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開幕 美食成非遺載體(組圖)

2016-09-21 11:20:1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益民 字號:T|T
摘要】本屆非遺博覽會以“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為主題,融賽、展、演和交易於一體,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突出展示非遺保護工作亮點和非遺精品,是一屆讓人耳目一新、特色鮮明的文化盛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是文化部主辦的國家級展會,兩年一屆,是目前全國唯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交易的國家級戰略平臺,自2010年在濟南市首次舉辦以來已經舉辦3屆,現博覽會的承辦權已永久落戶濟南市,作為落戶濟南後的首屆博覽會——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于9月21日至25日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非遺博覽會以“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為主題,融賽、展、演和交易於一體,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突出展示非遺保護工作亮點和非遺精品,是一屆讓人耳目一新、特色鮮明的文化盛會。

  本屆非遺博覽會涵蓋了6個板塊的內容,分別是非遺學術成果展覽、非遺製品展示、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成果展覽、傳統工藝大賽、特色系列活動、傳統工藝製品和非遺衍生品展示交易。其中,非遺學術成果展覽、傳統工藝大賽以及民歌大賽、非遺大舞臺、手工藝互動體驗等特色系列活動為本屆博覽會的創新內容。

  本屆非遺博覽會,場館內設有非遺製品和衍生品展示交易區、傳承與再創造——非遺精品展區、研培成果展區、學術成果展區、傳統工藝項目比賽區、省外展區和山東省內展區、濟南非遺項目展區、國際展區、手工藝體驗區等不同部分。在場館外廣場還將開設集“聽覺、視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于一體的特色活動:“非遺大舞臺”展區,將選擇表演類非遺項目進行現場展演;“非遺美食大集”展區,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小吃集聚於此。

  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已於今天開幕,展會全方位展示了我國在非遺保護上取得的新成果,展現了傳承自“農耕文明、遊牧文明”的非遺是怎樣融入現代人的生活。而對於普通市民來説,非遺博覽會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非遺精華匯聚於此,不但好看、好玩,而且還“好吃”。也許通過參觀,你會更深刻地理解“非遺即生活”。

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開幕 美食成非遺載體(組圖)

圖片源自網路

  現場動手體驗非遺技藝

  一塊泥坯,隨著轉盤的轉動,變化出不同形狀;一張紅紙,隨著剪刀的遊走,幻化成一隻可愛的小猴子……或許您之前在報紙或電視上看到過這些非遺傳承人的表演,也曾對他們的手藝充滿好奇。本屆非遺博覽會就提供了一個機會,讓觀眾可以現場體驗這些項目。

  在2層D2廳手工藝現場體驗區,主辦方以公眾喜聞樂見的手工項目,包括面塑、結藝、泥塑兔子王、社火臉譜、陶藝雕刻、陶藝拉坯、風箏、木版年畫,為體驗對象搭建了不同風格體驗平臺。傳承人董鳳岐、胡立強、都婉莉、侯志新、劉德功、張國慶、王永訓、楊乃東等人或弟子將向觀眾現場傳授相關非遺技藝,體驗課程每節30-40分鐘,感興趣的觀眾可以一試身手。

  美食成為非遺載體

  攤攤面、百蟲宴、紙皮包子、脂渣……聽到這些美食名字,你是不是已經食指大動,口水長流了呢?來非遺博覽會吧,在“漲姿勢”的同時還能滿足口腹之欲。

  據了解,這些平時在濟南難以見到的美食項目都是主辦方從全國各地精選而來,作為非遺載體的美食小吃,其製作技藝同樣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文化的體現。攤攤面是來自重慶的一種小面,也是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唯一推薦的重慶小面。外表雖普通,可要做得味道正宗並非那麼容易,十幾種調料以及火候拿捏都十分講究。脂渣來自青島,是精選豬前肘上方的五花肉,切成長條後放入鍋中慢慢熬,煉出其中的豬油,變成金黃色的脂渣。脂渣已成為青島人必不可少的年味之一,這次非遺博覽會,泉城的市民可以現場體驗這老青島的年味。

  除了這些外地美食,還有黃家烤肉、甜沫王、魯味齋等濟南人熟悉的美食亮相。

              熱搜資訊