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底,齊魯交通發展集團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建設全部完成,所轄212個收費站(約為全省所有高速公路收費站的一半)的1700余條出入口車道均完成升級改造,746條人工出口車道開通移動支付功能,已經具備了不停車移動支付條件。目前,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日均交互查詢量達46萬次,日均移動支付業務1200多筆,“高速e行”和“齊魯通”APP註冊用戶數不斷增加。
“‘不帶現金,不帶卡,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經成為當前民眾生活的真實寫照。而高速公路通行收費也面臨著融合移動支付技術、適應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博説,根據交通運輸部《“網際網路+”便捷交通行動計劃》要求,齊魯交通發展集團以旅客便捷出行、貨物高效運輸為導向,全面推進高速公路與網際網路更加廣泛、深層次融合,加快高速公路資訊化、智慧化進程。
破解高速公路通行痛點
高速公路通行急需解決的痛點之一,是收費站車輛排隊繳費擁堵問題,特別是大型貨運車輛多的時候,擁堵更為嚴重。為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改善公眾出行體驗,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從2016開始探索研發貨車不停車收費系統。通過改造人工車道,加裝ETC設備,當年實現貨車可不停車收費。但與此同時,也發現建設貨車ETC的兩大難點,一方面是投入高,一條車道的改造加設備費用高達十幾萬元;另一個問題是推廣難度大,全省、全國的收費站車道都要改造,否則意義不大,而且貨車流動性大、遠離市區停放,用戶安裝車載設備十分不便。
今年初,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提出在所轄高速路段實現移動支付的目標。在貨車不停車收費試點應用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對技術方案進行了調整和完善,投入近4000萬元設計開發基於車牌識別的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方案。今年8月,完成了包括車道端、客戶端、平台端的整個完整系統的開發測設工作,並在部分高速公路開通應用。
經測試,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平均單筆業務交易完成時間為0.6秒,客車、貨車不停車通行現有人工車道、自助發卡車道的速度約為5-10公里/小時,客車通過現有ETC車道的速度約為15-20公里/小時。以大型貨車為例,整個車身通過收費亭窗口的時間可由原來停車繳費的平均45-65秒(刷卡或交現金),縮短到10秒左右,通行速度提高3-5倍。
截至11月底,齊魯交通發展集團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部署完成,所轄212個收費站的1700余條出入口車道均完成升級改造,746條人工出口車道開通移動支付功能,已經具備了不停車移動支付條件。
使用方便節能環保
要想應用高速公路不停車移動支付,客車用戶只需在“高速e行”微信公眾號或APP上註冊車牌號,綁定微信/支付寶/銀行卡或者預存通行費,不需要辦理ETC卡或領取通行卡,即可不停車通行包括ETC車道在內的各種車道,貨車用戶也可以在自助發卡車道、人工車道不停車通行。
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不停車通行的門檻。未來,山東省高速公路將出現現金、銀行卡、ETC、支付寶、微信及不停車移動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並存的局面,為出行公眾提供多樣化選擇。
據了解,齊魯交通發展集團研發的不停車支付系統在保留原有車道功能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不停車移動支付功能,具有投入少,系統簡單,用戶使用方便,通行費到賬快和系統安全高效等優勢。車道系統充分考慮了實際運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異常和複雜情況,如車牌識別有誤、網路故障、車輛套牌、虛假註冊等,系統後臺具備數據稽核、徵信認證等功能。
據北京環境交易所等專業部門測評,與停車人工收費相比,不停車繳費車輛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減少71.3%和48.9%。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全面開通後,按照20%的車次使用率計算,全省高速公路每年可推動車輛二氧化碳減排超過6000噸。
全國或用“山東標準”
今年初湖南、廣東等省均開展了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的研究和建設,但像山東省這樣全省範圍內大規模部署和試點應用的尚屬首例。
10月13日,交通運輸部公路局、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專家到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調研,在觀摩了濟南東收費站的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運作情況後,調研組認為不停車移動支付是高速公路收費發展的必然趨勢,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對新型快速通行方式的研發和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調研組專家鼓勵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加快系統全面上線進度,完善應急機制和運營管理規範,及時總結經驗,為其他省市建設相關係統提供借鑒,也為國家編制相關標準提供參考。
調研組同時提出建議:“山東省的高速公路是一張網,實施不停車移動支付需要在省交通運輸廳統一領導下,全省高速公路各運營單位同心協力,合作推進,爭取儘早實現省內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入車道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全覆蓋。”
根據交通運輸部調研組意見,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針對建設模式、資金管理模式、運營管理模式、發票、優惠措施、建設進度等向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具體建議,目前部分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已經與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合作建設不停車移動支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