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開講:人生是一種選擇 讓興趣來引導自己 (圖)

2017-03-03 15:42:14 來源:新華網 作者:郭敬丹 朱翃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姚明在分享自己“籃球之路”的同時,他對學生們説,人在選擇里長大,讓興趣愛好來引導自己,將來才不會後悔。

姚明在宋慶齡學校開獎(圖源網路)

  1日,剛剛出任中國籃協主席的姚明來到上海宋慶齡學校。作為“宋慶齡講壇”的首講嘉賓,姚明與千余名師生,就“興趣”這一主題開展互動交流。在分享自己“籃球之路”的同時,他對學生們説,人在選擇里長大,讓興趣愛好來引導自己,將來才不會後悔。

  “你們喜歡做什麼?”“不喜歡但是必須做的是什麼?”演講開始,姚明先向台下的同學們拋出了兩個問題。“喜歡籃球”“喜歡彈吉他”“不喜歡寫作業”“不喜歡彈鋼琴”……

  孩子們的回答各式各樣。姚明結合自己的經歷説,他自9歲起開始打籃球,但直到十七八歲時才真正喜歡上籃球。“那時我感到籃球成了我的一部分,我也成為球場的一部分。”姚明説,籃球場上,球鞋摩擦地面的聲音、奔跑起來風吹過耳邊、投球進籃筐的瞬間,都變成了自己的享受。

  那麼,從“不喜歡”到“喜歡”,改變是如何發生的?“全身心投入。”姚明告訴孩子們,生活和學習裏,一定會遇到“不喜歡”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此時如果單純地抵觸,只會讓“痛苦”的時間變得更加漫長。姚明建議,不妨在此過程裏學會聆聽,和同伴分享感受,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同一件事,可能就有某一個路徑引領自己進入興趣愛好。

  “興趣能培養意志品質,而這種品質會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蔓延。”姚明説,人需要不斷思考:自己是否能為了喜歡的東西而放棄其他事情?比如為了彈好鋼琴,要放棄去遊樂園、打電子遊戲……

  “人生就是一種選擇。做出選擇的同時,人在慢慢長大,”姚明説,“讓興趣來引導自己作出選擇,將來就不會後悔。”

  第一次親眼目睹“小巨人”叔叔的風采,孩子們都顯得很興奮。四年級二班的張天怡告訴記者:“我覺得姚叔叔説得對,希望我也能堅持、投入,把鋼琴練得更好。”

  “道德教育不該是説教,而應是充滿整個校園的一種浸潤式文化,”宋慶齡學校校長封莉容説,“宋慶齡講壇”既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成長,又提供學習表達自我的場所。名師大家成就背後的精神特質、閃爍著人性光輝的生動故事,會一點點滲透到孩子心中,成為他們青少年時代不可取代的記憶。”

  當日,姚明與中國福利會副主席、黨組書記、秘書長趙丹妮共同為宋慶齡講壇揭幕。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