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晉江農商銀行與晉江市磁灶鎮東山村委會舉行授信簽約,對東山村農房已辦理不動産權證書的村民進行批量授信,總授信金額1億元。
福建省晉江市是全國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試點之一。實施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將進一步盤活農民可用資産,激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動力。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深入推進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試點。加快農村各類資源資産權屬認定,推動部門確權資訊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共用。讓農民手裏的土地,變成可抵押的財産權,讓天量農村不動産,換來農村發展的“金融血液”。作為農村發展引擎,農村金融備受關注。
著力補短板: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呼喚
對黑龍江省種植大戶祁躍清來説,2016年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他種植了62.5公頃紅小豆,但夏季多年不遇的旱災讓産量減少不少,好在他投入的“雙保險”挽回了一部分損失。
“‘雙保險’就是在原有保成本的基礎上再保價格,保費比傳統的保成本費用高一些。當時很是猶豫,後來覺得雜糧雜豆風險大,才投了保。”祁躍清一臉慶倖,“事後看還是合適的,保險公司一共賠付了3萬多元,扣除保費,每公頃還能多收入100多元。”
隨著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推進,小麥、水稻向市場化邁步也是大勢所趨。在市場化進程提速的同時,未來農産品除天氣、蟲害等因素外,還將面臨更多市場風險。相比價格保險,收入保險能同時保障産量和價格兩種風險,保障能力更強,適應性更廣。而農産品期貨、期權市場的發展,在價格發現的功能之外,也將為涉農主體提供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工具。
長期以來,農業的“看天吃飯”特性和“小而散”的生産組織方式,使農村金融服務成本高、風險高、效益低,農村金融服務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之一,也是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制度性“短板”。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於加快農村金融創新較之以往著墨更多,不僅以近千字的篇幅單獨章節進行闡述,對各類金融主體的創新作出具體部署,還提出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等。
中國農業大學金融係教授何廣文説,中央一號文件在此時高度重視農村金融建設恰逢其時,文件對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部署與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實際也非常契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何廣文説,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對農村金融的需求更加旺盛,發揮農村金融“新引擎”作用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向主體要層次:推動金融主體分層發展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援金融機構增加縣域網點,適當下放縣域分支機構業務審批許可權。
“在此之前,金融機構下沉業務中心,重新設立分支機構,但是分支網點許可權受到限制,很多貸款都要層層上報審批。下放審批權,是很大的亮點,將直接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説。
一號文件還對農村主要金融主體發展提出具體要求:
——支援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縣域,加大服務“三農”力度,健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完善農業發展銀行風險補償機制和資本金補充制度,加大對糧食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的信貸支援力度。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對達標縣域機構執行優惠的存款準備金率。
——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推進省級信貸擔保機構向市縣延伸。深入推進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産設施抵押貸款業務。
——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開發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産品,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援地方開展特色農産品保險。探索建立農産品收入保險制度。深入推進農産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
張承惠認為,小農分散經營、規模化經營等不同的農業生産組織方式將長期共存,不同組織方式由不同金融方式服務效率更高。對不同的金融機構進行具體部署,有利於推動其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滿足農村多層次的金融需求。
向改革要動力:推動農村金融創新發展
一號文件注重創新方式推動農村金融的發展,提出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唐仁健説,在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適度增加的基礎上,在對存量資金進行整合的同時,還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推動農村金融的發展。在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的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
改革是時代的主題,改革是創新的動力之源。2017年,是中央劃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和徵地改革收官之年。
“發展農村金融所面臨的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抵質押物不足。從中央一號文件方向來看,在三權分置、‘兩權’抵押的改革之下,有了撬動更多金融資本進入‘三農’領域發展的可能性,可以説,這是未來撬動農村金融發展最重要的基本點。”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説。
“據估算,目前我國農村可流轉的土地價值約100萬億元,在國家扶貧攻堅的大戰略背景下,用金融撬動部分土地資源做抵押貸款,既利於扶貧攻堅,也能為金融機構拓展巨大市場。”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缺乏抵押物、資訊不對稱是農民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原因。加快推進承包土地“三權分置”、“三塊地”及“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産設施抵押貸款業務將通過盤活農村沉睡資源,提高農村自有資源要素利用效率,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