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體育中心、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國家級輕型燃氣輪機試驗示範中心……起步區2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圖①:大寺河橋梁效果圖。
圖②:濟南綠色建設産業園位於鄺家村駐地,此為三年前航拍圖。
圖③:濟南綠色建設産業園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一期一批次已經完工。
圖④:黃河體育中心效果圖。
6月6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公共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集中開工,25個項目總投資335億元。這是起步區獲得國務院批復後的首批開工項目,以公共基礎設施為主,重在提升新城區綜合承載力,為加快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打造黃河沿岸新地標
黃河體育中心位於崔寨片區,緊鄰黃河,總投資約85億元。體育核心區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建設專業足球場、體育館(冰籃運動中心)、游泳館(全民健身中心),計劃2024年12月底前達到交付條件。
黃河體育中心以“智慧+”理念引領,共設置體育中心核心區、體教融合樂活區、運動科技研創區、戶外生態休閒區等四大功能區,是國際頂級賽事、體育遊樂活動、現代體育服務、高端教育、高端商業于一體的體育綜合體。項目建成後,將通過四大綜合體聯動效應,打造成集“文、體、産、展、遊、居、教、商”于一體的國家體育運動全域旅遊示範區,成為省會濟南的黃河明珠。
完善教育基礎設施配套
山東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位於起步區大橋街道,總投資22億元,總建築面積27.4萬平方米,擬採用綠建二星標準,按照未來省實驗中學主校區規劃的現代化、高水準、寄宿制的校區,充分體現起步區自身特色,建設成為起步區的教育名片。其中高中部總用地面積約200畝,總建築面積約15.1萬平方米,投資約12億元,計劃2022年9月份投入使用。
鵲華校區全部建成後,預計在校生規模6000余人,可有效緩解起步區教育資源的需求缺口,對完善起步區教育基礎設施配套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起步區還在引爆區安置西區開工建設15個班的幼兒園、36個班的小學及18個班的初中項目,在孫耿街道七村整合安置區配套建設30個班的小學項目,進一步完善教育資源配套。
堅持産城融合發展
起步區聚焦新舊動能轉換主題,堅持産城融合發展,本次開工啟動5大産業類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積極培育新動能,打造輻射黃河流域乃至全國的産業聚集地。
其中,位於中科新經濟科創園的國家級輕型燃氣輪機試驗示範中心項目,總投資13億元,佔地58畝,是國內首個民用航改燃氣輪機試驗中心。項目依託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20MW、30MW燃氣輪機進行耐久性試驗工程,實現冷、熱、電、氣多能互補,高效低碳潔凈排放等系統優化的綜合供能項目。項目計劃2022年底交付使用,建成後,起步區將在佈局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項目及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
據悉,該項目作為自主研發燃氣輪機的試驗和示範平臺,將建設成為山東省燃氣輪機産業的自主開發提供重要支撐。同時,試驗中心集産、學、研、用為一體,更易實現産業鏈上下游之間資訊的有效反饋,將成為輕型燃氣輪機行業的科研基地、科技資訊中樞和人才培養基地,為山東省和濟南市的燃氣輪機全産業鏈開發提供強力支撐,預計10年內能帶動百億以上成套産業鏈發展。
優化內迴圈交通網路
堅持交通先行,起步區在開工120余公里市政道路的基礎上,再集中開工大寺河橋等4個市政道路項目,其中橫一路、橫二路大寺河橋總投資6.65億元,橫一路大寺河橋段全長780米,採用三跨梁拱組合鋼結構橋梁,橋梁寬度36.5至42.5米,橋梁全長168米;橫二路大寺河橋段全長340米,採用鋼結構梁拱組合體系,橋面寬度37米,橋梁全長150米。
大寺河橋由文學藝術騎士勳章、法蘭西國家功勳騎士勳章、最高榮譽騎士勳章獲得者——歐洲著名的建築師Marc Mimram親自操刀設計,採用靈動、通透的形式,打造“善感知、會呼吸、有溫度”的橋梁,營造以橋梁為核心的場所歸屬感,對於打通交通節點,實現橋梁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統籌市政橋梁與慢行交通系統,打造起步區地標性景觀橋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建成後,將進一步優化交通網路,打通起步區動能轉換“大動脈”。
提升起步區城市承載力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起步區積極完善公建配套建設,為新舊動能轉換和現代綠色智慧新城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本次開工的濟南市公共飲水安全綜合提升示範項目,位於大橋組團西南側,國道308以北,焦集村以南,總投資6.23億元,佔地95.5畝,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計劃2022年10月具備供水條件。
項目建成後,供水能力達到20萬立方米/天,遠期達到30萬立方米/天,進一步提升大橋組團和崔寨組團城鄉供水能力,擴大企業供水服務範圍,為保障重點園區發展需要提供用水保障,提升起步區城市承載能力。
下一步,起步區將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為綱領,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部署安排,聚焦“五個著力”的建設發展路徑,已開工項目比速度,未開工項目比進度,産業園區比成果,不等不靠、大膽探索,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以實際行動為起步區開好局、起好步夯實基礎,為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大眾日報記者 申紅 王健 胡瀝中 通訊員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