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網路
眾籌成“致富新路”?
騙捐詐捐、募集資金虛高、善款支配不透明等問題突出
網際網路公益眾籌平臺走進公眾視野,一方面真正幫助了一些有需求的人;另一方面,“騙捐”“斂財”等新聞不斷曝光,平臺存在的問題與漏洞逐漸顯現。不少人質疑:眾籌的錢究竟去了哪?這些平臺會淪為騙子行騙的溫床嗎?
這樣的擔心並非無中生有。2015年8月,女子楊某通過個人微網志發佈虛假資訊,謊稱其父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遇難,母親已于一年前去世。微網志發佈後不久就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同情。借助微網志“打賞”功能,楊某騙取網友近10萬元“打賞”。
虛構病情、製造虛假證明,將眾籌平臺視為斂財的手段和捷徑,類似這樣的虛假個人網路求助不在少數。同時,目前對所募集資金的監管也處於“模糊地帶”,善款募集虛高、金額過於隨意、支配不透明等問題時有發生。有媒體報道,一名女大學生為病母籌款6萬餘元,事後卻在朋友圈曬“吃喝玩樂”,母親病情進展、錢款花費明細、醫療帳單等情況卻基本不更新。
在業內人士看來,影響力廣泛的平臺,不排除被騙子當成獲利手段的可能,網友存在這樣的擔心也在情理之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法學院副院長楊東在分析這些問題的成因時表示,“眾籌平臺的準入門檻很低,一些平臺項目審核把關不嚴,為一些人利用公眾同情心賣慘斂財提供了可能。”
“目前,網際網路公益眾籌平臺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其在項目審核、流程監管、善款使用等方面都缺少清晰的行為及法律邊界,曝出亂像是遲早的事。”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作人王維維表示。
事實上,網路眾籌平臺對此並非沒有應對措施。“我們盡可能地嚴格審核,並在每個個人救助籌款頁面中增加了‘舉報’功能,一旦有人舉報,我們就會暫停該項目的眾籌,針對舉報進行核查,包括實地的走訪調查。”于亮介紹説。
但這種審核有時也並不容易。有業內人士坦言,除非求助者配合,否則由於無規可依,又涉及個人隱私,在做大病救助的項目驗證時,的確可能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
此外,于亮也表示,由於現行法律法規不支援眾籌平臺對個人求助者所籌資金的後續使用情況進行干預,他們只能反覆勸説發起人公示後續資金使用情況,“目前平臺在這方面確實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