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園:讓每個夢想在這裡綻放(圖)

2017-06-27 15:56:57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董嘉碩 責任編輯:孫光輝 字號:T|T
摘要】東營的英華園,這個有2000多學生規模的民辦學校,這的創辦人,66歲的現任東營市人大常委,董事長王保理,懷著教育保國之志,把這所他們熱衷的學校打造成了具有博學和英語等特色的教育教學基地,在黃河三角洲這片熱土上紮根發芽。

  博學是英華園的最大亮點。在寄以每名孩子希望中,王保理這樣説:“親愛的同學們,青春是夢的起點,學習是人的第一智慧,天道酬勤,成就未來,志高遠,心向善,精細做事,做一個有內蘊有擔當的人。”“至於道據于德,依於仁後遊于藝,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正其心。”這是王保理所創作的校聯。走進英華園,琳瑯滿目隨處可見的是多幅楹聯、名言、警句、古詩句,營造出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這些楹聯每一字都意味深遠,每一字都讓學生有博愛之心,教育學生多做事少説話。王保理推行品德銀行,孩子教育從道德培養抓起,尊師愛幼,謙和禮讓之風在學校中盛行。他要求學生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從個人生活習慣做起,從為父母打水洗腳等點滴做起,成效顯著。

  在英華園,王保理很注意每一個細節,他説:“教育一個好的孩子不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在高中部,每一個學生回家後返校,第一關是嚴格的安檢,任何違禁物品在學校沒有出現過,在學校,學生課桌椅的舒適性,學生的飲水問題,學生的就醫問題,王保理都要過問。在走訪過程中,王保理與記者從校園走了一圈,先進的直飲機,高品質人工化的桌椅以及教學設施,每每都吸引著記者,為在這個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感到幸運。學校一直倡導的只有教育,不罰不獎,堂堂清,日日清,保證教學的效果,保證學生能夠有序的在這裡學習生活。王保理告訴記者,英華園食堂的飯菜保證都是天然統一調配的,每一個菜品食材來了至少在水裏浸泡一個小時。來到醫務室,恰逢校醫在給兩個發燒學生治療,學生眼中洋溢著幸福。18年來,英華園沒有出過任何安全事故,成為學校的典範。

  王保理是個十足的文人,書法家,收藏家,他把這些都傾注在了學校的每一個角落,讓更多的人受益在英華園,隨處可見的楹聯,很多都是王保理親手揮毫的,包括學校的名字、校訓、給教職員工寄語等等。王保理積極研發紅色文化,他把自己從70年代開始收集的27萬枚毛主席像章用藝術的形式加以表現,裝裱成各式各樣的圖案,先後舉辦了“紅色經典毛主席像章展”,分艱苦創業,建國大業嗎,繼往開來,祈福祝壽等篇章,陳列到學校禮堂,定期供學生學習參觀。王保理以刻瓷刻石為載體,以經典詩詞,名言名句為內容,以中華漢字為起源為突破口,建成獨具創新的文化園等設施,學生還可以以水代墨,臨摹研習書法,不出校園便可讀萬卷書,實現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突破。英華園也成為東營市紅色教育基地之一,花園式學校之一,感染教育了在校師生。

  “晴耕雨讀,耕讀傳承”是王保理時常説的名句,他説,老祖輩留給我的是要我不誤人子弟。2016年,畢業于英華園的陳玉煊被美國伯克利大學錄取了,一是成為佳話,在澳門回歸十週年慶典上,他還作為山東省10個代表中的一個參加,成了英華園的驕傲。18年來,英華園還出現了駐英大使館外交官等一大批優秀人才。18年的創業經歷使王保理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作為東營人大教科文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他積極參政議政,為東營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18年來,王保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先後給50多名品學兼優的孩子辦理了免費入學,使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這些孩子有些已經成為官員老闆,成為社會的棟樑。

  嚴謹、協作、敬業、愛國、勵志、善思、會學、奮進。這是一個老教育工作者寫給學校師生的教風和學風,注重基礎,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多元發展,現代觀念,發放意識,世界眼光,面向未來,這是一個有著遠大目標的一個優秀的校長為學校提出的32字準則,王保理用瓷刻的形式闡明瞭自己的觀念:英華園十四年癸巳年秋題,時間,不浮躁,不跟風,緊抓四大核心工程,二二三一工程和四向好工程,不放鬆,使這所學校呈現出思想的穩定,人員的穩定,以及重大活動項目的穩定,以達到教學品質的穩定,穩定對學校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值得思考。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