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這一規定被解讀為“8月31日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唯一截止日期”,引發社會持續熱議。
記者採訪發現,儘管對此各有想法,但大多數家長表示“不宜輕易更改日期”。教育界人士則認為雖然彈性入學是方向,現階段實際操作還存在困難,應積極研究相關制度配套,同時不斷培育家長教育理性。
家長意見不一
讓孩子早上學,一直以來是不少中國家長的“執念”,併為此想盡“辦法”,如趕在8月底前剖腹産,私自更改孩子出生日期等。
此次教育部明確把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統籌確定權給各地方,不少人就此認為,今後不再限于8月31日這個日期了。
有家長支援放寬入學截止年齡。家住成都市武侯區的羅先生説:“我兒子是9月的生日,如果按現在的標準,他的幼兒園小夥伴都上小學了,他卻不行,心理會有落差,新政後也許就能早一年上學,當然很不錯。”
北京市民張女士説,去年和自己同産房的兩位媽媽都選擇在8月底剖腹産,後來想想覺得自己吃虧了。“如果孩子身體和心理髮育狀況都和8月出生的孩子差不多,晚出生一天,就耽誤一年,有點不人性化。”她建議,把截止日期推遲到12月31日,讓同年出生的孩子都能同年上學。
但多數家長持反對意見。上海市民李女士説,即使更改為12月31日,那麼31日出生的孩子順利入學,1月1日出生的孩子必須延遲到下一年,一個班裏年齡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還是相差一年,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無論定在8月31日還是12月31日,對孩子上學影響並不大,如果孩子身心發育不夠,早上學沒有什麼益處。”網友“牛牛”説。
廣州市民林靜表示,只要有確定的截止日期,就一定有“卡著點”的可能性,晚了一天的人總會覺得不公平,政策制訂只能求取社會最大公約數。“另外,現在學位越來越緊張,任何一年的調整,都會帶來入學人數的變化,應當謹慎對待。”
教育界人士:實際操作不易
有專家指出,此次教育部《通知》中關於入學年齡截止日期的條文實際並非“新規”。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由於各省適齡兒童數量情況和教育資源的實際承載能力不同,一直以來,具體入學年齡截止日期由各省具體規定,《通知》是依法重申現行制度和做法,教育部不會統一規定具體入學年齡截止日期。
“《通知》發佈後,家長對入學截止年月的集中關注,表明社會上對教育的焦慮情緒依然濃重,很多家長不能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還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説。
教育心理專家、廣州市潤心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閆沛説:“8月出生的孩子與前一年9月出生的孩子,在剛入學時各方面能力總會有明顯差異,只要入學年齡是硬性規定,入學截止日期定在哪一天也不能消除這種差異。家長和學校更應關注的是孩子成長髮展的需求、如何因材施教等。”
針對有家長提出的更改入學截止日期或採用彈性入學制度,受訪教育界人士認為,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目前還有難點。
上海市市立幼兒園副園長陸海瑾認為應該維持現行做法。“近年正逢入學高峰期,‘一刀切’的入學截止日期,能讓相關部門基本把握當年入學人數的情況,如果要變動的話,涉及到對當年入學兒童的重新排摸,學校、師資、軟硬體的統籌安排,甚至涉及幼兒園和小學課程的重構,牽一髮動全身。”
北京某小學校長表示,法律規定,年滿六周歲可入學,目前的入學年齡截止日期是和秋季學期相適應的。因此,如果既要符合法律規定,又要推遲入學年齡截止時間,那麼秋季開學的時間也要做出相應更改,這顯然不太現實。
記者搜索發現,上海、河北、遼寧等省市日前已明確表示,今年將不會調整小學生入學年齡截止日期。
學生家長:遲點上學無妨
林靜的孩子在8月31日出生,是“踩線”出來的寶寶,很多親戚朋友覺得這孩子太會挑時間了。但是,到2014年該上小學時,林靜特意讓孩子多讀了一年幼兒園。
“我感覺孩子沒有做好上小學的準備,心智不夠成熟。這樣勉強上小學,對他來説可能難以適應,甚至會在成績落後別人時影響自己的自信心。”林靜説。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擁有和林靜一樣想法的家長已經越來越多。他們認為,為了孩子長遠發展考慮,晚點上學其實無妨。
教育學者認為,“一刀切”對待孩子入學有一定的不科學性,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做法是彈性入學,如規定5至7歲之間,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發育狀況和家庭情況來選擇入學時間。
儲朝暉也表示,對於上學時間,今後應該讓家長有更多自行核定的空間,但前提是家長以及整個社會教育理性的提升。為此,要淡化教育功利性,推進多元科學評價學生、規範教育培訓市場等。
閆沛建議,今後在孩子入學時,可由政府或第三方機構,對孩子身體發育、智力發育等方面進行評估,以增加入學管理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專家表示,現階段可加緊完善入學年齡限制放寬所需的制度配套,包括保障兒童受教育權;均衡教育資源配置,提供更多學位;建立和完善入學評價體系;推進家校互動,培育家長教育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