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長效機制:條件具備亟待全方位改革

2017-03-03 08:35: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梁倩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近日表示,建立房地産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意義重大,有利於解決房地産現存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解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有利於抑制房地産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實現房地産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房地産長效機制:條件具備亟待全方位改革

圖片來自網路

  長效機制:條件具備亟待全方位改革

  需要在住房、供地、財稅等關鍵領域實現制度性突破

  建立房地産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迫在眉睫。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近日表示,建立房地産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意義重大,有利於解決房地産現存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解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有利於抑制房地産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實現房地産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他還指出,現在具備了建立房地産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條件。

  專家認為,建立長效機制,需要在住房制度、供地機制、財稅制度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包括建立多層次的住房制度體系;改革土地徵用、儲備、交易和收益分配製度,形成土地市場多元供給的競爭機制;建立支援涉及“住”房各環節規範的減免制度等。

  長效機制劍指回歸“居住屬性”

  有學者指出,當我們在土地制度、住房信貸制度、稅收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以及交易機制等方面,構建起合理的、能夠滿足老百姓基本居住需求的制度體系,房地産將告別“增長工具”,成為真正的民生産業。

  近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指出,建立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要充分考慮到房地産市場特點,緊緊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深入研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安排。要完善所有政策組合,引導投資行為,合理引導預期,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要調整和優化中長期供給體系,實現房地産市場動態均衡。

  “現在具備了建立房地産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條件。”陳政高此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第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確定了房子的定位,同時提出了建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目標、標準、途徑,這為制定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二,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人民群眾都期望房地産市場能平穩健康發展,期望能住有所居、安居樂業。第三,有一定的工作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産市場方面形成了一些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也積累了實踐經驗,這些為制定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提供了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表示,通過短期的行政性政策可以抑制樓市短時間的過熱投機,但市場主體與政府部門取向和依賴房地産的制度和機制病灶還在,投資投機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這意味著,房地産調控將從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和基礎性制度兩方面著手。

  他建議,還應完善樓市調控的問責機制,建立領導負責、部門分工的機制。明確政府內部領導責任、主體責任和主要責任,完善相關職能部門分工負責和協調配合職能。建立房地産調控的財政、稅收、土地、金融相聯動的制度,建立房地産調控與宏觀經濟及其相關部門經濟相協同的制度,完善定期會商會議和臨時會商機制,完善部門間的資訊通報和決策溝通機制。完善住房管理的考核、監督、約談和問責制度。將房地産調控納入地方領導政績考核範圍,制定監督、考核、獎懲和問責辦法。

  健全住房供應體系

  專家認為,在住房供應方面,應調整發展戰略,讓房地産與宏觀經濟、城市化協調發展,以扭轉宏觀經濟對房地産的過度依賴和市場嚴重分化的格局。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表示,通過比較幾個一線城市最新一次房地産調控的措施可以看到,各地房地産調控舉措中,仍然以需求調控(如限貸、限購政策)為主。雖然需求調控直接通過硬性標準抑制了交易量,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但卻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並且,我國房地産供給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

  陳政高表示,2017年要千方百計抓好房地産調控,確保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抓好熱點城市防泡沫、防風險工作。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支援居民自主購房需求,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繼續執行好已出臺的限貸、限購、增加土地供應、整頓市場秩序等措施。同時密切關注周邊和其他地區的潛在熱點城市,防止溢出效應。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繼續抓好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房地産去庫存。

  此外,陳政高表示,引導鼓勵農民工和農民進城,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發展租賃市場,發展跨界地産,鼓勵企業和開發企業利用存量房搞雙創,發展健康、旅遊、養老、教育等産業。

  倪鵬飛認為,改革住房供求制度體系,就是建立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和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兩個體系和樂居、康居、安居、廉居四個層次的制度體系。同時,建立“多元所有”“現房銷售”“租售並舉”“過濾使用”“貨幣動態”的住房産權、經營、交換、消費和分配製度,讓新市民主要通過市場和政府支援租購可支付的住房。

  建立基礎性土地制度

  專家指出,只有從源頭上解決土地市場的供需失衡,才能進一步調節住宅市場的供需關係,通過抑制地價達到穩定房價的目的。

  盛松成表示,相比于需求調控,供給調控有利於從更加基礎的層面改善我國房地産市場的運作。應改變目前我國土地承擔著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融資的現狀,研究表明,作為政府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中土地出讓金所佔比重接近50%,有的城市甚至佔到了60%以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地價將提升城市發展的成本,地方政府對房地産的依賴性也有可能進一步增加,不利於吸引人才、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從而削弱城市競爭力。”盛松成表示,短期內財政收入存在“租稅替代”的關係,即政府來自於房地産的租金收入越高,來自於其他行業的稅收收入越低,房地産片面發展對實體經濟具有不良影響。

  “既要針對房地産市場的短期波動,研究應對之策,抑制房地産泡沫;更要從長遠出發,構建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土地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提出,必須明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用來炒作投機。

  據姜大明介紹,未來要建立分類調控制度。區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實行應保盡保,對商品房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支援房地産庫存大的城市對未開發房地産用地依法進行合理調整,用以發展社會民生項目或國家支援的産業項目。

  強化供需雙向調節。加強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管控,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推動人口過多、房價過高的特大城市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完善土地儲備制度,編制住宅用地三年滾動供應計劃,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完善建設用地指標分配辦法,落實“人地掛鉤”政策。合理確定公租房、共有産權房(限價房)等政策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用地比例和規模,提高“精準供地”能力。探索房地産多元化供地機制。允許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政策性住房。

  此外,盛松成建議,還應考慮改革土地拍賣制度。他指出,我國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制度下,出價高者得,如果房地産價格保持上漲的預期,土地價格更容易被抬高。相比之下,要求出價進入有效報價區間,而有效報價區間是根據截至一定時間點的最低報價來確定的,在此基礎之上,再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規則確定中標者。顯然,在這樣的拍賣制度下,報價最高者和最低者都無法中標。在土地拍賣中參考這樣的拍賣規則,將會改變“地王”頻現的狀況,更有利於價格穩定和價值發現。

  構建以持有稅為主的房地産財稅

  除了土地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還需深化財稅改革。倪鵬飛表示,完善房地産稅收基礎制度,確定合理起徵點差別稅率,擇機開徵房地産稅,建立以持有稅為主的房地産財稅。

  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按照中央要求開展工作。

  記者了解到,國外房地産稅徵收多年,在實踐中探索出大量有借鑒意義的做法。以加拿大為例,近年來溫哥華受到眾多購房者追捧,房價大幅上升。僅2015年一年,溫哥華平均房價上漲25%。對此,加拿大政府以及溫哥華當地採取加大稅負以抑制房價上漲。

  2016年8月2日,加拿大溫哥華針對非本國居民在溫哥華購買住房額外徵收15%交易稅,以遏制海外買家在溫哥華炒房的行為。同年9月,溫哥華宣佈自2017年起,對溫哥華空置的第二套房産徵收空置稅,空置稅對像是空置了一年以上的二手房。稅率最高可達2%,即100萬加元的房子需要繳納2萬加元的空房稅。這一規定實施後,對遏制溫哥華房價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專家建議,房地産稅作為現代稅收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照專業的要求,深入調研,科學論證,民主決策,依法設稅,穩步推進。(記者 梁倩)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