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區文祖街道三德范東村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的村居環境。在解放路街道青龍街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們享受著“老者助餐”帶來的便利。 濟陽區垛石街道柳家村的許方霞通過努力實現脫貧,近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歷史大潮,浩浩蕩蕩;時代列車,疾速賓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年華似水,匆匆流淌。帶著“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囑託,濟南加速推進現代化社會治理,給城市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遍地開花的鄉村蝶變,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社會治理網格化創新實踐的“翅膀”日漸豐盈;“城市大腦”加速“進化”,滲透進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泉城現代化社會治理亮點紛呈,不斷繪製美好民生藍圖。
日子越過越紅火
濟陽區垛石街道柳家村從沒項目缺産業、臟亂差的“貧字當頭”,發展為現在的高産、精緻大棚隨處可見;
平陰縣安城鎮在東毛鋪村創新“一核五治”鄉村治理模式,天橋區桑梓店街道小寨村構建“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重塑了生態優美、風情濃郁的美麗新村;
老人們可以在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通過老者助餐的服務模式,為生活添加多樣“美味”。
……
三年來,賞心悅目的“村變”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近日,記者來到柳家村,道路乾淨有序,街邊綠樹成蔭。柳中巷、幸福大街……柳家村每條街都有一個詩意的名字。
“以前的街道坑坑洼洼,沒啥説頭。現在,每個衚同都有了專屬命名。連俺們村裏的姑娘都變美了!”説這句話的人,名叫許方霞,她曾是村裏生活窘迫的貧困戶,現在是鄰里間公認的“勵志大姐”。
近幾年,政府提供資金,幫著柳家村建起四個扶貧大棚,由貧困戶優先承包,第一個報名參加的許方霞口袋鼓了起來。
“讓村裏的貧困戶脫貧,走上致富路,村風好起來,村莊自然就美起來了。”濟南市婦女聯合會權益部部長楊敬華表示,在黨政所急、婦聯所能、婦女所需的交匯點上準確定位,在廣大農村創新開展以“庭院美、生活富、家風好”為主要內容的“出彩人家”創建工作,將創建工作向社區延伸,實現示範引領、以點帶面,更好地促進鄉村蝶變。
大棚裏,揮汗如雨的許方霞笑得瞇起了雙眼。“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社會越來越好了,俺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跑在“格子”裏的紅臂章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那些活躍在一線的人、落實在基層的事,就像是組裝機械設備時所必需的丁丁卯卯,匯聚微薄之力滴水穿石。於是,改變發生了。
發端于2005年的基層治理模式——網格化,讓社會治理更出彩。三年來,社會治理網格化的創新實踐,讓網格員成為社區群眾“最親切的人”的同時,也激活了基層發展活力,構建了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近日,記者在歷下區燕山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的電子地圖上看到,每個常住人口都有精準的數據“畫像”,每棟房子都區分“自住、出租、群租、閒置”等狀態,用不同顏色標注,網格化管理讓人們目光所及之處的隱患無所遁形。
在社區的人群中,那個胳膊上戴著“紅臂章”,步履匆忙的人,名叫劉爽,是燕山社區的專職網格管理員。她正在忙著給社區的獨居老人送急用藥物,這一上午下來,各種瑣事的解決基本靠“跑”,微信運動裏的步數一般都是數萬步。
“別看就是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一件件加以解決,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劉爽如是説。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濟南進一步推動法官、民警、律師聯繫社區網格,調動各種力量來到百姓身邊。從以前的鄰里糾紛亂糟糟,到現在的啥事‘先找網格員評評理’,我們的觀念轉變了,思路也就打開了。”燕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寧寧介紹,濟南依託網格,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工作機制,讓基層網格治理有人、有權、有物,成為一個好用、管用的“聚能環”,這是現代化社會治理所帶來的一項重要改變。城市“大腦”裝了智慧引擎
碧水輕搖之間,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改變的背後,蘊藏著改革、創新、共用的濟南“密碼”,凝結著具有時代價值和深遠意義的濟南探索。
十六里河派出所“社區智慧警局”提供的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已深入人心;
大明湖派出所“舜警超腦”智慧社區管理系統依靠一張全覆蓋、智慧化立體防控網路的布建成就了“最強大腦”;
濟南公安“e警通”微警務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實名註冊用戶達240余萬人,服務惠及群眾超千萬人次;
……
三年來,全市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慧化再到智慧化,不斷探索完善社會治理新模式。
發展是不可逆的趨勢,前行是不可擋的潮流。
濟南市市域社會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專班負責人王朋介紹,為深入落實關於社會治理工作的相關部署要求,濟南採用項目化管理方式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建設。通過市級統籌、分級實施,著力推出一批市域社會治理示範項目。其中,首批確定納入市級項目28個、區級項目10個。
今後,全市將打造一批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品牌,推動形成具有濟南特色、時代特點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未來之濟南,城市治理者的“駕駛端”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乘客端”將同向發力、交互賦能,駛向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的宜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