可以極大緩解大都市的擁堵等問題。對於現代化城市而言,地鐵的建設不僅直接影響著城市出行的便捷程度,更能全方位推動城市綜合發展水準。
近年來,各大城市可謂鉚足了勁,紛紛加快建設步伐。經過戰況激烈的2021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格局呈現了新局面。
截至2021年末,按照軌道交通里程數排名全國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武漢、南京、深圳、重慶、杭州、青島。
上海和北京作為軌道交通里程規模最大的城市,排名一直很穩固,牢牢佔據前二的位置。它們不僅稟賦了得,後天也很努力,在年底攜手“上新”。
2021年12月30日,上海開通兩條軌道交通,包括14號線、18號線一期北段開通初期運營。至此,上海軌道交通全網路運營里程增至831公里,線路增至20條,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2021年12月31日,北京一口氣“九線齊發”,開通線路條段數歷年最多,全市軌道路網里程由727公里增至783公里,車站數量由428座增至450余座。
“地鐵第三城”的爭奪頗具看點。
廣州作為一線城市,早在1997年就開通了第一條地鐵,是中國內地第四座、廣東省首座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長久以來,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的前三甲由上海、北京、廣州包攬。2020年,成都一次性開通5條新線,成功超越廣州,排名全國第三位,僅次於上海和北京。
不過,隨著2021年9月廣州地鐵18號線開通,廣州再次反超成都,重回地鐵第三城。目前,廣州在建地鐵線路有11條,預計2023年前建成通車,屆時廣州地鐵總里程將突破800公里。而成都即便是地鐵五期線路全部建成通車,地鐵總里程也僅突破700公里,不及廣州,只能位居“地鐵第四城”。
相比之下,“地鐵第五城”的爭奪就更加激烈了。
武漢也于2021年底同步開通了3條地鐵,新增軌道交通運營里程75.2公里,為歷年之最。三條線路齊開通後,武漢實現了軌道交通在全市各區的全覆蓋。至此,武漢也實現了對深圳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數的反超。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地鐵通車總里程已相繼被成都、武漢超越。
2020年8月,深圳地鐵6號線、10號線開通,里程曾一度躍升至全國第4的位置。然而,深圳“地鐵第四城”的紀錄僅保持了4個月,到了2020年12月底,就被成都地鐵超越。2021年12月,武漢地鐵5號線、6號線二期、16號線(漢南線)開通運營,地鐵通車總里程也超越了深圳。
至此,深圳地鐵里程排名已下降至全國城市第6位。不過,今明兩年將是深圳地鐵的“豐收年”,12、14、16號線通車後,深圳有望反超武漢,但要想再次超越成都,重回地鐵第四城,幾乎沒有可能。
未來,大概率是深圳、武漢、南京、杭州這幾座城市爭奪“地鐵第五城”。
02
“圓夢”,追趕
地鐵建設的水準,折射出一座城市發展程度、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
縱觀2021年的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前十榜單,入圍城市個個都是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綜合實力強大。青島能躋身前十,實屬不易。
雖然早在1987年便開始籌劃地鐵建設,但直到2015年12月16日,地鐵3號線北段載客試運營,青島才算真正圓了地鐵夢,成為山東地鐵第一城。
此後,青島地鐵建設提速。截至2020年年底,運營里程達到246公里,躋身全國前十,單日最高客流突破120萬,成為近十年來全國地鐵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進位躍升:從2017年的22名,一路躍升到2018年的11名、2019年的13名,到2020年首次躋身第10名。
從2015開通第一條地鐵,到躋身全國十強,青島用了5年,相當不容易,值得點讚。
2021年,青島鉚足勁再接再厲,地鐵1號線南段順利開通,西海岸新區首次接入青島軌道交通網,青島軌交里程規模再次實現突破,運營線路達到7條、293公里,守住了全國第十的位次,並進一步拉大與身後城市的距離。
2020年,青島僅領先排名第11位的西安7公里;2021年,天津、蘇州發力趕超西安,但青島的運營里程已經領先身後的天津、蘇州、西安分別28.1公里、38.9公里、40.5公里。
2021年9月,青島地鐵三期建設規劃項目成功獲批,成為國內唯一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的城市。三期項目共有7個,總長139公里,總投資近1000億元。至此,青島軌道交通獲批里程達503公里,位列全國第9位。
事實上,國家軌道交通審批正處於收緊的狀態。國家發改委城市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相比前幾年,近兩年,各地地鐵審批建設呈現有序發展態勢,已經走過前幾年審批、建設最高峰時期。
提高準入門檻,地鐵建設回歸理性發展,進一步凸顯了地鐵建設的含金量,也體現了城市的實力和潛力。換言之,青島的軌道交通運營和規劃里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突破,主要得益於城市整體實力的提升。
地鐵作為與大城市匹配的交通基礎設施,承擔著人口在城市空間流動的重任。有人口支撐,地鐵的修建才有價值和意義。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青島市區人口達到601萬,位列特大城市第8位、全國第15位。趨勢還在向好發展。2020年,青島市常住人口為1010.57萬人,比上年增加了18.27萬人,是近10年來增長數量最多的一年。
人口的趨勢性變化,既是青島經濟社會實現良好發展的原因,也是結果。在2021年,青島首次實現前三季度GDP破萬億元。強有力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快速增長支撐著青島軌道交通建設的底氣。
03
提速,增效
“十四五”開局以來,各地都在加快儲備項目,蓄積衝刺的力量。上海提出,2025年,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960公里,保持全國前列。
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上的公開發言,到2025年,北京的軌道交通(含市郊鐵路)運營里程預計達到1600公里。
中部的武漢,“十四五”期間將推進7號線北延線(前川線)、11號線東段二期、三期、19號線建設,開工軌道交通新港線一期、5號線二期、16號線二期、12號線連接線工程等項目,並全力配合12號線PPP項目建設。
《西安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首次明確,五年計劃建設地鐵170.4公里;蘇州軌交線網修編規劃則指出,2035年蘇州軌道交通總里程將達1000公里左右。
可以預見,未來數年間,軌道交通仍是城市間PK最激烈的賽道之一,一條線路就可以決定誰上誰下。
“十四五”期間,青島的軌道交通建設必須再發力、再提速,繼續織密軌道交通線網。
按照規劃,青島正在發起三期建設、TOD開發和“雙碳”戰略三大攻堅戰,預計經過6、7年建設攻堅後,青島的運營線網總里程將達到500公里,日均客運量接近500萬人次,佔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近5成。
2021年12月30日,青島地鐵1號線南段開通的當天,三期規劃項目的2號線、5號線、7號線同時開工,創下了“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當年開工”的青島速度。這種項目落地的速度,説明青島的弦繃得很緊,照這個勢頭、這個速度落實下去,就一定能完成既定目標。
在規劃上,青島也將有更高的謀劃。
對青島而言,軌道交通建設不僅肩負著緩解市內交通壓力、加強樞紐銜接的使命,更應該站在未來謀劃今天,搶抓承載國家戰略、區域協調發展、對外開放合作、産業轉型升級等重大機遇,超前謀劃未來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日前,山東省召開軌道交通“十四五”規劃建設發展戰略研討會。此次會議中,明確將煙臺、臨沂、淄博、濰坊、威海、濟寧的軌道交通建設提上日程。未來,全省軌道交通將以“一盤棋”格局建設,實現融合創新與高品質發展。
無論是基於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還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作為核心的青島都理應肩負起龍頭引領、協同發展的重任,在青島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將平度、萊西乃至更多周邊城市納入規劃,為對接半島城市群提供便捷的交通優勢。
2022年是實現“十四五”目標的關鍵期,青島地鐵要在建設上加速,在經營管理、資源配置上提質,線上網規劃上謀求更高的站位,帶領整座城市駛向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 長亭 策劃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