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新山東6月3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據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張成武介紹,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省法院普遍建立起環境資源案件集中審理和跨區域集中管轄相結合、法院內設機構歸口審理和人民法庭集中審理相結合、駐庭審判與巡迴審判相結合、專業審判與多元治理相結合、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相結合,覆蓋全省的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新機制。
目前,全省17個中院均實現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其中,7個中院經編辦批准設立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其他10個中院均確定了專門的業務庭負責環境資源審判工作。155個基層法院共明確158個機構負責環境資源審判,其中,104個業務庭,54個派出法庭,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環資審判機構全覆蓋。
在全省重點生態區域,構建環資案件巡迴審判機制。各地法院依託微山湖、東平湖、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昆崳山自然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區域設立環資巡迴法庭(工作室)106處,積極開展巡迴審判,推動實現環境資源司法保護零距離,重點生態區域環資審判全覆蓋,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山東環境資源審判模式。
全省法院積極落實以修復生態環境為主要責任承擔方式的損害救濟制度,創新修復方式,注重修復效果,使污染環境者付出應有代價、受損生態環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復,依法判決侵權人履行生態環境修復責任案件73件,彰顯了修復性司法理念。同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依託煤礦塌陷區、山體公園、林場等地建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58處,作為當事人履行生態修復判決的異地修復基地,開展增殖放流6次、放流魚苗30萬餘尾、蝦苗2000萬餘尾,保障了修復性司法裁判的有效落地。(闞金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