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余件“十大考古發現”經典文物進京參展(組圖)

2017-05-10 10:42:57 來源:人民網 作者:劉冕 責任編輯:張靜涵 字號:T|T
摘要】昨晚,即將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幕的《美·好·中華》展覽的360余件(套)文物已經從全國21個省區市聚齊。未來幾天,經過點校、拍照等環節後,這些文物將有序進入展廳,為觀眾講述中華美好。

  展覽看點 1

  十三環蹀躞(dié xiè)帶:

  隋煬帝很時尚

  展覽中,與名人有關的文物不少。其中一件蹀躞金玉帶屬於隋煬帝。蹀躞是小步疾走的意思。

  這條腰帶怎麼用?跟現在的腰帶有什麼區別?專家説,盛唐時期,從皇室宮廷到普通達官顯貴,均以配用玉帶為榮。從玉帶的底色還能看出其官階。據兩唐書的記載,最高等級的玉帶底色為紫色,整條玉帶由十三塊組成。而在每塊玉帶板的下方,帶有能挂載小物品的小鉤的玉帶便被稱為“蹀躞帶”。

  此次揚州曹莊隋煬帝墓出土的蹀躞金玉帶就是帶具系統中的最高等級,是目前國內唯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這種玉帶最初起源於北方草原民族,從隋唐時期開始流行于漢地,算得上文明交流的産物。

  “隋煬帝能文能武,佩戴著十三環金鑲玉蹀躞帶,也顯示出他對衣著打扮很講究,很時尚。”專家介紹,蹀躞帶上會佩挂各種隨身應用的物件,如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石之類。

  還有一段花絮值得一提。相傳,隋煬帝楊廣死後,蕭皇后與宮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將他葬于江都宮流珠堂。宇文化及率部離開江都後,鎮守江都的大將感念隋煬帝舊恩,為其發喪並改葬于吳公台下。後來,唐高祖李淵下令將隋煬帝陵遷到雷塘。蕭皇后病死後,唐太宗李世民命將其屍骨送至江都與隋煬帝合葬。

  幾經遷葬,隋煬帝陵也曾被“認錯”過。最初被公佈為省級文保單位的隋煬帝陵,位於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這種誤判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清嘉慶年間,大學士阮元經考證認為,槐二村的一處大土墩為隋煬帝陵,於是出資修復,並囑託書法家寫墓碑。上世紀80年代後,該處經過多次整修,成為揚州著名的旅遊景點。2013年4月,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房地産項目施工時發現了兩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誌顯示墓主為楊廣。

  展覽看點 2

  阿育王塔:曾藏身雷峰塔地宮

  隨著白蛇傳的廣為傳播,西湖畔的雷峰塔也聲名遠揚。

  2001年3月11日,全國各地媒體蜂擁而至杭州,他們將鏡頭對準雷峰塔,這裡的地宮要發掘。參加過當年報道的一位記者回憶,當時住在附近的一位老者潑冷水:“塔裏什麼都沒有,塔倒的時候,白娘娘也走了。”

  結果大反轉了,經過18個小時的發掘,考古人員從地宮中取出了數十件珍貴文物。五代吳越國王錢俶作的《華嚴經跋》殘碑和盛放金棺的純銀阿育王塔重見天日。專家介紹,雷峰塔地宮發掘填補了五代十國時期佛塔地宮考古的空白,地宮內出土的文物等級高、製作精,代表了吳越國金銀器、玉器、銅器製作的最高工藝水準。

  這件阿育王塔高約36釐米,底座邊長約12釐米,由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構成。基座下面用方形銀板封護,塔座的每側以菩提樹、禪定小佛像4尊相間作裝飾。

  塔身方形,每面鏤刻佛本生故事畫面。“薩埵太子捨身飼虎”表現佛陀過去生為印度太子時,與兄出遊,見一母虎與七幼虎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屍毗王割肉貿鴿”表現了佛陀過去生為屍毗王,為救護被鷹追逐的鴿子,以血肉之軀換取鴿子生命的場景。“快目王舍眼”表現持針刺眼的情節。佛陀過去生為快目王時,以眼施與盲婆羅門,並誓願未來成佛時令此婆羅門得慧眼。“月光王施首”表現了樂善好施的月光王佈施首級給勞度叉的情節。

  這件文物也被評為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展覽看點 3

  遼代燭臺:歷經千年仍可拆裝

  2015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蔡木山鄉鐵公泡子村小王力溝遼墓找到了一盒墓誌,四週裝飾十二生肖人物,陰刻篆書“故貴妃蕭氏玄堂志銘”幾字。結合墓誌及相關史料,該貴妃為遼聖宗妃,出自遼代後族最為顯赫的蕭阿古只一係。

  更有意思的是,墓誌中記載“遼皇族耶律氏漢室之宗,劉氏也。後族係出蘭陵。”而蘭陵蕭氏之祖是漢相蕭何的子孫。專家説:“這是少數民族與漢族聯姻的最好證明,恰恰説明自古我們就是多民族友好共處的。”

  史料記載,此次發掘的蕭皇后其家族在遼代九帝中共出過四位皇后,是遼外戚最為顯赫的一支。目前,考古工作者懷疑墓葬中的這位是遼聖宗的第一位皇后。

  此次展覽,該墓葬出土的一座銅燭臺亮相,雖然已有千歲,但這件三節燭臺依舊可以拆裝自如。

  展覽看點 4

  祭祀禮器“豆”:“羋月”家會用力學平衡

  此次抵京的文物中,有一件漆器是配著“支架”來的。在現場,這件鳳鳥蓮花漆豆被安置在一個塑膠支架上。

  配支架,是因為此豆造型奇特:由蓮花豆盤、鳥首、鳥身、鳥爪與蛇身分件製成,用榫卯連接和生漆粘接兩種方法拼合。其中盤腹較深,口微斂,內壁弧,口沿平直。盤外壁上部一週浮雕十四瓣仰蓮花。盤下以一鳳鳥為柄,鳳頭後仰向上,鳥頸彎曲較長,鳳冠呈倒式與鳥背相接,鳥嘴張開至極限,鳥嘴裏銜住方形榫頭,榫頭插入盤底榫孔內。鳳鳥站立於蛇身之上,鳥身、雙翅、鳥尾、鳥腿用整木雕刻。鳥胸脯前傾呈圓弧形,雙翅略張與鳥背平,鳥尾呈扇形,雙腿並列略呈蹲立之勢,兩爪平齊抓住一條蜷伏的蛇。蛇身修長,蜷伏成“十”字形,蛇頭向後而偏左側,蛇尾較細長且後飄上翹至鳥尾下部中間呈支撐狀,頂住鳥尾,以起支撐作用,這表明楚人在製作器物的過程中已能較好地運用物理學中受力平衡原理。“太精巧了,加上年代久遠,已經不再適合受力,所以荊州博物館特意給文物定制了支架承重。”

  “豆”是用來做什麼的?專家説,大多用於盛放腌菜、肉醬或調味品,與鼎、簋等組合為成套的祭祀禮器。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這件文物出土自荊州市沙市區天星觀村長湖南岸的湖灘上,是一座楚墓裏的陪葬品,算是“羋月”家的祭祀禮器。

  展覽看點 5

  秦始皇陵青銅雁:

  古代水禽也集中管理

  大多數時候,陪葬坑埋葬的是真正鳥獸,經年累月再出土時就只剩下骨骼了。可在秦始皇陵的一處陪葬坑,按1:1比例製作的青銅水禽坑,真實再現了當時的自然環境。

  專家介紹,青銅水禽共出土46件,其中包括青銅天鵝、青銅鶴及青銅雁三個種類。由於盜擾及坑體焚燬坍塌,這些水禽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有些甚至已經無法修復了。

  此次一件青銅雁到訪首博,由於長時間潮濕環境的侵蝕,水禽周身銹蝕嚴重。“出土時青銅水禽都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白色彩繪,可見,當時青銅水禽製作完成時,表面也施有彩繪。”專家説:“隨葬坑裏有人造的河流,這些出土的青銅水禽或站或立,頭部均朝向象徵性的河道中央。”

  秦始皇陵博物館的資料顯示,出土的水禽既不作嗷嗷待哺狀,也不作引吭高歌狀,展示的都是動態過程中的瞬間姿態,姿態閒散,動作不一,在木臺上或立或臥,有的水中覓食,有的伏臥小憩,有的曲頸汲水,栩栩如生。水禽的生動形象説明它們是被集中管理的,此時還沒有被主人召集起來從事某類活動。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