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明星天價片酬 從規範經紀人入手

2017-03-07 14:41: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胡廣欣 責任編輯:王建麗 字號:T|T
摘要】近年來,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中國電影票房突飛猛進,邁入“單片20億時代”;“小鮮肉”藝人崛起,粉絲經濟矚目;“IP熱”持續不退,大量IP改編電視劇形成話題效應……另一方面,不少行業亂象在去年漸漸浮出水面,替身、摳像、片酬虛高、數據造假、IP泡沫等問題成為輿論焦點。

  多部熱門劇集背後的亂象遭到文藝界人士痛批

  近年來,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中國電影票房突飛猛進,邁入“單片20億時代”;“小鮮肉”藝人崛起,粉絲經濟矚目;“IP熱”持續不退,大量IP改編電視劇形成話題效應……另一方面,不少行業亂象在去年漸漸浮出水面,替身、摳像、片酬虛高、數據造假、IP泡沫等問題成為輿論焦點。

  目前,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文藝界人士紛紛發聲、暢所欲言,對中國影視行業亂象提出自己的見解。

  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現象一

  電視劇市場喪失文學尊嚴

  建言:劇作家應堅守理想尊重歷史

  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聯主席、湖北省文史館館長熊召政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痛批現在的電視劇市場是喪失文學尊嚴的重災區。熊召政認為:“一個民族的任何一個作家、劇作家不尊重本民族的歷史,那就喪失了從事這個職業的初心。如果説影視公司想要迎合當下的某種規則來拍攝我的作品,也可能出高價,但我不會給,因為我不願意我的理想遭受毀滅性的破壞。”

  他更提出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當下我們應當提供給老百姓什麼樣的精神食糧?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文化去滋養年輕人、滋養老百姓,從而保證我們的文化競爭力?

  熊召政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穿越劇的熱潮已經有了退燒的跡象,但目前長期霸屏的仍然是宮鬥、仙俠、大女主等題材,這些電視劇大多根據網路小説IP改編,對歷史背景進行架空或模糊化處理。而嚴肅的歷史正劇則長期缺席,雖然最近播出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和《大明王朝1566》兩部歷史正劇引發激烈討論,歷史正劇似乎有回春之勢,但這兩部劇的播放量均不如同期的仙俠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且,《大秦帝國之崛起》“壓箱底”了6年才與觀眾見面、《大明王朝1566》10年前首播則以收視慘敗收場。在娛樂化作品當道之際,歷史正劇的生存環境仍然不容樂觀。

  建言:建立公平客觀文藝評價體系

  現象二

  數據造假影響觀眾的判斷

  全國人大代表、知名節目主持人曹可凡在接受採訪時痛批數據造假行為。他談到,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對於一個文化作品的評判,不僅需要主觀感受,還要依靠數據。但是,現在數據造假越來越嚴重,虛假的票房、虛假的點擊率、虛假的收視率等“假貨”層出不窮。這些建立在造假基礎上的大數據,嚴重影響人們對一部好作品的評判。

  “數據造假”這個關鍵詞貫穿了2016年和2017年。去年3月,電影《葉問3》通過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方式買票房,造成票房虛高;到了年底,劇集《美人私房菜》由於收視率過低被腰斬,其製片人稱這部劇是收視率造假的受害者;今年年初,劇集《孤芳不自賞》遭遇水軍在網上“集體討薪”,影視作品雇水軍刷好評的“潛規則”浮出水面。

  媒體評論人何勇海認為,售票情況、票房成績是影響觀眾選擇電影的重要因素。一旦有“幽靈場”與虛假票房的惡意干擾,觀眾就會受誤導。曹可凡表示,他將提交書面建議,建議相關部門建立一個公平客觀的文藝評價體系。

  建言:從規範演員經紀人入手

  現象三

  明星高片酬擠壓製作空間

  3月3日,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在《今日影評》節目中談及明星的天價片酬。他認為,管控明星天價片酬,應該從規範演員經紀人入手。

  明星片酬過高,連央視都出手批評。今年,央視新聞頻道製作了“演員天價片酬”專題,指出如今影視劇製作經費分配十分不合理,明星片酬佔了大頭,編劇、後期配音等工作人員酬勞極低。香港導演吳思遠曾表示,如今大部分的電影中,演員片酬已經佔了製作費的一半,有些甚至達60%至70%,製作的資源就變少了。央視的報道中更提到,《如懿傳》兩位男女主片酬加起來合計1.5億元,時下當紅的幾個流量小生的片酬更高達8000萬到1.2億元。

  饒曙光認為,明星拿天價片酬,不僅是明星的事:“明星高片酬或多或少與部分演員經紀人有關。很多經紀人缺乏管理,很多的資源都被經紀人所控制。”他希望對演員經紀人提出管理上的要求,“經紀人行業缺少嚴格的考核門檻,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經紀人的工作應該有相應的管理實施細則”。除了規範經紀人工作外,饒曙光還提出,應該出臺行業公約來制約明星高片酬。

  建言:嚴守底線堅決拒絕抄襲

  現象四

  編劇不獲尊重原創力受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連續兩年都將目光投向影視作品的原創問題。去年,他批評中國影視行業“重導演、寵明星,輕編劇”;今年,他再次提出:“中國要邁向世界電影強國,必須建設強大的劇作隊伍和雄厚的劇本基礎。”

  2016年,IP熱潮不降反升,IP改編作品比原創作品更吃香,使編劇在影視行業的地位被邊緣化。與此同時,大量劇情雷同的IP劇出現,《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熱門IP劇的原著小説更是陷入抄襲風波,但絲毫沒有影響到這些劇集的收視率和人氣。

  在王興東看來,作家和編劇是影視産業“基礎的基礎”,當整個行業都不尊重首創成果時,原創能力必然受挫。隨著編劇地位邊緣化,還出現了不少行業亂象,比如未經編劇授權隨意踐踏法律賦予劇本的“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導演、製片甚至演員亂改劇本,個別電影還會為演員出場而偽造史實。此外,他還談道:“很多影片和海報,經常找不到編劇名字,有的導演乾脆將作品署名為自己的作品。這種蔑視原創的現象是不應該的。”

  王興東認為,一個不能保護原創生産力的行業無法持續發展。他提出,業界應該嚴守底線,改編時應獲得原作者授權;對於抄襲剽竊侵害原創的惡習,評論家應該勇於批評,監督原創品質,剔除劣質劇本。

  連結

  影視從業者應“德藝雙馨”

  備受期待的《電影産業促進法》在3月1日起正式實施,自然也成了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

  《電影産業促進法》明確將“德藝雙馨”寫入法律,鼓勵電影創作者既要具備良好的品德,也要體現不斷精進的藝術才能。知名的電影從業者作為公眾人物,更應該嚴格要求,做好表率。全國政協委員、知名導演陳凱歌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明星不能吸毒是一個基本要求。談及《電影産業促進法》中提到的“電影從業人員應該堅持德藝雙馨”,他坦言讓一個人在藝術上和品德上都很“芳香”是件挺難的事,但必須要“自律”,至少不應該“臭”。

  此外,《電影産業促進法》對“貼片廣告”、“偷漏瞞報票房”等電影市場亂象提出了明確的懲戒措施:明確電影放映過程中不得插播廣告,否則最高罰5萬元;偷漏瞞報票房的罰款上限高達50萬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認為,這些規定體現了國家嚴厲打擊市場不良現象的決心,能夠有效規範電影市場,積極推動影院行業的健康發展。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文聯主席張和平則認為:“明確電影從業者在法律層面的底線要求和相應法律責任,有助於形成公平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