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式開幕(14日)的前一天,山東省發佈山東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情況和未來展望,引發中外媒體競相關注。作為“一帶一路”重要交匯樞紐,地處新亞歐大陸橋東端的山東正致力於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實踐“一帶一路”倡議。
陸路和海上絲路
山東自古就是節點
13日在北京舉行的發佈會上,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群説,2016年山東GDP6.7萬億元,折合超過1萬億美元,居全國第三位,每人平均GDP超過1萬美元。青島啤酒、海爾、海信、浪潮、中國重汽、濰柴動力等一批企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山東33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有7個海港,高速公路超過5700公里,向西鐵路可直達中亞、東歐,4個國際機場開通300多條國內外航線。
山東與“一帶一路”的歷史淵源遠不止於此。山東是中國古代絲綢業最發達的地區,漢代山東絲織業幾乎是一枝獨秀,唐代山東絲絹在外銷絲絹中依然佔據著重要地位。山東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首航地之一。1600年前東晉高僧法顯,沿海上絲綢之路北上登陸青島,並寫成《佛國記》,留下了關於“一帶一路”的珍貴歷史印記。1400年前,唐朝在膠州灣北岸設立板橋鎮,“海上絲綢之路”北線從這裡起航。1000年前宋朝又在此設置了中國北方唯一具有海關職能的“市舶司”,成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
記者了解到,山東參與“一帶一路”,在對外經貿合作、國際産能合作、互聯互通設施建設、海洋經濟合作、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實現了“五個新突破”。比如,對外經貿合作方面,山東創建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園區4家,數量全國第一;互聯互通設施建設方面,開通歐亞班列,去年開行279列,運輸貨物29.9萬噸;人文交流合作方面,山東與沿線23個國家建立友城47對,與沿線14個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城市31對。推動設立海外孔子學院25個、孔子學堂28個。
已推出210個優先推進項目
山東將秉承共商、共建、共用原則,聚焦海洋經濟、經貿投資、國際産能、交通互聯、能源資源、金融服務、人文交流、生態環保等8個重點領域,推出210個優先推進項目(其中境外項目190個,總投資4500多億元)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未來,山東將支援開闢新航線,打造優勢航線組群。同時,優化中亞班列開行方案,打造快捷運輸品牌。積極開闢新的國際航線;建設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東亞畜牧交易所,為推進務實合作搭建平臺;支援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沿線著名大學、大型企業和科技園區展開闔作,共建研發機構和聯合實驗室;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通關一體化和檢驗檢疫一體化,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共建孔子學院、尼山書屋,推進人文交流、文明互鑒。
李群在回答媒體關於“山東的區位優勢有哪些時”,作為山東人的他,不吝嗇于對家鄉的讚美。“我是山東人,我覺得山東的海岸線最美,山東的海洋科研為最強。中國的國字頭海洋科研項目一半都是在山東,真正意義的國家海洋實驗室,現在已經正式運營一年多時間,我們的深海基地快潛到一萬米了,總基地也是在山東……”
山東的區位優勢有很多方面,比如交通優勢,17市全部通鐵路,是全國高鐵最通達的省份。高速公路覆蓋96%的縣市區;7個沿海港口吞吐量14.3億噸,特別是青島港,已經成為世界第七大港,與國際上110多個國家有經貿往來。民用運輸機場9個,開闢了300多條國內外航線。
山東的産業優勢還體現在農業上,山東的農業增加值位居全國第一位,蔬菜、水果、肉類、水産品等産量全國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服務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居全國第三位。
目前,山東與世界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7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
山東將優先推介環保和科技項目
2016年,全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5466.5億元,其中出口9052.2億元,進口6414.3億元,而近幾年“一帶一路”呈現了新的特色。
李群介紹説,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山東境外項目首要集聚地。東南亞11國是山東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最大的經貿合作夥伴。山東省“一帶一路”實施方案確定的境外優先推進項目中,東南亞地區佔比近50%。
中巴經濟走廊主要以園區為重點。目前,已建設有國家級園區海爾—魯巴經濟園區、聖山南亞工業園、巴基斯坦煙臺園區、濟寧紡織企業如意紡織工業園等。其中海爾-魯巴經濟園區的産量在巴基斯坦首屈一指。
從去年開始,山東和俄羅斯的貿易往來增長巨大。中蒙俄經濟走廊將突出國際産能合作,通過落實環渤海地區合作機制,推動機械家電、紡織服裝、農産品加工等産業佈局。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突出農業和科技、旅遊業;新亞歐大陸橋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突破口,推動農業、建築、機械製造等産業對接歐亞市場。
今後,山東在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當中,將把最環保的項目、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優先推薦出去,因此對項目的遴選將更加嚴格。
東亞海洋平臺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李群透露,最近的主要任務是與國家海洋局簽訂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東亞海洋平臺的建設,籌備組織機構以及成立事宜。未來,該平臺將規劃合作産業園區,推進海洋科技、教育的合作,推進海洋人文交流合作;設立海洋之窗東海風情旅遊區,建立東亞旅遊友好城市關係網;推進海洋環保,海上防災減災方面合作效率。目前,該項目合作推進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