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槐樹棚改片區在經歷“和諧拆遷”後呈現出新的面貌,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徵收拆遷領域信訪狀況多發,但大力推進棚改舊改的山東省濟南市,近年來涉及城建領域的信訪問題卻大幅減少。
2016年濟南全市拆遷共簽訂協議4.13萬戶,拆除面積638萬平方米,54個省級棚改項目全部開工,開工安置房近5萬套,在山東省率先超額完成了棚改年度計劃,貨幣化率達到53.5%。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濟南努力追求的“和諧拆遷”。近日,記者來到濟南一探究竟——
足額補貼,不與民爭利
2月6日上午,記者一到槐蔭區孔村小區,老遠就看到徐慶蘭老人揮著手迎過來。見老人沒有穿外套,身上衣服單薄,忙上前扶住老人説:“快上樓,別凍著。”老人爽朗地笑著説:“身體熱乎凍不著,住著好樓房心裏也暖!”
房間寬敞明亮,老人泡上茶葉請記者品嘗。陽臺上養著好多盆花,螢幕寬大的電視機旁,擺著“雞”形象的陶瓷工藝品,襯托著雞年的氛圍。除了老兩口的主臥室,一旁的一間屋裏,安著上下鋪的床,兒孫們來了也能住得下。
徐慶蘭老人感慨:“多少年了,今年總算在家裏吃了團圓飯!”
記者:“團圓飯,以前怎麼不在家裏吃?”
老人介紹:“我今年77歲,住在南辛莊中街的棚戶區近30年,23平方米,點著蜂窩煤爐子,老伴睡在窄小的床上,我常年睡在沙發上。”
“我們那屋是夏暖冬涼。”徐慶蘭的老伴陳立芳插話説,他今年81歲,“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樓房!”
在拆遷中,他們家得到了56.3萬元補償,於是買了104平方米的樓房。
他們家的改善,受益於濟南第二制藥廠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實施。二藥危舊片區總用地3.1公頃,總規劃用地2.66公頃,房屋建築面積約4.9萬平方米,規劃紅線範圍內涉及居民共1003戶,居民樓39棟。別的項目掛牌之後能夠平衡或者盈利,二藥多年來卻一直無人問津。這裡房多地少,近一半民居面積小于46平方米,平衡不了,屬於“純賠錢項目”。政府為了推進該片區改造,市財政拿出了3億元為民謀利,真正讓老百姓(45.400, 0.37, 0.82%)受益。
濟南市委副書記雷傑對記者説:“不與民爭利,就是堅持一切從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算大賬、算發展賬、算民生賬,最大限度地讓利於民,實現群眾利益最大化,從而讓群眾滿意。”
據介紹,濟南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按照“同地段新建普通商品房”價格進行補償,讓群眾自主選擇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統一評估,價格完全交給市場決定;安置房公攤面積超出被徵收房屋公攤面積的,差價由徵收單位承擔,達不到最低套型面積標準的,按照46平方米進行實物安置或貨幣補償。對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按照每人平均安置小高層43平方米、高層47平方米、保障房30平方米的標準進行安置。同時,及時根據物價和市場變化,動態調整臨時安置費、搬遷補助費、設施遷移費、停産停業損失補償費等,確保群眾能夠接受、沒有怨言。
濟南出臺引導徵收拆遷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的政策,適當提高貨幣補償獎勵標準,允許各項目責任主體以被徵收房屋價值15%—20%的幅度設立貨幣化安置獎勵資金,並採取搭建購房服務平臺、現場推薦房源等措施,節約群眾購房成本和時間成本,讓群眾自覺自願地選擇貨幣安置,既減輕了安置壓力,也疏解了中心城區人口,同時又降低樓市庫存壓力。
陽光徵收,讓群眾放心
在拆遷中,如何使群眾不擔心?答案是“陽光徵收”。濟南做到了政策陽光、操作陽光、結果陽光,讓公開、公正、公平的陽光普照,群眾就放心了。
在歷城區,記者採訪了華山辦事處副主任王宏詩,他介紹了“政策陽光”的具體做法:由基層組織力量開展工作,確保把徵收拆遷所涉及的政策法規、補償方案、安置房選配辦法等,逐項送到每一名拆遷戶手中,並全部上墻公示。同時,創新推出棚改微信公眾號、社區QQ群等新興載體,及時公告各類拆遷資訊、為群眾答疑解惑。
在清新小區,記者來到2號樓2單元,乘電梯上樓,走進了2004號的居民家。家中77歲的王炯老人説:“我原來住著40多平方米的老舊房子,照顧我家的殘疾兒子很不方便。這次享受了搬遷的陽光政策,考慮到這一帶環境熟,離醫院近,我選擇了安置房,60多平方米,很舒適。”
濟南實行弱勢群體特殊扶助政策,將安置補償、居住週轉、就業、入學、低保、廉租房、殘疾人救助、醫療救助、慈善救助等所有政策集中起來,納入拆遷安置工作之中,充分發揮政策“工具包”的最大效應,積極服務弱勢群體。他們具體符合享受哪些政策,就全力為他們爭取和落實哪些政策,通過因戶因人精準施策,解決了拆遷安置中的許多棘手難題。
怎樣實現“操作陽光”?歷下區徵收服務中心主任王中琦對記者説:“把確定評估機構、房屋摸底、價格評估以及享受最低面積保障人員名單、未登記建築認定處理結果、每戶補償情況等細節,按步驟在拆遷現場加以公示,切實維護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同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評到底,一個算盤算到底’,絕不擅自提高標準、滿足個別不合理要求,堅決剎住了拆遷改造中以拖、鬧謀求不當得利的歪風邪氣。”
發動群眾,一戶帶動一片
為了解華山片區的拆遷,記者採訪了菜園村村委會主任祝華。菜園村屬於城中村,位置好,門頭房多,租出去就掙錢。這麼好的條件,讓村民拆遷,難度很大。
祝華説:“這兩年,真受累了。每天8點前就去工作組,晚上9點前沒回過家。全村400多戶,做工作不容易。有的人家,一看搞拆遷工作的人員要來,趕緊關上大門,打電話不接。”
然而,在困難面前,工作組沒有退縮。他們耐心地做群眾工作,一家一戶地去動員,給老百姓算細賬。祝華説:“為了支援拆遷大局,俺家帶頭搬了。”根據政策,一個村全搬完,可以享受每人獎勵5000元,於是不少村民就組織起來,聯合去做還不願搬的人家工作,有人情在,産生了比較好的效果。
濟南始終把做好群眾工作貫穿于徵收拆遷的全過程,堅持“四心”工作法,用真心與群眾交朋友,用實心幫群眾解困難,用誠心給群眾講政策,用恒心入戶做工作,決不讓群眾搬沒了感情、搬傷了心。
在濟南的棚改舊改拆遷中,很多群眾利用單位關係、同事關係、鄰里關係,挖掘和發揮關鍵人作用,實現了一戶連成一線、帶動一片的效果。同時,最大程度地發揮群眾之間的推動作用,如設立整單元搬遷獎、整樓搬遷獎,對儘早簽約、完成搬遷的住戶給予獎勵,每戶最高可拿到3萬元,調動形成了同樓、同單元群眾相互做工作、爭相快搬遷的有利局面。對選擇貨幣化安置的居民,實施分段獎勵辦法,把簽約期劃分為不同時段,早簽多獎勵、晚簽不獎勵,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歷下區2000多名徵收拆遷幹部千方百計去做群眾工作。他們走家串戶,不厭其煩,白天見不到人晚上去,領導説不通就找親戚朋友幫忙,直到把工作做通為止。針對有些群眾存在故土難離情緒的實際情況,通過算環境賬、生活品質賬、發展賬,讓被徵收人認識到拆舊家、搬新家帶來的好處;針對被徵收居民的居住週轉、日常生活、子女上學、交通出行等實際問題,積極為被徵收居民尋找較為合適的過渡房,最大程度減少徵收給群眾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不便……
在歷下區的徵收拆遷隊伍中,高鵬和東野忠瀟是一對普通夫妻。2015年9月,原本在智遠街道工作的東野忠瀟接到通知,去做舊城改造項目工作。沒多久,她的丈夫、在區人大工作的高鵬接到同樣的任務。從此東野忠瀟和高鵬再也沒準時回過家,陪9歲兒子寫作業的任務落在了家裏老人身上。最忙的一段時間,東野忠瀟半個多月沒見到兒子。不僅沒時間陪孩子,夫妻倆見面的機會都很難得。東野忠瀟和高鵬在項目指揮部的辦公室是對門,兩口子在指揮部卻很少碰面。偶爾有時間湊在一起,交流的也是徵收工作經驗。東野忠瀟入戶初期被一家居民拒絕,猛地關上防盜門把她的手夾紫了。高鵬知道以後,反覆提醒她“和老人説話不能太直接”,建議她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再感化對方。
感人之道,莫過於誠。徵收拆遷幹部們,憑著對工作的熱誠,對群眾的真誠,感動了家家戶戶。
依法拆遷,引導依法維權
濟南在拆遷工作中,始終堅持“源頭有法、過程依法、結果靠法”的原則,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探索出有效的做法。
濟南把信訪穩定工作與徵收拆遷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各項目指揮部既是徵收拆遷指揮部,也是信訪維穩指揮部,解決了徵收拆遷和信訪維穩“兩張皮”的問題。在重大項目啟動前,組織維穩、信訪、城建、規劃、房管、城管、公安等各個部門,紮實開展“穩定風險評估”,全面掌握民情民意,針對可能出現的信訪熱點,超前做好疏導化解工作,做足“源頭”工作,堅決杜絕出現大的群訪隱患。
採訪時記者了解到,濟南的各徵收拆遷項目部普遍成立了由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綜治、信訪等單位組成的執法保障組,提前介入、全程參與,在徵收拆遷現場進行法治宣傳,引導被拆遷群眾樹立法治意識、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對個別企圖通過違法手段謀取非法利益的及時教育警示。
濟南在各級信訪部門設立由信訪、司法部門聯合組織的律師工作站,以“148”服務窗口的模式,安排公職律師全天候參與信訪值班,同時篩選49家律師事務所進行排班,輪流到場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並現場受理訴求代辦事宜,有效引導群眾依法、有序維權。同時,市、縣兩級信訪部門都與知名律師事務所簽約,由其擇優選派專業律師,全程參與重點事項的案情研判、聯合會商、意見審核等一系列工作。
依法拆遷,離不開監督,濟南建立了監督機制。紀委、監察局和審計局對徵收拆遷工作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對發現的違紀、違法行為予以及時糾正和嚴肅處理。在補償方案徵求意見、評估機構的選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關鍵環節,邀請新聞媒體、公證機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被徵收人全程參與監督,並設立公開監督舉報電話,24小時受理群眾投訴,使徵收拆遷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置於社會監督之下。
記者採訪了63歲的劉啟軍,他退休前是濟鋼動力廠檢修車間主任,住在濟鋼二分廠宿舍67號樓,兒子也住在這棟樓上,父母和妹妹同住一個小區,相互照顧,而且這裡出門20多米就有幼兒園,200多米就有醫院,500多米就有學校,門口不遠就有菜市場,各方面很方便。在這裡住了40多年了,環境也熟,不願離開。
“您是怎麼想通的?”記者問。
劉啟軍説:“負責拆遷工作的同志,送來了印成本的法規冊子,我認真地學習了。他們又幫著我算賬,我原來的房子50多平方米,拆遷補償加上房屋裝修補償、過渡安置費和一些搬遷獎勵,補償總價遠遠超過這個房屋的市場估價。我覺著拆遷這政策優惠,合情合理合法,很快就同意拆遷,我還是最早帶頭搬遷的呢!”他高興地對記者説:“我選擇了一套將來回遷的90多平方米新房。”
在城市建設發展中,拆遷一直在路上。濟南踏著探索之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