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考不好,可以向“分數銀行”借分!南京一中高一AP班率先試行了“分數銀行”,這讓不少學生大呼“太人性化了”!不過記者了解到,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借出去的分是要還的,還能分期“貸分”。如果學生出現違紀等問題就取消“貸分”資格。學校這一新鮮的舉措推出以後引發不小的反響。
這個新聞可能會讓不少人有生不逢時的感慨:你那時是“一分難倒英雄漢”,人家現在卻哪怕這回少考三五分,也能輕鬆過關——只要向分數銀行借貸,有借有還,再貸不難。
聽説過“時光膠囊”、“時間銀行”,但那大多不過是公益勵志等噱頭概念性的東西,並無多少現實功用。而從功效方面講,上述班級的“分數銀行”,貸分實驗,卻具有可操作性,甚至可複製的標桿意義。
首先要明確,“貸分”不是為了大搞平均主義,或老好人式的人人過關,個個封賞。而是一次以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勤勉教育嘗試。現實金融借貸,理性的借貸人,都是對未來生活和收入規劃有穩定信心之人,借貸多是為提升生活品質。自己都朝不保夕,毫無償貸能力,大概不會舉債度日,畢竟法治社會、信用社會,信用破産或者惡意金融欺詐,最後會舉步維艱,甚至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同理,分數借貸,也非鼓勵那些不學無術,毫無學業基礎,甚至無心向學者,借此矇混過關。從其“擔保人”“評審會”規則設立看,主要是為給學力相當的“59分”惜敗者一個知恥後勇的機會。知道這次短板,下次發力補足,償還此次借貸,還有餘力更上層樓。擔保人和貸分者一起努力,共同提高,這是分數借貸實驗的追求。
“形成性評價”比“終極性評價”更科學;“考試的目的是檢測、反饋、矯正、提高,而不是刁難、懲罰、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分數銀行設立初衷。翻譯過來,就是不要在學業考評中,總是唯分數論,甚至一考定性,一錘定音。而是要看到學生的可塑性,看到平時的努力比最終的卷面分數更有説明性和説服力。其實,貸分實驗哪是這個學校的顛覆首創,“不分文理、一年多考、擇優計分”……它不過是教改這麼多年在“素質能力”和“分數成績”權衡比重上的一個最新衍生注腳罷了。不把一次一分看得太重,允許學生犯錯試錯糾錯,輕鬆心態才能更好輕裝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