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工人是工人階級中發揮支撐作用的主體力量,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幹力量,是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有生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産業工人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進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青島是著名的製造業城市,擁有一大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産業工人隊伍。近年來,青島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緊緊聚焦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打造“工匠之城”、“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和實施“新金花”培育計劃為動力,積極落實産業工人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等改革措施,充分調動廣大産業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工人力量。
創新工作機制,先行先試打造“樣板”
日前,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郭銳、周勇雙雙獲聘高級工程師,成為中車青島四方公司技師與工程師“雙師制”改革的首批獲聘者。
“公司在推進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方面,不僅推出‘雙師制’,還設立了‘傑出技能獎’,每年度從技術開發費中劃撥300萬元作為技能人員改善創新專項資金,鼓勵有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的産業工人,這讓我們更受尊重、也更有拼搏勁頭。”在生産車間,郭銳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在中車青島四方股份,以郭銳領銜的火車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攻關課題獲獎492項,獲國家授權專利56項,解決技術難題650余項,累計創造效益6000多萬元,並培養出寧允展、劉建樹等工匠人才梯隊。
中車青島四方股份作為青島市産業工人隊伍改革的首批試點單位,其舉措是一種創新,也是青島推進改革的一個縮影。
為打造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這一品牌,青島不斷創新工作推動機制,強化組織領導。
市委、市政府將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讓黨建統領貫穿改革工作全過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深改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將其納入市委工作要點、市委深改委工作要點、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人大重點監督內容,市委深改辦每季度進行統籌調度。出臺了市改革工作方案,完善和發揮以市委副書記為召集人的改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明確分工,先後召開6次工作會議推進改革行穩致遠。
為避免“一刀切”,青島在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過程中推行先行先試,根據企業的不同特點來制定改革措施。其中,在市級層面遴選了66個單位、區市層面選擇了50余家企業進行改革試點,各單位建立了完備的産改工作體系。
暢通成長渠道,讓優秀技能人才儘快脫穎而出
青島是實體經濟大市、製造業名城,擁有197.4萬産業工人。如此龐大的産業工人大軍,之前是循著“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再到技師、高級技師”的路徑逐步成長的,這個過程,通道相對單一,培養時間長,容易讓人“一眼看到頭”或“一眼看不到頭”。
而在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大型非公上市企業,通過創新策劃的培訓項目和五星工匠評定等級,給不同年齡、不同資歷的工人提供了發展平臺,讓企業員工有希望有奔頭。
針對産業工人隊伍建設,特銳德大學創新策劃了絕地求生計劃、大雁計劃、未來星計劃、揚帆計劃、黑馬計劃等培訓項目,通過舉辦專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練兵等活動,提升了職工的專業技能水準,打造了一支技術優良、實力雄厚的生産研發隊伍。在特銳德有一支特色的工匠品牌隊伍,包含工匠大師、首席工匠、金牌工匠、銀牌工匠、銅牌工匠等5個類別,劃分一星至五星5個等級,先後選拔出49名“特銳德工匠”和1支“黨員工匠先鋒隊”,每月享受300-2000元不等的獎金激勵。
青島每年會選樹“青島大工匠”“青島工匠”,列支資金1500萬元扶持産業工人創新創業,對引進的高技能人才給予安家補貼、獎勵。近年來,培育各級工匠1273名,技能人才112.15萬名、高技能人才27.2萬名,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1萬名以上。全市政策性扶持創業16.8萬人,職業培訓32.2萬人,發放補貼資金1600多萬元。
青島還主動簡政放權,出臺《關於全面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在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全面推開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改革後,共有29家企業(含中央駐青企業6家)成為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單位,近5000名技能人才參與評價,居全省前列。
得益於這個嘗試,青啤集團建立了培訓、練兵、競賽、晉級、獎勵“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一批高技能人才逐步成長起來;山東港口青島港完善職工職業發展通道,依靠職工辦企業,涌現出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海爾集團堅持全員創新,卡奧斯平臺引領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非公企業青特集團將黨組織建在車間班組,搭建員工薪酬增長階梯……青島各行各業的職工都在自己的崗位詮釋著新時期産業工人價值。
夯實陣地平臺,全面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
在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以胡振彪命名的“胡振彪創新(勞模)工作室”代表著該院的最高科研創新水準,也是院內職工嚮往的地方。為培養更多的“胡振彪”,院工會提議設置了技能人才、專業帶頭人、技術總監3個級別的技術高崗,突破人才成長壁壘,打通了技術人員上升通道,搭建起人才成長平臺。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工會主席呂春生告訴記者,他們高度重視典型引領,致力於專業發展,不斷完善獎勵機制。工會每年都會結合研究院擔負的勘測使命任務開展群眾性技能競賽活動,力求通過一次次活動,挖掘出一批批典型。
像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一樣,在提升職工技能素養、維護職工權益、縱深推進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面,青島依託各級工會一直在發力。發力背後,是青島工會的建會覆蓋面日益擴大。截至目前,全市134個鎮街全部建立總工會,1237個社區建會944個,全市實名認證工會會員149.8萬人。
此外,青島還不斷加強平臺建設,為改革提供保障——打造66個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100家模範職工之家,命名13個職工培訓基地;全國首建“職工賦能中心”,建立職工賦能基地20家、打造首批職工技能實訓基地30個;新建勞模工匠展示館、工人運動紀念館、勞動公園和勞動者大街,7項服務職工項目納入市委市政府市辦實事……
加強權益維護,為産業工人護航。青島建立起涵蓋19個行業門類、5500余家建會企業的大數據平臺,深度跟蹤全市205個勞動關係監測點。提升“12348”法律服務專線、“12351”職工維權熱線功能,推行法律援助申請“全市通辦”。
加強産教融合,為壯大隊伍蓄能。為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2020年全市職業教育支出預算22.3億元,全市63個單位、150家行業企業、近3000名學生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青島市技師學院、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中德應用技術學校等全市89家職業院校與相關企業構建新型學習共同體,每年培養高水準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10萬餘名,為“工匠之城”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