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酷特智慧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生産線。
■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COSMOPlat大規模定制虛實融合示範驗證平臺。
■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的工業4.0生産線。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化輪胎生産車間。
青島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向更高水準不斷進階迎來全新契機。
7月13日,商務部等8部委聯合公佈了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10個示範城市和94家示範企業名單。其中,青島成功入選示範城市,是除北京以外唯一的北方城市。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酷特智慧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國赫通供應鏈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同步入選示範企業。
這是繼2017年以來,青島入選全國供應鏈體系建設、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後,再次承擔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任務,標誌著青島供應鏈體系建設工作三年邁出三大步,率先跨入創新發展、智慧創建的新階段。
近年來,立足於供應鏈體系建設資源稟賦和工作基礎,青島重點推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産業帶”和“供應鏈+”創新工程建設,在供應鏈商業模式創新、技術迭代升級、生態體系建設、産業區域協同、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項項可供借鑒和推廣的青島經驗。
從“試點”到“示範”,意味著青島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經驗探索工作進入全新階段。可以預見,一條具有青島特色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之路將在這一次次探索中鋪就。
什麼是供應鏈
對於供應鏈這個概念,大家其實並不陌生。供應鏈演變自彼得·德魯克提出的“經濟鏈”,目前業內較為精確的釋義為:“圍繞核心企業,從配套零件開始,製成中間産品以及最終産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産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通俗一點講,以手機為例,從工廠生産出來,最終到消費者手中,其間擁有多個環節,環環相扣。一個手機品牌想要生産一款手機,在設計研發的基礎上,還需從上游晶片、主機板等元器件的生産企業採購原料,通過專業生産線組裝成型後,再把手機成品交給代理商、分銷商等零售方。至此,消費者才有機會接觸到手機,繼而形成購買。
這個過程中,一環接一環的鏈條就可以稱其為“供應鏈”,它串聯起了研發、生産、採購、銷售、倉儲、物流、零售等。根據行業不同,供應鏈的具體形態也會有所不同,不同企業根據自己的行業特性會形成不同的特殊供應鏈。
傳統的供應鏈組織結構適用於以産品為導向的大規模批量生産方式,但在用戶、市場需求突變,新模式層出不窮的當下,傳統的供應鏈體系不再適應新的經營模式和未來發展需要,供應鏈迎來創新與應用發展的新時代。
實際上,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主要是借助“現代供應鏈”與農業、工業、商貿物流、金融等方面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成為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的都是個中佼佼者。
其中,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了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海爾就開始探索産品為用戶創造而非為庫存製造。卡奧斯COSMOPlat大規模定制下的供應鏈創新顛覆了傳統的供應鏈體系,由原來的以計劃為中心轉到以體驗為中心,並且形成了開放共贏的生態架構。
在雲端,卡奧斯COSMOPlat部署了整合供應鏈管理系統,全面提升用戶體驗,為用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的同時,也為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提供了新思路。平臺能夠實現全流程可視可控,使得交付週期縮短20%,能夠降低物流成本,進一步加快流轉速度,同時也能夠實現供應商、企業、用戶全鏈條的價值增值。
到家電賣場被動選購商家展出的産品,是消費者購買家電的“常規操作”,卡奧斯COSMOPlat顛覆了這一“常規”。
以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大規模定制為例,彼時,消費者通過卡奧斯COSMOPlat發佈自己的需求、創意,510萬用戶通過社群交互,平臺上4000多家全球設計資源響應並提供解決方案,方案成型後,再由消費者投票決定是否量産,採購、生産、銷售、服務全流程全要素均通過平臺實現並聯協同,顛覆了以往開發一款新産品需6個月才上市的體系,45天快速上市。而且因為生産之前就有了訂單,實現了按需定制,因此上市即“引爆”,當天銷量達20萬台。
值得一提的是,依託平臺跨行業、跨領域的社會化服務能力,卡奧斯COSMOPlat還形成了可複製的供應鏈模式,創造用戶的個性化體驗。以具體實踐來看,卡奧斯COSMOPlat找準産業鏈供應鏈薄弱環節,不斷驅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催生出新的産業與生態。
“真金白銀”的利好
供應鏈歸根結底還是對上下游資源的優化配置。
當今世界,國家間競爭與合作正日益深化為全球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隨著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和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全球供應鏈體系不斷擴展和創造價值,全球供應鏈能否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已經成為衡量一國全球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歐美國家已經將全球供應鏈競爭從企業微觀層面提升為國家宏觀戰略層面。因此,如何在新一輪全球經濟發展大潮中通過供應鏈的牽引和驅動,重塑競爭力,實現追趕和超越,是擺在新興經濟體國家政府、行業和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這同樣是青島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
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可以促進行業盈利水準全面提升。來自青島市商務局的監測數據顯示,通過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青島總結形成了海爾卡奧斯、酷特智慧和利群智商等9個重點工作體系和12類細分供應鏈管理模式,全市規模以上供應鏈企業達到5000家。2020年,青島供應鏈企業實現收入同比增加30%以上,利潤增加21%左右。
可以促進實體經濟降本增效。通過此前兩年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青島加快産業資源整合和業務流程優化,推動了從生産到消費等各環節的有效對接,降低企業經營和交易成本,在多領域實現了實體經濟降本增效,行業平均生産效率提高30%左右,降低成本10%以上。以青島啤酒為例,在供應鏈上重新部署智慧化數字技術後,青島啤酒將客戶訂單的交付時間和新産品開發時間降低了50%,定制化啤酒的份額和營收分別增加了33%和14%。
可以促進供給體系品質提升。在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帶動下,以構建供應鏈産業生態系統為重點,將金融、技術、模式、資本、服務等産業資源通過供應鏈體系不斷促進供給體系品質提升。其中,青島市建設的供應鏈票據公共服務中心,通過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使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綜合成本可從18%降低到13%-14%,成本降低1/3左右。
可以促進産業集群發展。經過兩年多的試點工作,青島已基本形成覆蓋重點特色産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以軌道交通裝備産業集群為例,青島以中車四方股份、中車四方有限、四方龐巴迪等龍頭企業為引領,86家規上企業集聚,330余家中小企業配套,供應鏈上下游企業479家,産品本地配套率超過50%,産業帶動全國各軌道交通地域經濟8000億元以上,是中國唯一集高鐵地鐵、整車生産、核心繫統研發製造、國家創新平臺于一體的全供應鏈産業集聚區。
還可以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青島立足於推進沿黃流域和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膠東經濟圈區域特色的供應鏈産業結構和産業體系。其中,利群通過複製推廣“利群智商”改造提升傳統零售業態,促進膠東半島的蘇寧易購與大潤發、家樂福、麥凱樂、海信廣場、金鼎廣場等17家傳統零售企業“線上+線下”“商品+服務”“零售+體驗”等融合式跨界零售業態發展,整體承載能力提升10倍,效率提升60%,整體的綜合生産效率提高20%以上。
青島發揮自貿區、上合示範區、RCEP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作用,健全與國際接軌的流通規則體系,打通進口與出口並行、多種模式並存、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全球供應鏈新發展格局。2020年,青島開行歐亞班列突破400列,同步增長15.9%,多式聯運集裝箱量達到76.5萬標箱,同比增長14%。
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
種種利好使得國內各大城市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熱情高漲。在2018年確定的首批試點中,包括青島在內,共55家城市、266家企業入列。
兩年多時間以來,每一個試點城市都在向著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發起衝刺。在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層面,本次入列的北京、上海、張家港、杭州、寧波等示範城市均有自身的獨到經驗。
其中,寧波市政府印發了《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實施方案》,明確推進製造業供應鏈邁向中高端、提升流通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推進農業供應鏈融合發展、提升全球供應鏈服務能級、推進供應鏈科技創新發展、推進綠色供應鏈發展六項重點任務。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全面、協同高效、保障有力的現代化供應鏈體系。
成為示範城市之前,武漢在供應鏈領域開展的創新探索和典型經驗做法也曾多次獲得認可,並被國家部委要求複製推廣。疫情防控期間,武漢重塑了傳統物流和供應鏈模式。在武漢,通過全社會力量總動員,武漢的物流和供應鏈從模組化走向了流程化。採購與供應鏈模式不斷創新,數字化進程也在加快,讓武漢的物流與供應鏈體系走在了全國前列。
與這些先進城市並列,對青島而言,從“試點”到“示範”的晉陞顯然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是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經驗探索工作的進一步深化與延伸。
站在新的起點,青島應如何繼續做強做優供應鏈?
市商務局表示,根據商務部等8部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近期,青島市將全面啟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工作,並與“十四五”商貿流通工作有機結合,制定2021至2025年青島市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的“任務書”“責任單”“路線圖”和“時間表”,圍繞“76200”(即:突出7個主要任務方向、構建6個基礎支撐體系、培育200家供應鏈龍頭企業)補鏈、延鏈、強鏈、固鏈,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
一是創新與推廣10種以上供應鏈商業模式,推動供應鏈流程再造、結構優化和提質降本增效。城市消費品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重點行業平均庫存週轉率同比提高13%以上,供應鏈綜合成本(採購、庫存、物流、交易)同比降低25%以上。
二是全市登記註冊供應鏈企業達到5000家,規模以上供應鏈企業達到100家;具有國內競爭力的供應鏈達到6條,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供應鏈達到4條,基本形成覆蓋青島重點特色産業的供應鏈産業體系。供應鏈企業營收額達到5000億元;供應鏈産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供應鏈産業協同值達到5000億元。
三是農業、工業等重點産業供應鏈體系與流通服務業供應鏈體系深度融合,全市現代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和垂直供應鏈産業平臺均衡佈局,現代供應鏈綜合服務協同體系輻射全球85個國家和全國主要省市,供應鏈重點用戶系統數據對接暢通率達到95%以上。
四是推動國內外融合的物流支撐體系轉型升級,托盤、週轉箱(筐)等物流單元標準化率達到97%以上,單元化物流佔供應鏈物流比例同比提高15%以上。物流增加值突破500億元,供應鏈金融達到5000億元。
五是供應鏈品牌、綠色生態體系和重要品類追溯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一批高價值的供應鏈品牌得到認定並積極發揮作用,全市供應鏈品質促進體系和綠色供應鏈體系構建形成。全市訂單服務滿意度(及時交付率、客戶測評滿意率等)達到95%以上,重點供應商産品品質合格率達到98%以上。
六是突出七個重點方向,加快推動現代農産品供應鏈、現代商貿流通供應鏈、生産服務型供應鏈、柔性定制化供應鏈、公共服務型供應鏈、全覆蓋的綠色供應鏈、高度開放的全球供應鏈等重點産業供應鏈發展,構建青島特色現代供應鏈體系。
七是著眼長效發展,加快構建供應鏈物流標準化、數字供應鏈資訊平臺、重要産品供應鏈追溯、開放共用的供應鏈金融、産業供應鏈基礎載體、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服務等六個基礎支撐體系,強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工作基礎和保障能力。
八是培育200家供應鏈龍頭企業。以家電、港航、汽車、啤酒、橡膠、現代海洋等主導産業為依託,以海爾、海信、青島港、青啤等龍頭企業為帶動,積極謀劃儲備項目,建立龍頭企業項目庫,推動主導産業精深化、鏈條化、集群化發展。到2025年,力爭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的企業80家、超100億元的企業30家、超1000億元的企業5家。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